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9喜欢:8
$格力电器(SZ000651)$ 
外婆家对面有一条小溪,小溪的两旁都是稻田,这片坪坦的稻田大约只有五里长,而两边都是山,所以外婆家住就在五里坪,从远处看那条小溪它弯弯曲曲的从一片稻田中间穿过,还有几个小村庄就就像是摆在小溪的边上,夏季农忙的时候农民伯伯就从小溪里抽水灌溉稻田,而笨重的柴油机轰咚轰咚的响个不停,隔着老远都能听到,没有柴油机抽水怎么办呢?农民伯伯的智慧深着呢!把竹子劈成一片一片的长条形,然后织成一口碗状形的篓,会织篓的人叫做篾匠,农民伯伯基本都会这手艺,只不过做工就因人而异了,把篓两边系上长长绳子,两个人分开站着,都同时拽着绳子,一个抛物线的动作,从溪里舀一篓水往田里浇灌,这个农活估计很多人没见过,连电影里也没看到过。那时候我才四五岁,见过和大舅小舅站在溪边上用篓打水灌溉稻田,动作好滑稽,我觉得真有趣看得发呆。中午的时候外婆就送来了饭菜,大舅小舅吃好午饭,就坐在溪边的槐树底下抽着草烟,乘凉休息,知了就在树上叫个不停,往树上踹一脚,知了声停了,不一会儿就有一只开叫了,逐渐的引得另一只也开叫,然后就是一片咿呀斯,咿呀斯……

小时候每年夏天暑假基本就在外婆家玩,主要还是因为外婆家门口有一条小溪,那时候还年龄还小不敢去水库游泳,就只好在小溪里学狗刨式游泳,等到六七岁我就已经学会游泳了。我在小溪里一呆就是一整天,高温的天气,我就泡在水里凉快,外婆家的老水牛就趴在石拱桥下面泡澡,外婆就在田埂边上割牛草,我就看着水牛,不能让老水牛跑去稻田里吃人家禾苗。夏天的早晨5点钟就天亮了,等我醒来外公,大舅,大舅母,小舅,小舅母,已经去田地里干活了,外婆在厨房里里捣鼓着,我赖在床上,朦朦胧胧的,听到厨房里柴刀劈柴声,炒菜的锅铲声,洗刷碗筷声,我就起床了,外婆已经把早饭做好了,我就起床了,我得去把鸡舍,鸭棚打开,把鸡鸭放出去找吃的,等我吃完饭,外婆已经给猪喂食,我和外婆也要出门了,打来牛栏,老水牛缓缓走出来。外婆背着背篓,牵着老水牛走在前面,田埂窄,下坡路滑,老水牛很肥胖,走路慢慢悠悠的,下脚像探地雷似的,路边的小草上面粘着一颗一颗,圆圆的,晶莹剔透的露水,我穿着小凉鞋,小短裤,小背心,拿着赶牛条子跟着老水牛后面走。清晨的浓浓的雾把小溪和村庄都还被笼罩着,能听到农民伯伯早上去干活,碰面互相打招呼问对方:“今儿到哪里去干活,而远处能听到拖拉机发出哒哒的声音,那会儿已经有人开始盖砖房了,拖拉机是到镇上拉水泥砖。

清晨的溪水太凉了,我就在田埂边上坐着,看着溪水缓缓的流着,周围很安静,只有水流的声音,时间仿佛静止了,我什么也没想,那时候还不知道想事和思考,只是静静地痴痴的看着溪水缓缓的流淌着,但我知道这条小溪经过了大姨家的村子,再远一点的地方我都还没去过呢,不知道小溪通哪儿去了,到底有多远?只知道上学的课本里有说到“小溪流进了江河里,江河流进了海洋里”。太阳渐渐地热起来了,雾也渐渐的散了,又是一个大晴天,我就跑到小溪里玩耍,小溪里全是光滑的鹅卵石,有的拳头大,有的鸡蛋大,溪水清澈见底,一群小鱼在水里乱窜,浅水处翻大石头,会有惊喜,就是螃蟹,刚开始捉螃蟹没经验,被螃蟹的钳子夹住手指那叫一个青痛,但还是手贱忍不住去捉螃蟹,几个手指都被夹得淤血,渐渐的就有经验了,翻来石头螃蟹撒丫子就跑,用食指摁住螃蟹的背部,它就没招了,然后再用其他手指控制它的两只大钳子,刚开始不知道如何捉螃蟹,偏偏用手指去抓螃蟹的两只大钳子,一旦出手失误,就被螃蟹钳子夹住手指,你放手它都不会放手,你还得把它往水里放,让它逃跑。否则就是把它的钳子掰断,也还死夹着你的手指,那种螃蟹不好吃,抓了十几只,放在桶里,然后又放掉,纯粹就是为了好玩,可是手指头很遭罪,小时候抓螃蟹真是一把血泪史。

上午10点钟就已经很热了,晒的背像开裂似的痛,石拱桥下面的深水处去泡澡,而水牛也在那里泡澡,我有时候游到水牛旁边,抓住牛角,骑到水牛背上,石拱桥下面不被太阳晒,就很凉快,阳光照射在水面上,会折射出一道道光纹打在石桥底部,随着水面的波纹荡漾,折射在石桥底部的一道道光纹也不断的晃着,
有时候我有潜到水里,睁开眼睛,溪水清澈得一点杂质都没有,水底都是光溜溜的鹅卵石,阳光穿透进水里,也是一道光纹在水里晃动,那些石头像是金灿灿的宝石一样漂亮,忍不住潜进水里睁着眼睛看,呛得眼睛通红起血丝。中午饿了,我就跑回去吃饭,顺便给外婆带午饭。外婆一个上午都在稻田里忙着,稻田里长了稗草必须得拔掉,否则影响水稻生长,我把午饭放在石拱桥上,等外婆来吃。老水牛一上午就都在桥下面泡澡,我站在桥上看着老水牛,它似乎也在看着我,它的眼神仿佛在跟我说:“下来玩啊,水里可凉快了”,它还不时仰起头,然后再往水里一打,它好像在暗示我从桥上跳水下来啊,我顿时领悟,从桥上纵身一跃,直身扎在水里,冒出一束水花,真是既凉快又痛快。

到了傍晚太阳也快下山了,外公,大舅,大舅母,小舅,小舅母,也收工了。都来但了石拱桥边上,因为去外婆家必经过石拱桥,大舅从早稻田里抓了一串稻花鱼提在手里,都手掌那么大。稻花鱼是插秧的时候就放鱼苗进田里,大概等三个月时间,稻子金黄成熟了,在田中间刨一道低洼的坑,稻花鱼就流进了坑里,然后就可以放水捉鱼了。稻花鱼也是鲤鱼,因为养在稻田里,稻子开花的时候,也是抽穗不久的时候,稻穗上长着白色点点的花叫做稻花,而农民伯伯还需要“赶花”就是拿一根很长的竹竿,从稻穗上赶过去,能够充分的使得花粉交错飞舞“受粉”,有的花粉就飘落水里被鱼吃了,故而得名“稻花鱼”,我提着大舅的给我的那一串稻花鱼就往外婆家里跑,外婆正在做晚饭,我把鱼放在铁盆里,等外婆做菜,晚饭了,外婆单独给我用油煎了两条稻花鱼,放在我的那碗饭上面,那时候我还没怎么吃辣椒,而大人吃的太辣了,我嘴巴还嫩,吃不了太辣的。农家用的菜籽油特别醇香,煎的稻花鱼表皮酥黄香脆,鱼肉鲜嫩多汁,吃的满嘴都是油,味道太鲜美了,这样的一天就是过去了。
外公是个铁匠,农忙结束后,就在家打铁,做农具,用的炉具还是风箱抽拉的,用的是鸡蛋大小的碎煤炭,制作锄头,柴刀,犁刀,菜刀,把一块铁放在炉火里烧红,然后取出来一锤一锤的打出形状,然后又放进水桶冷却(淬火)这样是使得钢更有硬度,重复很多次,农具的基本形状就成型了。
农村有很多匠人,铁匠,木匠,篾匠,石匠,剃头匠,棉花匠,泥瓦匠,都是谋生的手艺,
大舅,小舅也会打铁,也成了铁匠。我的太爷爷,爷爷都是木匠,而父亲,伯伯,两个叔叔也都是木匠。但我这一代就出门打工了成了工厂搬砖人。如果不是时代变化,我可能也子承父业,成了木匠。在农村把这些匠人都叫师傅,李师傅,张师傅,王师傅,刘师傅。
都是一个镇上周边的几个村里的人,那个时候没有电话通信,平时都是在镇上集市上赶集的打照面,如果家里需要打套家具,就问做木匠的李师傅有没有空,约定个时间给家里做一套家具。那时候的家具就是几个柜子,长板凳,桌子,门窗之类的。因为结婚,怎么着把家里也捯饬一下。石匠师傅,是盖房子打地基,需要石匠砌基角,农村房子的地基是挖一米多深的坑道,用一块块石头堆砌的,地基相当扎实。篾匠师傅做平时农家人的背篓,簸箕,菜篮子,凉席。棉花匠给人做棉被的,做大衣的,弹棉花这手艺活,在周星驰电影《功夫》里面有,配音一流,但是真正弹棉花怎么操作的,估计也没几个人见过。这些匠人到今天,他们的工作都已经被现代化的工业制造所取代了。这个小镇十几个村,人口大概3万多人,小时候同姓不通婚,只要不同姓,无血缘关系,这边村可以嫁到那边村里,站婆家门口,喊一声,娘家人都能听到。小时候觉得外婆家好远,要走那么远的路,但其实只有七八里路,但是堂哥的外婆家,只隔几块田埂。

外公外婆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
爷爷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父母那一辈子人,兄弟姐妹5~6个很普遍。
外公是为数不多的读过书的人,写的一手好字,结婚,盖房,丧葬能写对联挽联,外公那代人经历过民国时期,我不知道那年代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但解F后的故事,大致通过书籍,影视,以及老人们讲的故事,大致能够了解是怎样的生活面貌。外公走得早给我的印象不深,但外公身上有一股气节,像是受过很正规教育的人,出身机关单位的人,我有点怕外公,感觉很严肃,还经常批评我,还会被骂。
但是十里八村的人,都很敬重外公。在文G时期外公是个文化人,是集体大队的管理人。外公家的经济条件也比一般家庭好的多,外公收入比农村一般家庭高,听大姨说,文G时期别人家庭都挨过饿,就是咱们家没挨饿过,起码都能吃得饱,有剩余都是尽量的帮助,村里那些孩子多,吃不起饭的家庭。也许是这样吧,外公很受人敬重,我小的时候外公每年都过生日,来的人特别多,自家亲戚都很多人,还有很多人我压根儿不认识。生日办酒席都比别的家庭结婚来的客人还多,而且是家庭自掏腰包,来的人都是买些鞭炮热闹热闹。而现在有些地方的人各种名目办酒席就为了赚份子钱。这太不像话了,怎么堕落成这样了。

听大姨和小姨讲过那时候的事,我父亲家庭,可谓家徒四壁,母亲死活也不愿嫁给父亲,父亲比母亲大近10岁,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很少见的,主要还是家庭条件差,而外婆特别看重父亲,觉得父亲人不错。外婆是当家人,说话比外公还管用,是非常强势的人,我发现母亲也是遗传外婆的强势性格,但终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外婆就一句话:“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为此母亲跟外婆两年都不说一句话。因为以外婆的家庭条件以及当时母亲很年轻,大可以找个比父亲条件好的多的家庭。可外婆看重了父亲,父亲确实与外婆特别投缘,很有话说,外婆是个很强势的人,大舅,小舅,经常被骂的狗血淋头,大舅小舅在外婆面前就像哼哈二将在王母娘娘面前一样毕恭毕敬。叫你往东就不能往西。外婆是个非常有主见,个性很强的人,一般男人都远不及外婆。后来研究格力电器,我发现外婆的个性和董明珠太相似了。只不过外婆是个农村妇女,没读过书而已,但对人对事观念很正派。很多人也很敬重外婆,外婆要是看不过的事,要会指指点点的,稍微做的不到位,那就会来脾气。那外婆做事是干脆利落。今天的农活不做完是不行的,外婆是这样性格的一个人,但却对父亲说话却态度非常温和,有说有笑的,会和父亲一起商量事,比对大舅小舅好的多。外公很严肃但平时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管家里的事,一般和外面的人打交道,所以外婆和外公关系很和睦,但外婆和子女的关系不好,谁都被外婆骂过,外婆喜欢大姨多一些,是心因为大姨最大,可能是大姨最懂事。
外公和外婆有时候来我家,我们家条件差,没啥东西,但外婆总是背篓里背着很多农产品,还从镇上买一些水果罐头和糖,给爷爷奶奶送去。虽然两个家庭条件差距挺大,但外公外婆对爷爷奶奶是很尊重的,很客气,有说有笑的。不像今天的家庭,如果两方家庭条件悬殊,感觉门不当户不对,而那时候没有那种概念,大家都是农村人,都是贫困线以下的人,只是贫困与贫困也可以差距很大。差距的区别是,外公外婆走亲家会拿钱买水果罐头和糖,很自然轻松,没有经济压力,而我们家好像从来没买过水果罐头和糖。
爷爷和外公都在我还没出门打工的时候就走了,不到70岁就离开了,所以印象不是那么深刻。外公离开以后,外婆家人气就少了许多,也没了外公那份收入了,家庭经济条件也就不如之前了,也就是过年几个女儿女婿和外孙一起去看外婆,也不过也很热闹,也是一大家子。
我读书了,到了二三年级,也就每年只去外婆家几次,呆的时间也不长,就是几天而已。不像之前一玩就是一个暑假。八九岁的我已经有自己的小伙伴了,不需要跟着大人了。每年农忙的季节,外婆会来我家帮忙做饭,收拾晒在竹垫子上的辣椒和稻谷,夏天阵雨多,来不及就是一场雨,让人措手不及,浸了雨水的辣椒容易腐烂,需要文火烘干,但成色不好看了。只有太阳晒干的辣椒成色最正,红的有光泽。
外婆就住在我家呆个把星期天,每天收工吃完饭,奶奶和外婆就坐在堂屋门口聊天,说着家里的农活事,天气影响庄稼生长,关于庄稼的收成,家里的琐碎事,以及她们各自都经历过的集体化大锅饭的岁月,奶奶和外婆聊天就像现在最好的闺蜜一样,我都能感觉到她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困难,共同的期盼,而母亲没有经历过她们那个年代,在旁边都插不上话,像个没有经验的主持人,夏季的夜晚蚊子特别多,薰上一把枯草驱蚊,我搬着小板凳坐在奶奶身旁,奶奶拿着棕树叶织的蒲扇不时的怕打着,免得蚊子咬我,堂屋对面的稻田里蛙声一片,苦瓜棚里蛐蛐蟋蟀各种虫儿的叫声特别清丽,萤火虫在竹林子飞舞一片光光点点,抬头一看满天的繁星。后面的每年夏季农忙时节,外婆都会来我家里帮忙。除此之外,奶奶和外婆就是镇上赶集的时候偶尔凑巧碰面,又约着来我家吃晚饭,住上一晚,两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但第二天外婆又回去了,而镇上赶集隔五天赶集一次,有时候不凑巧,奶奶和外婆一两个月都碰不见,但有时候外婆又会来我家走走,在我们老家,外公外婆可以来亲家看女儿,而爷爷奶奶从来不去外婆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渐渐地外婆不再像以前那么强势了,也不怎么骂大舅小舅了,由骂变成了唠叨,偶尔说几句重话,外婆经常在奶奶面前说起大舅和小舅,说两个儿子都还没盖房子,说大舅有时和镇上的人一起喝酒,喝的醉在半路上不能动,外婆叫村里人把大舅抬回家,说大舅田里的庄稼事他都不管了,孩子上学交学费都没有,气得外婆拿扁担打了大舅,打了大舅外婆又特别心疼。有时候镇上赶集我碰到了外婆,外婆在店里给我买了一碗粉吃,外婆总会问到我奶奶在家忙什么,今天有没有来赶集,问我家里的事,父亲那时候经常在县里市里给人做木匠活,几个月才回一次家。其实外婆很忙,除了帮大舅,小舅,还会去大姨家,小姨家,谁家忙的时候,外婆就去谁家帮忙。每次过端午节或者中秋节,叫外婆来我里吃饭,那是得提前预约的,否则就被大姨家和小姨家请去了。而且小姨家和大姨家离外婆家很近,如果端午节没来我家,过个几天外婆就会来我家看看,住一晚上,第二天又回去了。渐渐的我也长大了,我出门打工了,一年也就过年回家看看,年底见到外婆一次。每次见到外婆都不例外的,外婆要问起奶奶在家忙不忙,身体好不好,奶奶一直有关节风湿痛,冬天阴冷的日子,会遭罪,不能受凉,外婆身体比较健朗些,隔几个月外婆又会去我家看看,和奶奶说说话,两个人晚上都睡在一起,我住在楼上很晚都能听到奶奶和外婆在说话。但是两个老人,渐渐地随着时间彼此都逐渐衰老了,我20岁的时候,奶奶已经不赶集了,因为腿脚走不了那么远了,外婆也就再没有机会在集市上碰见奶奶了,但是我每年夏天回家呆半个月左右,都会去看望外婆,外婆就是整天在屋前屋后的忙,身体也不如从前了,只能做些家务事,看着外婆在忙家务活的状态可,已经以明显的看出,外婆没有当初那么利索了,显得有些缓慢迟钝,外婆去我家要走七八里路,还要背篓里还得放点东西,似乎对于外婆也是一件比较费力的事,这时候的外婆去我家的次数也减少了。从城市打工回到老家,总要去看看外婆,我得买些罐头,老人吃的食品,外婆就责备我乱花钱,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说自己不喜欢吃。
外婆说:“好久都没看到你奶奶来赶集了,你奶奶现在家里都忙什么呢”?
我说:“我小叔有个小孩几岁了,奶奶在家天天要照看小孩,所以走不开就没时间来赶集了。
其实是奶奶身体大不如从前了,能够在屋门口走动走动就不错了,大多数时候就是坐在家里不动,生活尚且能够自理。
第二天吃完早饭离开外婆家时,外婆硬要我把买的罐头以及补养食品拿回去,外婆说自己不喜欢吃这些东西,家里也还有,表哥买的都还没吃完,硬要叫我拿回去送给奶奶。我实在拧不过,所以折中办法就是拿一半,留一半。

回到家里见到奶奶,我说给外婆买的东西,外婆只拿了一半,另一半非要我拿回来给你,外婆叫你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她有空就来看你,奶奶又问我关于外婆的平常生活情况,我都说挺好的。就是这样在奶奶和外婆人生最后的六年里,我成了外婆和奶奶之间的桥梁,传话的邮递员,她们生命最后的六年里外婆和奶奶都再也没见过面,但是都彼此的牵挂对方,我听了她们之间的故事,奶奶和外婆每次见到我,都说了许多话,大多都是感慨对方多么不容易,时间关系我没法细细讲述谈话的内容。

2012年奶奶病逝走了。隔了几个月我再去看外婆,那时候的外婆也已经走不动了,天天坐在家里,看到我来了,外婆还要忙着准备给我做饭吃,我看到外婆起身都已经很费力了,我让外婆坐下休息,我来做饭,我买了菜做了一桌子菜,等小舅他们回来一起吃。
吃饭时外婆又问我:“你奶奶身体都还好吗?腿疼病好些没?现在家里忙什么呢?外婆又感慨道:“自己老了已经走不动了,实在没法去你家看她了”。
我说:“奶奶她身体还好,平时就是在家里随便做点家务,做做饭洗洗衣服,我来的时候,奶奶跟我说,叫你注意保重身体,不要那么忙,不要太累了”。
我不想让外婆知道奶奶已经走了将近半年了,舅舅,舅母听到我这么一说,也附和的说:“上次到我家,看到我奶奶身体状况还可以。
外婆听到这么一说,能感觉她有些许的宽心。

2014年我回老家了两次,夏天回去的时候,到了外婆家,外婆都已经不认得我了,已经年老糊涂了,小舅说,有时候外婆连他都不认得了,外婆坐在家门口的凳子上,垂着头,像是睡着了一样,小舅说外婆现在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的,已经到这年纪了是这样的。我看到外婆的状态,我大概知道外婆最多也就今年明年的事了。我走过去叫外婆,外婆缓缓的抬起头来,感觉她抬头都如此费力,她对我笑了笑,嘴里说着啥,我都没听清楚,然后有垂着头像是“睡着”。我又再大声的问,外婆你渴不渴,要不要喝水,外婆再一次缓缓抬起头,似乎像是在摇头表示不需要,然后又是垂着头“睡着”,我实在不忍心再叫醒外婆了,因为她回应我都那么吃力。我就和外婆坐在家门口,一直到傍晚,一句话也没说,我想起了小时候每年夏天外婆来我家帮忙,夏天夜晚外婆和奶奶聊着农活事,我就坐在旁边听她们说话,我接过外婆的手,把外婆手握着,外婆一点感觉不到,手指都不动一下。外婆的手已经像是枯瘦粗糙的干柴,每根手指都硬硬的,有着厚厚的一层老茧子,都让我想起了外婆每个早晨在厨房里手握着柴刀劈柴火做饭,拿着镰刀割给老水牛割牛草吃,也不知道后来那头老水牛怎么样了。
已经凌晨三点了,就写到这里。
我一直想等一天我有空了,我闲下来了,想把我成长经历中,让我感动的人和事,记录下来,有一天我会认认真真的从头到尾的写下来,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草草叙述。

全部讨论

2022-08-12 10:57

小时候在家暑假也经常去河里玩,带着我弟弟他们,一帮子小孩。河水清澈,翻石头抓螃蟹,但螃蟹不大。也在河岸边螃蟹洞里抓,把手伸进去,刚开始经常被夹,后来就有经验了,把手伸进洞时紧贴洞上部,用手指摁住螃蟹背再拉出来。螃蟹用青辣椒爆炒,味道很香。还记得在河里有抓到团鱼,有次在石头缝里抓到一只小乌龟。看了你写的,想起了我外婆和奶奶,我外婆与你的外婆很像,做事麻利,在家里也很强势,但是对亲戚朋友都很好,对我和弟弟特别好,因为离外婆家近,赶集也经常见到舅舅他们,小时候经常去外婆家玩,上楼到石灰坛子里找吃的。老人家一辈子劳累,也没享多久福就去世了。我老家湖南祁东。

2022-08-12 05:45

很好,真好

2022-08-28 10:07

欢乐的童年,后面则是看哭了

2022-08-12 09:10

2022-08-12 07:52

平实的文字真是感人

2022-08-12 07:35

2022-08-12 06:04

作文写得不错

2022-08-12 05:24

2022-08-12 04:43

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