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上)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前面有文章说到了虚拟币中杠杆的事情,后来和人聊天,又回想起之前使用杠杆的一些经历,可能之前说过,将一些内心的想法细节再倒一遍。

2017年,是P2P疯狂的一年,就像是末日的狂欢~

朋友拿来一台POS机,使用信用卡刷卡,就跟在超市刷卡一样,不过是最终扣除手续费后,钱到了你自己的银行卡。

酒足饭饱后,聊起他的计划——使用POS机和信用卡套现,买入P2P,通过“差价”获得利润。

利润还挺可观,P2P的年利率在20%以上,最疯狂的我看到过50%,也许还有更高,而套现的手续费挺低的。

朋友陆续办了十来张信用卡,如数家珍地告诉我哪些银行的信用卡容易提额,哪些银行很难。

并使用一个信用卡的管理App,管理信用卡的还款日期和账单日期。一部分信用卡套现,另一部分信用卡还款,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我表示惊叹,但又总觉得好的不像是真的,就像世间突然有了永动机~

投入越多,赚的越多;赚的越多,投入越多…

朋友找我借钱,让我将信用卡套现借给他。

我拒绝了——觉得风险太大,谈不出理由,只是一种感觉。毕竟别人真金白银的拿到了钱,不得不相信世间也许真的有永动机,只是自己无法理解而已。

后来一个大的P2P平台发生兑付违约,市场开始有人质疑和讨论。

我看到常关注的一位公众号的大V谈到P2P,聊原理,摆数据,预言P2P爆雷潮将至。

将文章发给朋友,而朋友就像港台剧中的主角——做完最后一单,金盆洗手,远走高飞。

他将能周转的信用卡全部套现,加本金一共七八十万投入新平台一月期。

永动机经不起质疑——市场不断的质疑,发生挤兑,形成了多米诺效应。许多平台开始悄悄跑路或者宣布展期。

朋友的资金几乎全部损失,艰难地周转还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