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判心理学之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有人问巴菲特为什么你的价值投资方法那么简单,却很少有人愿意效仿呢?巴菲特回答,“人们总是不想慢慢变富。”
很多人都设想在买入股票之后能够一夜暴富,这样当然是更好的。确实也有这种人加了很大的杠杆,然后一夜暴富,但是他的后果一般都很悲惨,因为“简单联想倾向”,他相信这样能让他一夜致富之后,他会想要更多。之后他会加更大的杠杆,让自己输的一败涂地,这就跟赌徒一样。
所以很多没有知识、也没有守富能力的人,因为拆迁或彩票得到一大笔钱,过了几年之后,90%以上的人又返回到贫困状态,甚至还负债累累。或许是由于德不配位,没有相当的德行是扛不住那么多的金钱的,比如说电视剧《天道》中的刘冰,当他爬到井口看到花花世界之后再让他回归到原地,他已经不能像原来那样生活了,只能选择自杀,即使那时比他原来拥有的多得多。
所以股市上有句名言叫做慢就是快,你不想慢慢的走你就走不远,你如果走不远复利就不可能启动,复利不启动你就不可能快快的增长。
面对股票的波动,当然割肉是最容易的,回本出也是最容易的,挣一点钱就跑也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你能通过持有让自己慢慢变富,来赢得未来更好的自己,这就非常难了。
因为前面我们提到的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不论你在什么点位买的股票或基金,只要市场是波动的你肯定会有被剥夺感,无论你是向下浮亏、还是收益减少,你的被剥夺感是不会减少的。所以你感受到的痛苦并不会因为你买的点位低而减少。
所以人们总是选择最容易得到的东西,而放弃或忽视那难以得到的,所以股市中靠复利生存的人可能不足千分之一甚至更低。
查理·芒格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是让我们去寻找并聘请一些知识渊博、富有怀疑精神的人,让他们扮演我们观点的反方角色,这样我们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他们都能给我们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样我们就不会,总是选择那容易得到的结论了。
恰好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一生正好是扮演这种角色,两个人互相给对方提供宝贵的意见,而且二人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
经常的场景是沃伦·巴菲特说,“查理,我有一个项目我想去做”,芒格说,“你是疯了吗?居然选择这个项目?我感觉不是很好,我有若干疑问,12345”。然后巴菲特,“说我充分考虑了你的疑问,但我还是想做这件事”。查理·芒格说,“那我能也投点吗?”
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把容易犯错的心理倾向都认真的梳理了一下,保证这个事情做成的概率越来越大,于是才会去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