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解读】2023年11月以来股价接近腰斩,波导股份拟不低4000万元回购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财经获悉,6月13日晚间,波导股份(600130.SH)公告,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议案,授权公司董事会及公司管理层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以不低于4000万元(含)且不超过8000万元(含)的回购资金总额,以不高于5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并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回购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也即将回购的股份依法全部予以注销,进而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根据公司法,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目的进行回购,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

回购自家股份并注销,是对投资者很友好的行为。在盈利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股本变少,每股的盈利自然就上升了,可以起到稳定股价、提高股价的作用。

据上海证券报,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上市公司回购频次、金额屡创新高,回购主体的企业类型更加多元化。其中,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注销式回购”,成为A股市场回购新趋势。

今日晚间,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巴比食品亦公告,拟使用公司自有资金不低于1亿元(含)且不超过2亿元(含)回购股份,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业内人士表示,与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不同,“注销式回购”不仅能够减少公司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本,也能帮助公司在净资产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每股收益,更能够向市场传递出上市公司的信心--“我们的内在价值被低估了”。

实际上,股票回购往往被视为一种稳价措施。公司股价自2023年11月21日6.24元/股的阶段高点至今累计下跌49.52%。波导股份此时进行回购,或有稳价之意。此次回购价格上限为5元/股,最高回购价较公司现价3.15元/股高出58.73%,显示出一定诚意。通常来说回购价格越高,稳价意味越重。

波导股份传统业务是手机和主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两年新拓展了IoT模块、车载中控板、人脸识别及实名认证装置等智能设备业务。

据其2023年财报,公司现有业务除车载中控板外大多只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公司近年来销售规模逐年萎缩,主营业务毛利下降。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17亿元,同比下降21.9%;归母净利润1395.36万元,同比下降23.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277.21万元,同比亏损扩大。

至2024年第一季度,波导股份经营业绩仍未有改观。其中,营收同比下降30.08%至7551.98万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7.35%至330.5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9.66%至-43.24万元。

(本文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choice、公司公告等)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