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阳光信披违规遭证监会立案,年内已有58家上市公司被立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概述】

泡财经获悉,$江苏阳光(SH600220)$ 江苏阳光(600220.SH)9月14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科普】

江苏阳光主营业务:呢绒面料、电力和蒸汽的生产和销售。

【解读】

江苏阳光被立案主要是因为信披问题。

此前5月31日,江苏阳光已收到监管局出具的警示函,公司存在以下违规行为:

一是、公司对于向河北宇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采购的部分原材料存在提前确认存货的情形,2021年半年报、三季报提前确认存货涉及金额均为8,716.82万,造成相关定期报告中存货披露不准确。

二是、公司按品号确认收入,却按产品品类进行成本核算,导致成本结转与收入确认金额不配比,成本信息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

三是、计算库存商品(面料)的存货跌价准备时,公司以品类为基础,对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不区分品号进行平均计算,并将所有库存均按12月平均售价计量可变现净值,未考虑是否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

四是、公司2013-2020年定期报告中,未披露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作出的向公司无偿转让“阳光”牌商标的首发承诺事项及履行情况。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7月21日,江苏监管局对公司及时任董事会秘书赵静、徐伟民,时任财务总监徐霞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时至9月14日,公司正式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江苏阳光外,近期包括延安必康、首航直升海航控股恒宝股份、*ST科林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均因信披违规问题遭证监局立案调查。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截至9月13日记者发稿时,今年以来已有57家上市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4家,增长67.65%。

如加上9月14日晚间的江苏阳光,年内被立案上市公司达58家。

从立案原因来看,主要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内幕交易、短线交易等。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为了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今年以来立案调查公司数量增多,也体现出监管层从严监管、从重处罚,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的坚决态度。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些年,中国证监会一直在完善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成本不断增加。立案调查数量的不断增多,表明了监管层贯彻“零容忍”态度,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监管水平。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上半年,江苏阳光实现营收8.94亿元,同比增长9.55%;归母净利润5062万元,同比增长726.49%。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部讨论

2022-09-14 23:06

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2年9月14日收盘时仍持有600220江苏阳光股票的投资者可通过《股罚与法权网》登记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