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万亿市值的大A,为何被北向资金左右?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截止2023年2月10日,总市值已经达到85万亿,开户的股民账户数量更是突破2亿。但是,大A走势基本上和外资的流向神同步,去年底到今年春节前,外资几乎天天流入A股,大盘指数跟着连续上涨,春节过后外资一度净流出,大盘便出现了震荡回落走势。

什么是北向资金?

因为香港相对于深圳和上海,地理位置更偏南,因此深港通流入的资金和沪港通流入的资金,统一称之为北向资金。

北向资金也被惯称之为聪明的钱。无论是私募、公募、财经博主、散户游资,都很关注北向资金的流向,认为这代表着国际投行对中国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为什么总被北向资金牵着鼻子走?我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媒体的造势封神,打造人设。

通过媒体的报道,渲染出外资比内资专业的氛围。然后,各路主流财经媒体天天报道外资买入了哪些股票,卖出了哪些股票,造成有大量的人跟风买进卖出,最后衍生成很多专业资金直接盯着北向通道资金的实时流向而进行批量买卖,形成了一段时间内大盘指数跟着外资的几十上百亿净流入流出在波动。

第二,外资投资权重版块,对指数影响大。

外资基本上只买业绩稳定,高股息的金融、消费权重板块的大市值股票,而这些行业板块在A股的市值占比很高,当外资大幅买入或者卖出这些板块的时候,大盘指数就容易跟着波动。

第三,基金经理能力拉胯,已无资金做多。

别看股市指数波动并不大,但是个股的波动却是非常大的,踏错了节奏很可能会引起较大的亏损。

2022年,基金市场可谓遭遇“股债双杀”,整体赚钱效应较差。截止12月29日收盘,全市场基金平均收益率-10.5%,近七成基金年内收益告负。权益类基金更逊一筹,平均收益率为-17%,不到一成权益基金取得正收益。

A股场内的股民多数都是亏损的,股票型基金基本上也是浮亏的,股民亏钱后自然不会介绍身边的人买股票,基金浮亏后,新的基金自然就发不出去,这样就导致了内资没有做多的弹药和外资抗衡,这个时候外资的流入流出对A股指数的影响就很大了。

$中航电测(SZ300114)$ $金时科技(SZ002951)$ $海天瑞声(SH68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