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模块行业更新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7

来源:广发电新

#22年市场格局:总体市场份额约40亿。其中①英飞源:国内8亿,海外7亿,其中海外5亿充电桩,2亿模块,海外主要供给IONITY欧洲运营商,据了解英飞源在北美市场亦有相关出货。②优优绿能:国内6亿,海外4亿,主要配合ABB开拓海外市场。③通合:国内3亿。④永联:模块3亿,国内外各半,总体5亿。⑤英可瑞:1亿。⑥特来电:自供与外售模块约6亿。#22年物料短缺导致市场格局改变。22年MOS管供应紧缺,英飞源主供海外客户,原有国内部分市场份额被优优绿能与通合科技获得。22年模块供应较短缺,优优绿能将产品供应给国网体系,借此机会突破此前未份额较小的国内市场。

#23年市场格局:总体市场份额约80亿。 ①英飞源:25-30亿,其中海外10亿+,模块约15亿。②优优绿能:22-25亿,确定性较强原因:主要客户ABB、星星充电等,23年大众通过开迈思在国内投资10亿充电桩,主要由星星充电供应,采用优优绿能模块;海外市场订单大批增长。③通合:8-10亿,维持与22年相同的3倍增速。④永联:桩加模块共16-20亿,仅模块或6亿。⑤英可瑞:计划3亿。⑥凌康:1-3亿。⑦特锐德:自用+外供10亿+。英飞源、永联开始做桩后与桩企客户存在竞争关系,模块市场份额或逐步缩小。

#核心差异: 企业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团队对于充电模块的经验与技术积累;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为故障率高低和使用中的稳定性。#技术升级: 模块由20kW向30、40kW升级难度不大。①早期20kW模块升级至30kW:目的为提升性价比或特殊情况下使用。②30kW向40kW升级:主要需更换MOS管,定制变压器与相关辅助电路修正,底层拓扑结构差异不大。40kW目前市场采用较少主要系产品成熟度较低,桩企等多持观望态度。永联最早于21年底推出40kW产品,其余企业40kW产品开发周期约短于1年。目前30kW市场已应用2-3年,应用进程好于40kW产品。 #40kW优势: ①成本较20kW低10%;②适用高压快充车型、重卡换电、充电堆等特定场景。

#碳中和# $低碳ETF(SZ159885) $通合科技(SZ300491)$ $特锐德(SZ300001)$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3-08-08 17:35

请问数据来源具体是哪里呀!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