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能源要闻: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迎来重要节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一句话要闻

1、华能水电: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减少 7.17%

2、宝新能源:2023年度净利润8.89亿元 同比增长385.17%

3、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迎来重要节点

4、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就共同成立车载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合资公司达成共识

5、河南平顶山市:到2025年光伏达到300万千瓦左右

6、广东深圳南山区对风光储氢等领域企业给予专项资金补贴!4月8日起施行!

7、国家发改委:支持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等废弃物循环利用

8、IAEA证实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袭

9、2023年欧洲排放下降幅度创新纪录

2、企业热点

1、华能水电: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减少 7.17%

4月9日,华能水电发布公告称,根据统计,截至 2024 年 3月 31 日,公司 2024 年一季度完成发电量 162.26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7.17%,上网电量 160.58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7.25%。发电量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云南省内新能源大规模投产电量增发较多(同比增发电量 113.79 亿千瓦时),叠加省内火电维持大方式运行(同比增发电量 19.07 亿千瓦时),导致公司水电发电空间被挤占。二是2024 年一季度澜沧江流域来水同比持平,小湾、糯扎渡两大水库承担电网系统调节任务,梯级蓄能未完全释放(同比多 44 亿千瓦时),叠加托巴水电站蓄水影响部分发电量,公司 2024 年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减少。

2、宝新能源:2023年度净利润8.89亿元 同比增长385.17%

4月8日,宝新能源发布公告称,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5亿元,同比增长9.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9亿元,同比增长385.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838.29%。

3、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迎来重要节点

4月3日,上海电建承建的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受端换流站——东平800千伏换流站工程主控楼顺利封顶,提前28天完成目标节点,这标志着工程由结构施工转入砌体、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主控楼是东平800千伏换流站工程的核心建筑,因此对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要求极高。面对多重困难,项目团队从多个方面优化施工方案,增加资源投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最终历经125天拼搏奋战完成这一重大节点。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的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该工程是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也是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重点工程。工程投运后,每年可为山东提供超过360亿千瓦时电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90万吨。建成后,对于满足受端山东电网鲁西南、鲁西北地区负荷增长的需求,提高山东整体供电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4、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就共同成立车载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合资公司达成共识

4月8日,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与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就车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资源循环业务达成战略合作,并与中国五矿所属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云储循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明和产业(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和产业”)就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达成一致意见。这是丰田在海外首次面向车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合资项目。

3、行业要闻

1、河南平顶山市:到2025年光伏达到300万千瓦左右

4月9日,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平顶山市能源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力争“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600万千瓦,占比由46%提升到55%,新能源消纳占比由21%提升到3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十四五”规划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重点在叶县、宝丰县、汝州市、郏县等地推进10万千瓦及以上集中式风电项目实施,到2025年,力争新增并网风电装机120万千瓦,总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左右。鼓励重点能源企业参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分布式光伏建设。结合采煤沉陷区治理、荒山荒坡合理开发利用,谋划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探索推动“光伏+”基地建设。到2025年,力争新增光伏并网容量100万千瓦以上,总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左右。

2、广东深圳南山区对风光储氢等领域企业给予专项资金补贴!4月8日起施行!

4月7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山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产业扶持政策的通知。其中,《南山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措施》指出,加大新能源企业招引力度。围绕储能电池及系统、智能光伏、天然气贸易、充电设施、高效电力电子器件、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氢能、海上风电运维等重点方向引进企业,依规模和贡献等条件,给予最高1亿元的一次性落户奖励,并给予企业核心人才最高600万元一次性安置补贴。支持本辖区企业重点针对电池材料、电源芯片、功率器件、控制系统等储能领域,充电模块、液冷超充枪线等充电设施领域,小型智能化设备、电力电子芯片、电力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智能电网领域,微型逆变器、构网型光储系统、新一代太阳能电等光伏领域,绿氢制取、氢气运储用以及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等氢能领域,海上风电智能运维等风电领域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对获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资助的牵头单位,按照获得市级资助金额最高60%给予资助,每个项目最高资助600万元。本措施自2024年4月8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3、国家发改委:支持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等废弃物循环利用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文件指出,本专项重点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等方向,重点支持内容包括碳达峰碳中和先进技术示范及应用项目。该项目支持“双碳”领域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列入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的项目。支持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使用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示范项目。支持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工业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项目通过其他资金渠道支持。文件明确,支持规模化规范回收站点和绿色分拣中心建设,以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玻璃、废橡胶、废旧汽车、废旧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等废弃物循环利用。支持退役设备再制造。

4、国际焦点

1、IAEA证实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袭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证实,当地时间4月7日,扎波罗热核电站遭到无人机袭击,导致1人重伤。据塔斯社报道,乌克兰军方当天对该核电站及其基础设施发动了无人机袭击。尽管核电站管理人员表示袭击未对核电站安全构成威胁,且当地辐射水平正常,但此事件仍被视为严重事件。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发言人通过社交媒体否认了乌军参与此次袭击。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证实,无人机袭击导致核电站6号机组受损。尽管袭击未对核电站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但仍有可能破坏反应堆安全壳系统的完整性。

2、2023年欧洲排放下降幅度创新纪录

根据欧盟官方发布的数据,2023年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TS)的排放量相较于2022年减少了15.5%,与2005年相比则降低了约47%。这一显著减少表明欧盟正朝着2030年实现减排62%的目标稳步前进。这一趋势充分证明了欧盟总量管制和贸易体系作为推动欧洲经济脱碳的关键政策工具的成效与效率。在ETS排放量大幅下降的背后,电力部门的贡献不可忽视。2023年,电力生产的排放量较2022年下降了24%,主要得益于可再生电力(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大幅增长,这些清洁能源正逐步取代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发电方式。此外,得益于有利的气候条件,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的恢复也对排放量的减少起到了积极作用。

来源: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