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88年精炼要点。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就像是一门连载的投资课程,这门课程由沃伦·巴菲特担任导师、在看的各位为学生,那现在让我们从巴菲特每年的信中学习吧!

1.巴菲特提出声明:虽然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确有缺点,但我却必须坦诚没有能力重新订出一套新的规则,会计这套原则的确有其先天性的限制,却不必就此废除。CEO应该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当作是对股东与债权人尽告知义务的开始而非结束,若子公司只是提供简单的财务报表却没有附上经营分析所必要的关键讯息,总经理发现后部门经理人会被修理的很惨。同样的母公司的总经理是不是也应该向他的老板,也就是公司股东所有人报告必要有用的信息呢?

不管是一般公认、非一般公认或是一般公认以外,真正需要的资料是可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三个问题:

(1)这家公司大概价值多少?

(2)它达到未来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3)在现有条件下,经理人的工作表现如何?

大部分的情况下简单的财务数字并不能回答以上的问题,商业世界实在很难用一套简单的规则,有效地来解释企业的经济实质状况,尤其是像伯克希尔这种由许多各种不同产业组成的集团。

更复杂的是许多管理阶层不把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当作是应该达到的标准,而是应该要克服的阻碍。且大多数的会计师也心甘情愿给予协助,当客户问到二加二等于几?配合的会计师可能会回答:“那要看你想要多少?”即使是诚实且正直的管理阶层有时也会超越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以使得报表数字更符合他们认为应该有的表现,不管是让损益平滑一点或是某季特别突出,这都是还算正直的经营阶层经常运用的做帐技巧。

另外还有一些经理人专门利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来进行欺骗与贪污,他们很清楚许多投资人与债权人把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当作圣经朝拜,所以这些骗徒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技巧性让交易记录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但却与实际的经济实质背道而驰。

只要投资人和看起来复杂的专业投资机构,迷信稳定向上攀升的盈余数字,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还会有经理人与拥护者不顾现实,继续滥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来满足投资人的需求,多年以来查理跟我看到许多会计诈骗案鲜少有人因此被惩罚,有的甚至都没有被发现,有时候用笔偷钱要比用枪抢劫要来的容易的多。

(财务报表有它的价值之处,投资者对这些数据只能用相对模糊的准确来为投资判断做依托,还需要那些不容易被量化的来相融)

2.伯克希尔持股-资本城/ABC、盖可汽车保险与华盛顿邮报依旧不变,同样不变的是我们对于这些管理阶层无条件的敬仰,不管是资本城/ABC的汤姆.墨菲与DanBurke、盖可汽盖车保险的 Bill Snyder 与Lou Simpson,还有华盛顿邮报的凯瑟琳.格雷厄姆与DickSimmons,查理跟我对于他们所展现的才能与品格感到敬佩。

他们的表现,以我们最近距离的观察与许多公司的CEO截然不同,所幸我们能与后者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有时这些CEO实在是不适任但却总是能够坐稳其宝座,企业管理最讽刺的就是不适任的老板要比不适任的部属更容易保住其位置。

假设一位秘书在应征时被要求一分钟能够打80个字,但录取之后被发现一分钟只能打50个字,很快地她就可能会被炒鱿鱼,因为有一个相当客观的标准在那里。其表现如何很容易可以衡量的出来:同样一个新进的业务员若是不能马上创造足够业绩,可能立刻就要走人,为了维持纪律很难允许有例外情形发生。

CEO表现的标准是否存在?就算真的有也是写的很模糊或是含糊其辞过去,即便是错误与过失一再发生也是如此,有太多的公司是等老板先射出业绩之箭后才在墙上把准心描上去。另外一个很重要但却很少被提起的是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差别,老板本身没有一个直接可以衡量判断其表现的上司,就像业务经理不可能让一颗老鼠屎一直留在他那一锅粥之内。

3.有效市场理论在近年来变得非常热门,尤其在1970年代的学术圈被奉为圣旨,基本上它认为分析股票是没有用的,因为所有公开的信息皆已反应在其股价之上。换句话来说就是市场永远知道所有的事,学校教有效市场理论的教授因此做了一个推论,比喻说任何一个人通过射飞镖随机选出来的股票组合可以媲美华尔街最聪明、最努力的证券分析师所选出来的投资组合,令人惊奇的是市场效率理论不但为学术界所拥抱更被许多投资专家与企业经理人所接受,正确地观察到市场常常是具有效率的,从而假设认为市场永远都是具有效率,这种假设差异简直有天壤之别。

就我个人过去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巴菲特合伙企业与伯克希尔公司连续63年的套利经验来看,说明了有效市场理论有多么的愚(当然还有其它一堆证据)。当初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上班时,我将该公司1926年到1956年的套利成果做了一番研究,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之后从1956年开始我在巴菲特合伙企业与之后的伯克希尔公司,运用格雷厄姆的套利原则,虽然我并没有仔细地去算,但1956年到1988年间的投资报酬率应该也有超过20%,(当然之后的投资环境比起格雷厄姆当时要好的许多,因为当时他遇到过1929-1932年的经济大萧条)。

所有的条件皆已具备来公平测试投资组合的表现:

(1)三个公司63年来买卖了上百种不同的股票证券。

(2)结果应该不会因为某个特别好的个案所扭曲。

(3)我们不需要故意隐瞒事实或是宣扬我们的产品优秀或是经营者眼光独到,我们只是从事高度公开的个案。

(4)我们的套利部分可以很容易就被查到,他们并不是事后才特别挑选出来的。

过去63年来,大盘整体的投资报酬(加计股利)大概只有10%,意思是说若当初投入1000美元的话,现在可以获得405000美元,但是若投资报酬率改为20%的话,现在却会变成9700万美元,统计上如此大的差异使得我们不禁好奇的想要怀疑,然而理论支持者从来就不会去注意理论与现实如此地不相符,确实现在他们讲话已不如过去那么大声,但据我所知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承认错误,不管他们已经误导了多少个学生,有效市场理论还是继续在各个企管名校间列为投资课程的重要教材之一,很显然的,死不悔改、甚而曲解神意,不是只有神学家才做的出来。

自然而然,这些遇人不淑的学生与被骗的投资专家在接受有效市场理论后,对于我们与其它格雷厄姆的追随者实在有莫大的帮助,在任何的竞赛中不管是投资、心智或是体能方面,要是遇到对手被告知思考与尝试是没有用的,对我们来说等于是占尽了优势,从一个自私的观点来看,格雷厄姆学派应该祈祷有效市场理论能够在校园中永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