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1983-1984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就像是一门连载的投资课程,这门课程由沃伦·巴菲特担任导师、在看的各位为学生,那现在让我们从巴菲特每年的信中学习吧!

1.企业价值

当我们要判断一家公司的企业价值时,应该要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我有足够多的资金和人才时,我愿不愿意和这家公司竞争”。这里着重提了B太太家族的家具生意,哪怕我有足够多的钱和人才也不愿意在当地与B太太家族做竞争,他们采购有一套,经营费用低到其竞争对手想都想不到的程度,然后再将所省下的每一分钱回馈给客人,这是一家理想中的企业,建立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转化为对所有者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

这种公司做到这种管理并且还以客户至上在经营,与其做竞争并且从他们手里抢走客户恐怕很难。

2.盈余积累与分红

上市公司股东在思考盈余是否应该发放的问题时,中小股东必须去判断在可见的未来其平均的报酬率是多少,而一且数字订下来的话之后的分析就简单多了,若预期报酬率高便可以再投资,若不高则应要求加以分配盈余。(例如格力和美的1000多亿的未分配利润,留在账上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的情况下,中小股东要求加以分配盈余是应该的)。并且在判断盈余是否应该保留在公司时,股东不能单纯比较增加的资本与所增加呢边际盈余,因为他们之间关系会被核心事业的现况所扭曲。(即某些具特殊竞争力的核心事业能够运用少量的资金创造极高的报酬率,这就造成了增加的盈余用不到的问题,相对来说一家公司本来就是靠资金投入到低报酬事业上经营,即使他将盈余投入到企业另一个高报酬事业上表面看上是不错但实际上却不怎么样)许多表面上持续交出好绩效的公司事实上把大部份的资金投注在不具竞争力的事业之上,只是前者掩盖住后者惨不忍(通常是用高价购并平的企业)的失败,而经营阶层也一再强调他们从前一次挫败中学到的经验,但同时马上物色下一次失败的机会。这种情况下,股东们最好把荷包看紧,只留下必要的资金以扩充高报酬的事业,剩下的部份要么就发还给股东,要么就用来买回库存股(一种既可以增加股东权益,又可以避免公司乱搞的好方法)

以上的讨论并不是说公司的股利要随着每季盈余或投资机会的些微差异便要跟着变来变去,上市公司的股东一般偏好公司有一贯稳定的股利政策,因此股利的发放应该要能够反应公司长期的盈余预期,因为公司的前景通常不会常常变化,股利政策也应该如此。但长期而言公司经营阶层应该要确保留下的每一块钱盈余发挥效用,若一旦发现盈余保留下来是错的,那么同样也代表现有经营阶层留下来是错的。

有一点要注意,在公司的草创初期发放大量的现金股利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草创期把赚的钱通通发出去公司就没有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