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环境如何应对国补退坡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45喜欢:12

2021年8月19日,国家三部委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规定2020年1月20 日(含)以后当年全部机组建成并网但未纳入2020年补贴范围的项目及2020年底前开工且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建成并网的项目,为非竞争配置项目。2022年1月1日起并网的项目为竞争配置项目,即竞价上网。

2021年光大环保能源投产了35050吨/天的垃圾发电项目,光大环境的多数超级项目均在2022年前投产,国补退坡影响不到这些核心项目。

2022年光大环保能源收购和建成了6550吨/天的垃圾发电产能。其中毕节织金项目是收购的,于2021年投产的。其他包括四个湖南项目、三个海南扩建项目、一个四川扩建项目、一个湖北天门项目,湖南、海南、湖北、四川的基础电价分别为0.45、0.43、0.42、0.40元/度,基础电价越高,对国补的依赖就越小,即使这些项目全是竞争配置项目,那也是相当赚钱的。

再看2023年投产的项目,总计6050吨。大头是雄安项目,吨垃圾处理费达到160.88元,且是综合垃圾处理项目,这种项目对国补的依赖是非常低的。越南岘港项目和国补无关。收购的昭通项目于2021年投产。胶州和石河子项目均为产业园项目,包括餐厨、医废、污泥处理等子项目,且处理费也不低。陆川在广西,基础电价0.43元,且设计吨垃圾上网电量超过400度,对国补依赖很低。

为什么光大环境这两年拿项目下降如此少?就是因为竞争配置的项目如果基础电价低,盈利能力会非常差。

以下是近期纳入国补目录的项目汇总:

**以上列表中上网电量为0.65元的均为非竞争配置项目(2022年前投产项目)

以前垃圾发电280度以内的上网电价是0.65元/度,农林生物质的上网电价是0.75元/度。现在象重庆三峰环境的三个竞争配置项目的上网电价均只有0.55-0.56元/度,相比以前一吨垃圾在上网电价上就少了27元的收入。如果再加上处理费用低,基础电价又低的话,那项目的盈利能力就不太好了。

比如光大的湖南邵阳项目,基础电价0.45元,处理费66元/吨,竞价上网0.56元/度,吨上网电量350度,那一吨垃圾的电价收入就是188.3元,加上处理费吨垃圾收入有254.3元,这项目的盈利能力还是可以的。

光大环境应对国补退坡的步伐是走在前列的,在2021年底前突击完成35050吨的产能投产,而在2022年前五个月基本没有产能投产。在2022年后的新产能除了收购和扩建,其他项目也很少受国补退坡的影响,这个前瞻性的动作为光大环保能源未来的盈利能力作了一定的保障。

截止2023年底,光大环保能源投产138350吨/天的垃圾发电产能,仅10400吨产能为竞争配置项目,占总产能的7.5%。2023年光大环保能源的净盈利为52.71亿元,以前是三足鼎立,现在是靠一柱擎天。$光大环境(00257)$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0shark05-02 18:31

同志们知道BOT项目到期的清算是怎么做的吗?过程中ZF你可以违反BOT协议,但清算时企业会把账目全拿出来,政府该给的钱没给的,该计的利息没计的,全都得补上。央企是不会给你脸面的,还想打折更是不可能的,否则BOT协议是终止不了的。ZF想拿回BOT经营权,那就按BOT协议执行。
现有的被政府终止协议的项目,都是企业自身经营上出问题,导致无法完成政府要求的运营义务。只要企业合规经营,且能很好的完成BOT协议规定的义务,那地方ZF是没有任何理由来打折垃圾处理费的。前面也没有这种案例。

刀城05-02 00:09

赖倒不会,但很有可能通过发行地方债,然后要求企业打个折,给支付掉。这事以前干过。。

0shark05-01 20:42

为什么前几年建造收入疯涨,股价却一直在跌?2017年底只有37000吨的产能,6年增长了10万吨的产能,结果从9块多跌到2块多。成长性有用吗?

执着的小羊05-03 21:50

多谢大咖赐教!刚才查了查去年年报,EBITDA* 除利息、稅項、折舊及 攤銷前盈利* 128亿,物业厂房设备折舊6.6亿,无形资产摊销14.4亿,相当于有22亿可以记账用来还债(如果现金流足够的话)。再印证下,经验活动盈利105亿,财务费用35亿,税前盈利71亿,所得税18亿,当年盈利53亿。EBITDA128-利息35-折舊摊销22亿=71亿,应该是这个账。

全部讨论

q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