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评】三大指数下探回升 权重股表现亮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5月28日,早盘指数近乎平开,随后震荡走强,深成指、创指触底后迅速拉升走强。家具家装、汽车板块延续强势,随后,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涨幅收窄,创指短暂翻红后持续走弱。盘面上,券商、金融等权重板块纷纷走强。水泥、白酒板块涨幅回落,光刻胶板块持续走弱。总体上,资金情绪回归平淡,赚钱效应回落。临近上午收盘,指数持续走弱,三大指数全线翻绿,创指跌逾2%。午后,指数大幅回升,沪指强势翻红走强,创指跌幅显著收窄。盘面上,海南、石墨烯板块先后异动,科创板块个股相继走强。总体上,资金情绪持续回暖,赚钱效应也相继回升。

截至今日收盘,沪指涨0.33%,报2846.22点,成交额为2392.34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2279.34亿元);深证成指跌0.27%,报10653.49点,成交额为3390.58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3452.56亿元);创业板指跌0.80%,报2054.96点。

从盘面上看,白酒、稀土、券商板块居板块涨幅榜前列,乳业、食品加工制造、光刻胶居板块跌幅榜前列。

截至沪深股市收盘,北向资金共计流入28.18亿元,资金流如下:

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25.7亿,港股通(沪)净流出暂为11.1亿。

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2.48亿,港股通(深)净流出暂为2.11亿。

后市分析:

海通证券认为,考虑到外围因素,短期内投资者应当谨慎乐观。虽然市场缩量,但并非无投资机会,大消费领域以及国产替代为主的科技股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以及贸易摩擦所造成的影响。除此以外,自疫情以来,资源类个股持续下跌,但近期随着稀土板块的异军突起,不少个股也逐渐从左侧中走出,慢慢形成了多头排列的形态,后市资源类个股有望拿起消费、科技股的上涨接力棒。

银河证券发文称,短期的A股市场将随着新冠疫情风险的下降而呈震荡上行的态势。部分行业和指数将呈现高弹性。应持续关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进程及相关因应措施的力度,市场基本面预期差、资金面预期差对市场的扰动。

东北证券指出,A股大概率仍以震荡格局、结构行情、反复轮动为主。操作上,不悲不喜,倾向于大跌时回补些仓位、短线指数如反弹至20日均线上方时,适度的卖掉些。

中信建投表示,市场弱市特征明显,未来大概率仍是震荡反复走势。在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背景下,有刚需支撑的偏防御类板块普遍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投资者未来可重点关注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板块。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流浪行星 @银行螺丝钉 @望京博格 @quantek @老豆说 @青春的泥沼 @持有封基 @潘潘_策略投资 @潘雷CFA @弱弱的投资者 @只需要五次 @奥哈马的巴特菲 @物不足智不明 @实况神圣 @ETF玩家 @华泰柏瑞基金 @红利ETF

$科技100ETF(SH515580)$

风险提示:

一、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交易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百分之十时,投资人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持有的全部基金份额。

三、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不同类型,投资人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投资人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四、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六、投资人应当通过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代销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购买和赎回基金,基金代销机构名单详见上述基金《招募说明书》以及相关公告。

七、基金法律文件风险收益特征表述与销售机构基金风险评价可能不一致的风险。基金法律文件投资章节有关风险收益特征的表述是基于投资范围、投资比例、证券市场普遍规律等做出的概述性描述,代表了一般市场情况下上述基金的长期风险收益特征。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基金进行风险评价,不同的销售机构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不同,因此销售机构的风险等级评价与基金法律文件中风险收益特征的表述可能存在不同,投资人在购买基金时需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

全部讨论

2020-05-28 17:44

交易量上不去,仅有的一些钱也都聚集在确定性更大的板块上,而这些板块估值又不便宜了,真的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