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秘】深夜满场潘金莲,北京文化乐开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摘要:《我不是潘金莲》上映三天票房破2亿,全国多地深夜看片,投资方北京文化(000802)冲刺年末业绩!

11月15日,冯小刚执导、范冰冰主演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在北京奥体中心举行全球首映礼,现场共有2500位观众提前看片过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观众一共笑了86次,大笑21次,彰显“冯氏喜剧”的功力!上映3天不仅票房过亿更是赢得演技和制作的一片赞誉,范冰冰摆脱花瓶头衔,勇夺影后!


  影片“未播先热”,正式上映之前猫影电影上显示就有超18万人想看。要投资方囊括文投控股(600716)、华谊兄弟(300037)和北京文化(000802)。


  

冯氏喜剧引发的撕逼大战


  1996年执导《冤家父子》,20年间《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等口碑喜剧作品频出,“冯氏喜剧”成为中国戏剧界的金字招牌!此次《我不是潘金莲》是自2013年《私人订制》后,冯小刚又一喜剧力作。


  该片围绕农村妇女李雪莲前夫的一句话“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用十年时间打官司证明“我不是潘金莲”,旨在用背后道理的幽默向观众道出官司体现的生活逻辑。冯小刚和范冰冰也在全国展开铺天盖地的路演,18日上映当天共有69756个场次的排片,占全国总场次的36.3%,接下来的两天,占比分别达到42%、47.8%。



  火爆的排片定档引发“小钢炮”和“国民老公”的互怼大战。事情导火索是冯导在微博上的一封致王主席的信,通篇意思就是“你万达这么大公司,怎么气量这么小?为了华谊从你那挖走的“小墙皮”就制气,把我《潘金莲》排片搞这么低,人家别的院线给我排片都40%以上,你竟然就给我排10.9%!!!”可是对手王健林的公子“撕葱”可不是善茬,立马回复“华谊把我们万达的高管挖走了,我们就不开心了,怎么了?我们就不看好你的片子,给你降低排片,你管得着?”随后华谊兄弟扔出的“无兄弟、不华谊”,王中磊的呛声……这场愈演愈烈的boss大战赚足眼球。


  

4家上市公司和3份对赌协议


  《我不是潘金莲》版权最早是被北京摩天轮文化传媒购买,当时刚刚被北京文化收购,正需要多投片子冲业绩。后因冯小刚和刘震云的私交,又引入了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的私人公司东阳美拉传媒,两家合作计划投资是2835万。年初华谊将该片发行交给了耀莱,耀莱承诺给5亿的保底发行,附加耀莱得到20%的投资份额,而耀莱背后是2014年借壳松辽汽车上市的文投控股。最后到上映就轮到万达院线了。


  在2013年-2015年正值国内影视行业最火爆时,多家影视公司签订高额对赌协议,例如摩天轮今年要给北京文化完成3043万的净利润,冯小刚的美拉传媒给华谊的利润承诺今年是1个亿,耀莱影城给文投控股今年承诺的利润是3.1亿。谁料想遇上2016年年景不好,大家都指望着年底的《我不是潘金莲》打个翻身仗。



  《我不是潘金莲》保底协议:如票房低于5亿,耀莱将支付2亿票房净收,票房5亿至8亿部分的净收益由耀莱独享,票房超出8亿元部分,耀莱将获得票房净收益的50%。也就是说,《我不是潘金莲》在刚开拍时,就已经收回了2亿。


  保底发行是一场豪赌,北京文化作为作为并购转型的传媒公司,团队包括大名鼎鼎的前是万达影视总经理宋歌、创办内地第一机器人公司的王京花和华语片第一监制陈国富,业务覆盖上游的译文,中游的投资制作,下游的宣发。前三季度北京文化净利润大增294%,金莲发功为年末业绩增色。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