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阶段的通胀形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昨天白宫正式提名鲍威尔连任联储主席。本来应该没有悬念的提名却变成了近40年最拖的一次。

美股市场在短暂的上涨之后,琢磨过味来,开始把整个事件理解成一次联储鹰派转向的预演,连续两天抛售。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对于联储主席这个重要任命,市场早有预期非鲍威尔莫属。带领美联储和全球央行积极合作,用史无前例的干预力度逆转金融市场的崩溃,

鲍威尔功不可没 ,金融市场也对他执掌的美联储有较强的信心。并且他长期以来形鹰实鸽的立场也颇为符合拜登政府的政治议程。按照常理,他的连任任命不应存在争议,

又怎么会拖到最后一刻才宣布?

有一种可能,是白宫要求鲍威尔给一份保证,一份不会连续加息的保证。因为这事儿鲍威尔曾经做过。早在现任财政部长,前任联储主席耶伦卸任之前,耶伦曾经表态,认为她的任期内已经加息了三次,未来的联储加息可能还有一次就差不多了。结果鲍威尔上来二话不说,加了4次,直接触发了2018年年底的美股崩盘。

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创了近40年的最高,鲍威尔对此负有直接责任,很难保他不会在通胀持续高企的未来某一天,突然转鹰,毕竟控制通胀预期如果打嘴炮没用的话,就只能用实际行动了,而实际行动是不允许失败的,一旦力度不够导致失败,下场就是失控的通胀形势,联储的威信会毁于一旦,再想控制通胀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白宫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通胀持续高企,鲍威尔就算不愿意也不得不出手,而且出手必然是连续的加息,直到通胀形势被彻底扭转。至于拜登的政治议程,美国的资产价格,到时就无法顾全了。我们猜测白宫希望鲍威尔能够给一份保证,保证尽可能的把加息后置,尽可能的只通过口头干预来抑制通胀预期。当然这样做,损失的必然是鲍威尔作为联储主席的个人信用。

而鲍威尔的提名拖到了最后一刻,说明白宫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保证,也没有足够的魄力去换掉鲍威尔。市场也逐渐琢磨过了这个味儿,开始对联储的鹰派转身提前准备。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角度来观察鲍威尔的第二个任期的开局呢?

我们认为关键角度是白宫和联储的关系。

虽然白宫很可能没有拿到鲍威尔的保证,但是从白宫对联储副主席的任命我们可以看出,白宫在联储有其代言人。其次,前任联储主席,现任财政部长耶伦和鲍威尔在疫情期间的合作可谓是佳话,这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白宫,财政部和联储互相之间的沟通是没有障碍的,鲍威尔并不会为了所谓的“央行独立性”而故意和白宫疏离,甚至对着干。历史上的反面教训就是以前提到过的,日本90年代泡沫破灭时任日本银行行长三重野康和日本大藏省(相当于财政部)的对立。

在这种背景下,联储就算要转变立场,用实际行动来控制通货膨胀,也必然会事先通知白宫。换句话说,鲍威尔如果要下场整治通胀,前提条件一定是白宫和财政部已经下场了,并且没有卵用的情况下。白宫下场控制通胀这个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例如今天拜登就宣布协同中,日,韩,印,英,干预全球能源市场,美方将释放5000万桶战略原油储备。

而除去战略原油储备外,白宫至少还有两张牌可以打。一张是中国关税牌,通过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商品施加的惩罚性关税来降低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的价格,还有一张是宣布美国疫情结束,全面重启美国服务业经济,这样可以把市场上的消费购买力从商品转移到服务,降低商品的供需紧张状态。

这两张牌都有代价,但都必须打。【这里省略部分内容,因涉及地缘政治分析】我们认为在白宫打出这两张牌之前,美联储仍然将保持一个鸽派的姿势。如果所有的事情能够如人所愿,那么联储很有可能保持形鹰实鸽的姿态打嘴炮一直到2023年年中才会开始缓慢加息。而如果白宫的措施没有办法把通胀控制住,也就是说明年通货膨胀持续显著的超过3%,那么鲍威尔就会下场启动连续加息,这意味着2022年年中就会进行加息的预告,并在2022年四季度开始行动,一直持续到2023年年底,加息3~4次直到通胀持续的回落到3%以下。

联储在维持鸽派姿态的时候,市场整体仍然是向上的。波动率会有所增强。而如果白宫黔驴技穷,则市场整体必然price in以上连续加息的预期,市场会有显著的回撤。

全部讨论

2021-11-25 01:55

大神,好久没看到你对srg这个公司的分析了,这家公司转型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