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产配置"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4

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赚取投资收益的3类工具: 资产配置、择时交易和证券选择。投资收益率的来源,大约90%是源于资产配置,只有约10%是由择时交易和证券选择提供的。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掌管耶鲁捐赠基金的传奇投资人-大卫·史文森。

我相信上述这段话估计很多投资者都听过。以前我也觉得这段话说的很对,没毛病。只是最近又对"资产配置"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所以特此记录分享出来:

1.我觉得大佬说这个话有个前提:投资者本身懂得各类资产起码的选择方法论(自下而上选品)和配置原则(自上而下选策略并轮动),再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了收益归因。

2.机构宣传资产配置有两个好处。第一,打着资产配置的理念,这样就可以销售不同类型的产品,股票不好可以卖CTA、卖固收,这样业务会更稳定;第二,让客户啥都投一点,这样客户不太容易亏大钱,波动也会更小一些,客户更容易维护一些。对于销售机构来说,只要有利于销售的话,又是大咖说的,那肯定搬来用呀。

3.现在财富管理行业内的理财师也好,产品经理也好,专户资产配置总监也好(title太多,大概就是做此类工作),真正符合我上文提到的懂各类资产选择方法和配置原则的,其实不多。那么换个话说,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在能力圈外面丢飞镖的多,业绩靠天吃饭➕运气左右的多。

4.如果对于上文提到说到的3和4观点认可,那么现在一堆出来打着"资产配置""名号搞基金配置推荐的人。跟所谓的炒股荐股人的区别有多大呢?

5.本身资产配置就是非常专业的一件事。每类资产要都弄得很有心得,往往需要非常多的精力和天赋。国内这一块做的好的FOF机构也很少,想让理财师帮客户做好的难度就更大了。当然现在很多理财师都是背着这个title的sales,本质还是sales。

6.然则现在无论是单策论还是多策论的fof,其公开业绩曲线亮眼的少,平庸的居多。这时候肯定有人(投资者、理财师、专户从业者)就会说,某些做fof组合的专业机构"拿钱不办事,业绩对不起管理费,还不如自己配置(或者理财、专户管理员帮客户做的配置)来业绩好"。这里我不否认这个可以看到的现实情况的存在。但是,同时我提出几个疑问:

a.个人客户(理财师或专户)配置肯定存在做的好的,就跟机构配置一样,肯定存在2 8定律,也存在幸存者偏差。但是,一定要有整体数据来看胜率,脱离分母只看分子是非常片面的。特别是理财师和专户产品,假如你跟100个客户配置了针对性的产品,那请问您的配置水平是参照最好的,还是最差的,平均的,or中位数的?

b.阶段性做的好的,一定要去归因。看看到底是挣了运气的钱还是确实悟出了一些门道。不要把运气当能力。更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c.实盘业绩是检验投资能力的必要前提。FOF机构的产品有起码的公开净值业绩。那这些专户和印象中做的不错的理财师们(个人diy)的配置产品,是否也能有提供相应的数据。不然两者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根本没法比。

d.做投资一定要理性,理性的前提就是要有客观数据支撑,如果客观数据都是缺失的。那么凭感觉、印象是会欺骗自我的。

e.我说这些不是为了针对哪一方(fof机构,理财师,专户),而且起码要对比,得把大家放在一个水平线上比。不要看着别人的明牌公开数据跟自己的隐藏数据比,同时还把这种不理性的观点随意散播。

7.作为普通投资者,在财富端架上看到的产品和机构去投的产品其实从数量和质量上是会不同的。原则上机构可投≥财富端上架的产品。从资产配置的可选标的来说,个人投资者在财富端diy的自由度和灵活度就受限。这句话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你看到某个fof的净值和财富代销渠道主流产品的净值做对比,排名是不真实的,因为财富端的样本有限。举个例子,500量化指增产品,主流财富端代销的大概30个左右,实际上市场上已经有150+产品了。所以跟踪数据存在排名偏差。

8.独立思考、见路不走。不要把大佬、成功人士的名言生搬硬套。大佬和你的认知不同,能力圈不同。人家书里写的很多是站在人家顶级高度的感悟,但是并不一定适合现阶段的你(向下兼容能力有限)。不管是芒格的模型、达利欧的原则,斯文森的资产配置,其实都有一个隐含的基本前提假设——学习者是一个成熟的个体。他们假设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你是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你是有了足够基础准备的人。你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思考系统,他们能帮助你打磨得更高效,让你提升到更高的段位。他们是让你从60分提升到90分,从优秀走向极致。但很遗憾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目前还是非理性的,是盲从的,是还没有做足准备的。我们不是60分,我们可能是不及格。

9.在自己能力圈内投资做决策。不要为了配置而配置。如果真的想配置,那么请先把能力圈扩大,再进行投资。有时候,不投资或许才是最好的投资。

全部讨论

2023-12-12 14:12

写得很好,非常赞同。
目前我的认知和做法是:专做成长类基金6~10只。低估开始买入,按下跌比例分4~5档分批买入,控制单只基金仓位。高估后分批卖出,转换为纯债基金。耐心等待低估时出手买入。长此以往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