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交易日市场蒸发1.32万亿,会遮盖掉先导药物头顶的光环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根据全国新型肺炎疫情最新数据,2020年2月5日单日新增疑似病例数再创新高达5328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亦无停止增长的迹象,而这导致的对于餐饮及服务性消费行业的影响恐怕还未触及底部。

但是体现在二级市场上,创业板指已经收复失地,上证指数亦连续3个日大涨,这是否已经计入了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经济风险呢?或者说短期内市场还有继续上攻的可能性吗?

从市场自身运作的角度来看,目前最为强势的指数为深次新股指数(399678-CN),其早在2020年2月5日创下了新高,而创业板指(399006-CN)在2020年2月6日创下新高,似乎疫情对他们影响并不大,这也体现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处真相,恐慌并不是处处都在的。

但市场自身的走势风险还是需要防范的,它不会因为短期大涨的出现就消失,反而会因为短期大涨消耗了许多金力而出现震荡或者调整。

市场风险在此是需要防范的一面,个股情况的千差万别对于投资者来说也许是更大的风险来源。

尽管创业板指已经收复失地,但它毕竟代表不了市场整体,从流通市值的表现来看,2020年1月23日,A股流通市值(加上最新上市的个股)为48.16万亿元,在连续3日大涨之后的2020年2月6日,A股流通市值为46.84万亿元,共计蒸发市值1.32万亿元。

所以即便对于先导药物而言,其所处的医药板块在近期的市场表现中爆发出了非常多的牛股,$鲁抗医药(SH600789)$$四环生物(SZ000518)$$诺邦股份(SH603238)$未名医药(002581-CN)、海王生物(000078-CN)等,但是市场仍在分化当中,这是2019年市场告诉投资者的事情,意味着风险而非利润仍然是眼下最重要的考量。

回到先导药物的考察上,这是一家药物发现研究企业,即cro产业链上的公司。具体所从事的业务为利用自身核心技术(del)完成药物早期发现阶段的研发服务以及新药研发项目转让,涉及del筛选服务、del库定制服务、化学合成服务、新药研发项目转让服务,目前del筛选服务和del库定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Del筛选服务主要基于先导库内的海量小分子实体,可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指定生物靶点的del筛选以获得服务收入。然后,在筛选结果中被证明具有功能活性的药物结构ip,客户将有权选择有偿受让,之后先导药物还将有一定几率在客户针对该药物进行后续研发的多个阶段陆续产生里程碑收入。

Del库定制服务主要是先导药物为全球创新型医药研发企业提供定制化dna编码化合物库设计及合成服务,该类型服务执行周期约2-4年。

以上是截至目前,先导基于del平台在研新药的储备项目情况,仅有1例进入临床,而且还是临床i期,这也客观印证了先导目前营收与净利润还很微薄的事实:2018年先导药物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0.44亿元,而净利润的0.44亿元中,有0.19亿元还是来自政府的补助收益。

除了规模较小以外,目前早期药物发现市场中有多种药物筛选方法,包括传统的高通量筛选(hts)、基于结构化的药物筛选(sbdd),以及目前比较热门的基于片段化结构的筛选(fbdd)和虚拟筛选,del技术仅是其中的一种。

在竞争上,由于国内医药产业政策鼓励创新药和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国内cro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综合性的医药研发服务企业,如药明康德(603250-CN)、康龙化成(300759-CN)以及一些规模较小的cro企业(昭衍新药603127-CN、药石科技300725-CN),这些企业在布局早期药物筛选阶段业务后,也开始尝试进入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领域,外加上原本在del领域深耕的老外对手nuevolution(丹麦企业)和x-chem(美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给先导药物带来了较为艰难的竞争局面。

从以上分析,先导药物规模小、研发投入有限、面临强大的cro对手,似乎并无胜算,但如果说投资一家企业就是投资这个创始人的话,先导药物或许还有一丝胜算。

创始人及控股股东李进,1988年毕业于英国阿斯顿大学,获得大分子科学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1988-2012年间,曾任阿斯利康化学计算与结构化学总监、全球化合物科学主任、计算科学总监。

2018年,阿斯利康全球销售额为221亿美元,全球药企销售额排名14,次于最近研发出处于临床iii期新型肺炎病毒特效药的吉列德。毕竟先导药物头顶光环,投资者暂可乐观看待。

作者:周治玮

编辑:彭尚京

@今日话题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