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买?买什么?买多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投资的三个核心:什么时候买?买什么?买多少?

一、证券投资需要资产配置

短短两年的市场走势充分说明一个道理,不能押注单一行业或单一题材,更不能押注单只个股。

从过去几年主动权益基金的排名可以看出,市场变换很快,而且很剧烈:2021年的冠军基金还是新能源,2022年就成了煤炭,谁也想不到。

还有,2022年不少基金经理的表现给我们提供教训,例如曾重仓港股互联网股的某私募基金,2021年以来的表现直接将近几年的收益还了回去。

因此,长期来看,资产配置很重要。

1、股票资产和现金资产之间要有配置比例,择大势,即股债性价比高的时候重仓股票,反之轻仓股票;

2、A股、港股、美股之间要有配置比例,股债性价比越高的市场越重配,反之轻配(2021年我曾说过,连路边大爷都说要买美股,显然美股当时已经风险很大);

3、指数基金与个股之间要有配置比例,个股风险和收益都高,但是不确定性更大(例如个股业绩地雷,例如选股很难);指数基金则是行业配置,主流行业中的个股基本都会配置,省去选股烦恼和资金不够的烦恼,而且指数基金的手续费更低,更能拿得住。

二、还是需要择势

择时难,择势不难。势就是市场大趋势,情绪很高时(A股开户数、全市场换手率、市盈率、破净率、破发率)降低仓位,反之加仓位。

当全市场股债性价比很低时,风险大,降低股票仓位,增加现金持有比重。天风证券刘晨明团队每周会发布市场股债性价比状态,可以参考。当前沪深300指数性价比很高,说明当前可以重仓A股股票。

当某个行业的股债性价比很低时,风险大,降低持有该行业的仓位,例如2021年白酒70倍市盈率时应该减仓,例如食品股100倍市盈率时应该减仓。

三:值得长期关注的指数基金

首先,大部分仓位应该放在指数基金上

基金建议优先选择指数基金,一是因为至少90%的主动基金跑不过市场平均水平,二是因为指数基金的手续费较主动权益基金低,三是因为买个股配市值打新股的收益率越来越低了,四是因为长期来看能够股价长盛不衰的个股少之又少。

其次,在指数基金的基础上,剩余小仓位配置个股,争取成为账户超额的来源。

再次,买各市场中的优势行业,例如港股是互联网、医药医疗、物业管理、博彩、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A股市新能源食品饮料、金融等;美股是科技、医药医疗、消费等。

四、不错的标的

宽基指数(沪深300标普500),行业指数(消费、医药医疗、互联网、新能源

南方两倍做多沪深300(港交所上市,代码7233.HK)

基本盘,当前性价比很高,带杠杆(收益和风险放大两倍,适合在极低估值时买入)

南方两倍看多恒指(港交所上市,代码7200.HK)

中概互联ETF(本土互联网科技股,选那些既包括港股又包括美股的,例如159605)

消费ETF沪港深(例如517550)

医药ETF沪港深(例如517990)

新能源ETF碳中和ETF(要认真研究成分股,例如碳中和ETF中没有比亚迪、锂矿,环交所碳中和ETF中水泥、钢铁等权重较大。各有优缺点)。

标普500ETF

双创50ETF/科创创业50ETF

。。。。。。

全部讨论

2023-07-29 11:14

写的好,值得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