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10年 交易思路总结一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现在想起来入我大A都是13年前的事情了,就是5200高点的时候,那会真是教训深刻;11年入行到证券公司,16年跳出来到私募行业,18年正式接手第一个自己管的小基金,走过来真是磕磕拌拌的。入行证券公司之后,一直在着力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弯路走了不少,还好08年给我的教训够深刻,加上运气也着实不错,遇到了不少在投资上给我提点的贵人,后面虽然是小错不断,不过也着实是大错不犯,一直做到了21年。把自己的交易系统再总结一下核心的交易思想,每年都看看,不断有进步才好。每过一段时间,看之前的交易核心思路,都会觉得那会真幼稚,不过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尽力不断向上吧。(没涉及过全球市场,顶多有点港股的投资,虽然是挣钱的,但深感并不熟悉港股市场,后面总结的所有都是针对我大A的。)

A股并不总是经济的晴雨表,更多是政策调控的晴雨表,核心政策在于央行的周期,放水周期和紧缩周期要判断好。

把个股分为两个维度去看,一个是看业绩增长确定性,一个是业绩的成长性也就是业绩天花板。

把市场分为三个阶段去认知,牛市、震荡市和熊市。牛市着重看成长性,寻找极限预期好的个股;震荡市着重看确定性;熊市除了抄反弹,什么也不做。

判断市场核心因素就是央行政策,放水周期叠加经济向好,大牛市;紧缩周期叠加经济向好,震荡市,参考17年;放水周期叠加经济疲软,大水牛,参考14-15年,还有20年;紧缩周期叠加经济疲软,熊市。

即使在牛市中各类资产在不同时期表现差距也是很大的,放水但经济还没有起色的时候,往往是科技类的天下;之后复苏预期起来周期会接棒,再之后的繁荣阶段会是万花齐放。

个股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基本面,低估值,高增长,现金流好的公司,没有不大涨的理由。

买入靠基本面,持有靠信仰,卖出靠技术。

重仓高杠杆确实可以暴富,但是盈亏同源,这也是爆亏的原因,慎用杠杆,分散投资,才是长久之计,一年五倍多如牛毛,五年一倍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