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一样,跌后都会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记录一下,非常有意思的时间点。

一、情绪

割肉的、强平的、卸杠杆的……

看雪球首页一片哀鸿遍野,似曾相识的感觉。

其实前几天应该更可怕。

但大概是一开始暴跌时,有人对恐慌程度判断错误,有人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预判错误,也有人是一脸懵逼直接傻掉了。

几天之后,或者无奈强平的,或者心理被压垮的,也或者,刚刚反应过来,卧槽!暴跌了!

有那么可怕吗?不至于吧?

回头想想,不是每次都一样吗?

有多少次你觉得,完了完了,以前没见过这种情况,这次必定完了。

国外的有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国内的有塑化剂、三聚氰胺,哪一次不是以前没见过,虽然留下后遗症,但哪一次又没有过来呢?

资讯发达、网络畅通,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也加剧了群体情绪的集中爆发。

尤其是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往坏了想、坏了猜、坏了打算,预期给足才能少受伤害,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吧。

欧洲也好、美国也罢,无论是甩锅、栽赃、谩骂或者什么态度,但也都重视起来,那么,情况大概率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或者,即便情况不好,群体的预期也会逐渐稳定,不再如开始时的茫然、恐慌。

二、市场

现在市场怎么样?

是不是底?我也不知道。

但一定是底部区域。

有人说经济基本面发生了改变,出口可能出现严重问题。我觉得说的对,对于某些主要依赖出口的企业来说,暂时是这样的。

但对于A股整体而言,出口的问题是不是不可消化?是不是没了出口我们就一定不行了?

极端情况下,我们完全变成内需消耗生产,不过是返回1919年之前而已,你怎么知道一定是清末,而不是大汉、大唐呢?

更何况,只是出口没了,该引进的引进,该学习的学习,该自己研发的自己研发,怎么就能想象出一幅末日景象呢?

三、A股为什么是最好的?

1.体制优势

如《乌合之众》中所言,人们一旦聚集成群体,智商下降、情绪高亢、易被煽动,干出什么蠢事都有可能。所以,选出议员、代表参政议政,还可能相对靠谱,无论立场如何,至少还算理性站队。君不见每次所谓的“全民公投”,有几个好结果呢?

这话也许政治不正确,但感谢此次疫情在海外的发酵,证明国内的决策、动员能力、全民体制以及国人的抱团和素质还是相当给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若不是这样还不知有多少键盘侠、嘴炮党事后要喷我们的防疫策略。

为了ZZ目的,西方可以继续栽赃,喷我们不顾及人权。

但那些上层头头,心里不羡慕、不恐惧吗?

那些投行、基金、机构投资者,难道不会觉得,这样的体制虽然霸道,但其实是稳定、安全、可预期的吗?

这,不香吗?

2.经济优势

中国虽然经济增速下降,但还是青壮年时期。

容忍度高,耐受力强,即使下滑也还能保持较高增速,何况大政府下,调控的方向和力度都有保证。

好的时候不能比,烂的时候总知道谁是不太烂的吧?

不到2%的增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要通缩。

6%的增速,我看到个别、个别最悲观的预期也就是全年0增速,明年再来。

大部分人认为的还是,即便政府不出手,也能维持4.5%以上的增速。

这,不香吗?

3.全球的资产荒

西方经济体维持低利率多年,碰上个疫情已经没什么手段可用。

美联储不到一个月,直接将利率打到0。

即便稳住了,能有多高的经济增速呢?

那些保险基金、养老基金、以及等等其他有投资需求的人,去哪里寻找标的、配置资产呢?

以前觉得中国是新兴市场,不稳定、不踏实,现在呢?

上市公司利润可能下降,PE看似高了。

但利率也在下降,估值中枢必然要提高。

有人说是风险偏好变化,我觉得恰恰不是,风险偏好是一致的,投资对象的基本面更全面的展示后,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投资者依然追求的是确定性下的高回报。

纵观全球,还有比中国这种体制、这种经济增速、这种控制能力下,更确定、更高的回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