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连续30年年化收益率40%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闲篇:一个求进步的家长席间听说同桌一个家长的娃学习成绩很好,于是拎着一壶酒去讨教方法。对方家长一脸谦虚地说:“分数屏蔽了,也不知道具体怎么样。也没怎么管吧,反正晚上从不让他自习超过12点。”

求进步的家长笑容僵住了,一口闷酒,回到座位不再说话。

我之前也是信奉努力大于天赋的,但现在如果有人问我关于职业选择,我往往会问:你什么(成绩)最好,语文,数学,英语,艺术还是体育?

如果拉长一生来求相关,天赋和成就大概率是高度相关的。你真正把时间花在自己有天赋的事业方向上,往往不负此生。

天赋是那种你不怎么需要努力就能做得比90%的人好,但你偏偏还想学到12点之后的东西。

下面讲的是一个天才的故事:量化基金西蒙斯创始人西蒙斯,人称“量化之王”,他40多岁创立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开量化交易之先河。

遗憾的是,西蒙斯神陨于2024年5月10日,享年86岁。很多股民只知量化,不知文艺复兴,更不知西蒙斯。

我们先来看看西蒙斯和他的文艺复兴科技的业绩:

从1988年到2018年,30年间,文艺复兴科技旗下大奖章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高达66.1%,扣除税费后仍然高达39.1%(巴菲特同期为:17.6%)。90年开始没有一年的年化收益率低于20%。

评价一个投资人的水平,其实只需要看一个指标:投资生涯年复合投资收益率。短期业绩很容易产生“巴菲特不过如此”的错觉,投资水平只有拉长看才有意义。

在投资这件事上,有三个出现封号斗罗的流派:

1、一个是巴芒的价值投资,强调择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长期持有,如果你拥有巴菲特、段永平那样充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支持,这无疑是最值得抄作业的投资方式,真正的追随者确实是可以躺赢的,比如你直接买伯克希尔然后什么也不用管了,醒来就会发现业绩超过99%的投资者。

2、一个是量子对冲基金,索罗斯罗杰斯的趋势投资,金融大鳄,敏锐发现机会,下重注,放高杠杆豪赌。罗杰斯多次周游世界,对世界范围的一切投资机会都很感兴趣。如果你有强大的信息分析能力,总是能看到趋势,喜欢一夜暴富,这种大开大合的打法也是非常有乐趣的一种投资方式。学这种投资方式的貌似大部分人都是以破产告终的,以10年为周期看新手保护期的所谓大神很多成功后来只能总结为运气。

3、如果上述一个是九阳神功,一个是降龙十八掌,还有一门功夫叫独孤九剑,这就是量化交易。量化交易听起来是这样的: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长短不一选B,参差不齐选D,完全不会全选C。。。

量化交易的本质是收割小白对手,预判韭菜的预判。

我们来看看文艺复兴科技公司是个什么样的神奇存在:

1、就像巴菲特住在奥马哈,文艺复兴坐落在纽约长岛不足2万人的石溪小镇。

2、文艺复兴公司除了交易员,其他人都是: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统计学家。大部分是博士,不雇佣商学院毕业生和华尔街从业人员。这恐怕在全球都绝无仅有。

3、他们不看分析师研报,也不和同行交流,也不搞市场活动;

4、他们手续费奇高,5%的管理费加上至少36%+的业绩提成——这是何等的自信。

马化腾曾经想干类似的事情,搞了一个预测股市涨跌的小软件,如果当年成功了,恐怕就没有后来的腾讯了。

再来看西蒙斯:

1、23岁获得数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哈佛大学教数学,是哈佛数学系最年轻的教授;

2、26岁进入国防分析学院,化身黑客,帮美国政府破译密码,那是60年代,大家自行脑补电影画面。越战期间,西蒙斯在时代周刊上发表和领导对立观点,被解雇。

3、1968年,30岁,西蒙斯重返学术界,在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做数学系主任,石溪大学数学属于很渣的那种,西蒙斯做了8年纯数学研究,把石溪大学打造成为全美数学圣地。

杨振宁曾是石溪大学物理主任,所以这个学校最有名的是: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和西蒙斯几何物理研究所。

4、1974年,西蒙斯和陈省身联合发表《典型群和集合不变式》,创立了著名的「陈-西蒙斯理论」。这个定律是在复杂事物中找不变量,被广泛引用到从超引力到黑洞的各大领域。据说这也是量化交易的底层理论。1976年西蒙斯获得了5年颁发一次的维布伦奖,这是美国数学界的最高荣耀。

从学术成就上来说,陈省身教授无疑高于西蒙斯,但是陈教授不炒股。

5、1977年,西蒙斯转向投资,成立私人投资基金。最初他跟多数股民一样,广而不精,泛泛而投。西蒙斯发现:市场时刻都在变化,金融分析太过于主观化,人性又难以控制,长期看肯定靠不住(韭菜式高频交易长期看必然是亏)。

6、1988年,50岁的西蒙斯认为,在市场上一定可以用更符合统计学的规律模型赚到钱。于是他关闭原来的基金,成立完全依靠数学模型的量化对冲基金——文艺复兴科技。

注意:是科技公司。

一群科学家用数学模型捕捉市场机会,由计算机自行决策交易,降低决策风险,克服人性在市场面前暴露出来的弱点。

7、基金第一年盈利不足10%,第二年6个月直接亏30%,西蒙斯只好叫停整顿。西蒙斯发现,对于容量有限的量化对冲基金,模型用的人多了——如果大家都抄学神作业,自然就赚不到钱。西蒙斯决定放弃宏观分析,专注短线交易。

用模型预期短期比预测长期更让人有把握,起码计算机比人反应快。同时西蒙斯会在赌注上加杠杆。

量化交易不受大市场环境影响,即使在2008年经济危机,大盘下跌超过30%,大奖章扣除费用后依然赚了80%,甚至波动越大高频收益越高,当然高频交易的费用也高,2008年扣除费用之前的收益率达到160%。

回到开头,为什么学神是不可学的?

量化基金分两种:文艺复兴和其他。很多一时风光无二的量化基金亏起来也是找不着北,很少常青的量化基金,可能归结原因短暂成功还是来自运气:模型偶尔适应了一时的趋势。对大部分高频交易的人,盈利可能不够交易税费。

另外,成功的关键是这些科学家,你拿什么号召顶级科学家跟着你“炒股”?

西蒙斯是怎么管理天才的?

1、有员工说,为西蒙斯工作会有一种“我最好能产出点什么”的紧迫感(这恐怕是做研究的人都有的紧迫感),因为与他竭力帮你排除万难相比,你会连一条借口都找不到。

管理天才员工可能唯一要做的是:帮他排除万难。不要让天才被万难所难,其他交给天才。

2、西蒙斯把员工安顿在石溪小镇,公司有健身房、灯光网球场,大露台大天窗,工作环节舒适,低调,异常干净;

3、为避免很多人用模型就不灵的问题,基金模型有严格的内部防火墙,员工只能收到很少的信息,员工要做的是以一个科学家的精度给模型输入大量现代社会产生的数据。基金模型对外严格保密,就像西蒙斯说的,除了文艺复兴的量化模型不能说,其他都能说。

4、公司要求研究人员签署保密协议,他们得到的奖金四分之一会放到大奖章基金锁定,直到他们离开四年后才能“保释”。

5、研究人员远离华尔街,把孩子安顿在石溪的学校,流动很低,压力很小,基于业绩的现金红利很高。

6、由于是短期信号交易基金,其规模很有限,基金仅向员工和少数老客户开放。所以他们也很低调。

7、西蒙斯在硬件上投入巨资,把每种能想到的数据都输入模型,金融市场价格,经济数据,甚至天气的时间序列。所以模型能探知非常微弱的信号。这其实已经是基于科学家知识学习训练的人工智能了。

尽管文艺复兴的数学模型是个黑盒子,但是西蒙斯退休后,也部分公开了文艺复兴的策略:

1、市场过度反应;

2、套利+高杠杆;

3、周期、趋势、动能。

这不就是韭菜们最喜欢的投资策略么,可是韭菜坐在了他们的对手盘:一群顶级科学家做出的模型。

这就好比你跟学神坐在一个教室,用一样的教材,花一样的时间。你考试的策略是:三短一长选最长。学神也选了最长。学神知道每个题唯一的规律,而你用一个规律套所有题。

西蒙斯的成功法则:

1、西蒙斯曾说过,成功的法则第一点当然是运气;

2、第二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任何问题需要用科学逻辑和严密数据阐述证明;

3、和最优秀的人在一起。注意:是最优秀的人。

如果你能做到上述三点,也许你也能做好量化交易。

反正我个人觉得我的智商,尤其是数学方面的才能是绝对不配去做任何跟量化交易有关的事情的。就连想一想这种可能性都是对科学,对数学的亵渎。

西蒙斯有四个孩子,大儿子保罗骑自行车遭遇交通事故去世,年仅34岁,小儿子在巴厘岛游泳的时候不幸溺亡,年仅24岁。虽然都是意外,但可能数学好的人,运动的天赋真的不行吧。

在巨大的悲痛下,西蒙斯顿悟到“能量守恒”:上帝在给你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会拿走另一些。

西蒙斯晚年花了很多时间在慈善事业上,累计慈善捐助总额高达60亿美元。

很多人号称自己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的追随者,但是实操上,他们都在追求高频量化交易的效果。这也是很多人做不好投资的根本原因。

独孤九剑对内力没有要求,以无招胜有招,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在武侠史上没几个人真的学会,在你考虑从事量化交易前,先想一想这一点。

致敬西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