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革命:马斯克Solar City的故事可能率先会在中国实现,只差你家屋顶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由来已久,伴随很多人的一生。强烈得让人心疼。

周文王说:殷鉴不远。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忧患意识是一种底线思维,时刻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曾经遭受过的历史的磨难,文明的毁灭和尊严的践踏让不安全感深入骨髓。

中国从西周时期开始修长城,一直修到清朝,历经2000多年,修了2万多公里。

国防预算的增长似乎永远都高于GDP。

进口粮食再便宜,也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国家版本馆,用一个总馆,三个分馆(杭州,西安,广州)复制备份版本资源/中华文化种子基因。

2023年居民存款总额达到惊人的132万亿(差不多是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倍),从2020年初到2024年1月,中国家庭大约往银行账户里净存58.24万亿元,且82%是定期存款,这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的新增存款总和。

越是没有安全感,越是疯狂储蓄。

《大宅门》有个细节,家里药店被查封家里家底其实还好,但是她带着全家老小天天吃白饭青菜直到境遇好转。临终的时候,二奶奶交代大家:“我在美国花旗银行村里十几个保险箱,全是贵重的药材,能维持个七八年吧。我在四大钱庄里存了90多万两银子,以防万一。”

这正是二奶奶为什么能当家:做人有魅力,做生意有魄力。何其强大的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

能储存起来的东西,才是好东西。黄金,古董,老物件,酒,中草药,腊肉,蜡烛,甚至盐,口罩,泡面,矿泉水。搬回家,堆成堆才有安全感。

跟储存有关的商业模式,一般不差。

如今,咱们还有个很惊人的想法:要把电“储存”起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基本摆脱了石油依赖和美元体系。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现在最火热的话题,但是新能源汽车不过是把手机行业称霸全球的故事再重演一遍,这背后更大的布局是储能。

2023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约3.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9.20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到2023年末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再创高,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的一半以上。

我国火电总装机达13.90亿千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48%。全年发电量62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占我国当年发电总量的69.95%,排在第1位。

但是,我国火电正从基荷电源逐步向调峰电源转型。也就是未来的定位是补充。

到2023年底,核准在建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1.58亿千瓦,均位居世界首位。抽水蓄能电站是一个超大的电池。在电力富余的时候,用电把水抽到高处,等缺电的时候,再放水发电。

理论上,如果有足够的蓄电能力,是可以不借助火电等非清洁发电方式的。

据计算,如果配备足够的储能,发出的电不浪费,不弃光弃电,“节省”的电力可以满足中国汽车全电动化所有的用电需求。

所以,储能很重要。另外,用户侧储能是老百姓可以亲身参与的电力工程。

试想,如果每度电成本降到0.1元,用不完的电可以拿出去卖,然后以后电力交易会市场化,国家不再补贴,以后新能源发电占主导,电力可能没有那么稳定,随时有可能停电,你猜大家会怎么想,怎么做?

这正是马斯克SolarCity想做的事情:

1、用户在屋顶等位置布置光伏发电设施,发的电供自家使用;

2、用不完的电用特斯拉超级电池储存起来;

3、电价便宜的时候,用电网电源和太阳能给电池充电;

4、电价高的时候把电卖给电网赚钱。

这个故事在光伏发电的成本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变得很圆满。

户用光伏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欧洲那边还不是因为发电成本降下来了,而是因为能源短缺导致的高电价,高电价给用户光伏+储能的安装提供了足够的经济性,欧洲部分国家系统投资回报周期由6-7年缩短为约3年。

中国维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稳定电价,光伏发电低成本不会带来市场电价的降低,因为市场电价降低只会影响以火电为主的企业的发电意愿,从而减少火电的供应。另外,非技术成本包括接网、消纳、土地使用、土地税费等诸多因素会让新能源发电量的占比不会快速上升。

所以可以预见,新能源发电企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都会有很好的经济性,直到新的更经济的,更环保的颠覆式的能源形式出现。

所以,现在是抢占市场的黄金期。甚至有些地方的光伏产业都已经“房地产化”了,成为政府财政的一个重点考虑。

因为绿色环保,成本低,投入规模可控,中国的光伏正在席卷全球,对老牌光伏/太阳能公司造成严重挤压,甚至导致欧洲光伏制造企业倒闭潮。

中国人对“大”有着强烈的追求,本质也是忧患意识。大屏,大容量,虽然600公里续航足够90%以上的使用场景,依然要追求1000公里续航,纯电达不到1000公里增程也行。

2023年也是我国新型储能突飞猛进的一年。

从装机规模来看,仅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新投运装机规模就达到865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全年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装机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增长超过260%,相当于2022年新增投运规模(730万千瓦/ 1590万千瓦时)三倍。

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到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新型储能在我国总储能装机的占比从2022年底的21%增长到了2023年底的40%。

从发展方向来看,发电侧和电网侧储能的新能源配建是新型储能发展的主要方向,累计装机占比超过90%(在电源侧应用占比49%、电网侧应用占比43%)。电动汽车车网互动则成为用户侧储能的主要形式,占比降到8%左右。

粮食安全之外,保障了能源安全,才能真正的硬气。

综上所述,在电力这个版图上,只欠一个马斯克的SolarCity了。

对个人而言,万事俱备,只差你家屋顶了。你家有屋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