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财经局 :同程金融被“3.15”点名,“砍头息”问题已存在近5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共工财经局 :同程金融被“3.15”点名,“砍头息”问题已存在近5年

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吹得天花乱坠的听花酒、套路比海深的婚恋平台....今年的“3.15”依然让消费者们“大开眼界”,见识了各种行业乱象。在一众被曝光的产品中,国内知名在线旅游平台同程旅行旗下的同程金融也引起了网友热议。

据央视报道,在使用同程金融APP时,消费者可以采用先享后付的方式购买分期商城里售卖的礼品卡,然后通过平台本身的回收通道以折扣价格将其卖给同程金融App,同程金融再将这笔钱转至消费者的账户。一个月之后,消费者再向平台偿还购买礼品卡的资金。

通过这种层层包装,同程金融不仅将礼包产品转变为变相的金融放贷,还可以从中变相收取“砍头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在央视的案例中,消费者小李在同城金融App以4万元的价格购买礼包,最终实际到手的仅有2.8万元。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同程金融累计投诉量已经超过37000条,其中就有不少涉及“砍头息”。例如在3月10日,一名消费者反映称,自己从同程金融购买虚拟卡券,花费2500元,实际到手仅1500元,且必须在1个月内还款;同日,另一名消费者反映称,自己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以2415元,2400元,2400元三次购买同程金融商城推荐套餐,每次实际到手仅1600多左右。三次总共还款7215元,到手金额仅仅为4800元左右;3月11日,又一名消费者在同程金融购买权益卡,称贷了2500元,实际到手仅801元,还有一堆所谓“权益”。

央视曝光后,同程金融也立即在3月15日晚发布声明表示:“针对央视3·15晚会报道的同程金融相关产品问题一事,我司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全面排查相关问题。给用户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深表歉意。”应用宝、华为、小米、vivo等多家应用商城均已下架同程金融App,同程金融公众号也被封禁。

值得注意的是,同程金融的“砍头息”问题已经发酵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早在2019年,就有大量消费者投诉称,在同程旅游APP“提钱游”上借款时,平台会以信用评分不足为由要求购买额度不等的权益卡、畅享生活大礼包等,否则就会提示借款失败。例如,一名消费者表示自己在“提钱游”中借款1300元,但是如果不购买199元的权益卡,就无法通过审核。

彼时的同程金融只是通过“简单粗暴”的强制性附带条款收取“砍头息”,而在2022年就变成了如今的“魔术戏法”。

根据2022年的报道,当时同程旅行的提钱购分期商城为消费者提供了价值1500元、2000元、2400元的“黑马客”权益套餐提货卡。这三种提货卡分别内含1100元、1500元、1800元的礼品卡以及多项所谓网络会员服务权益,均标示“先用后付”。另一边,同程旅行向用户提供回收卡商渠道,仅以9.4折的价格向用户发放金额,而捆绑销售的网络服务权益则无法出售提现。

此外,同程金融被央视点名以及内部的整改无疑会严重影响同程旅行的金融业务发展。

据了解,同程金融的运营主体为上海旅济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广州旅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而广州旅金苏州同程旅金持股约55.14%,青岛海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持股17.23%,同程网络持股约13.85%。

2月7日,同程旅行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苏州同程、广州旅金订立意向书,拟以11.5亿元向苏州同程收购其持有的广州旅金55.14%股权。如若该收购意向达成,则同程旅行将间接持有广州旅金68.99%的股权;届时,广州旅金也将作为同程旅行子公司,其财务及经营状况一同并入同程旅行财报当中。

同程旅行对该项收购寄予厚望,认为可以引入金融科技,提升用户支付体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以及通过提供为契合旅游产业生态链的金融科技产品、数字化科技解决方案等,加深与旅游行业产业链的合作。但是这一风波无疑会给同程旅行的股权收购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有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监管政策一直在引导金融走向合规化,但是同程金融依然越过监管红线,甚至想方设法绕过监管变相放高利贷,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其它金融公司应当引以为戒。

2024年3月18日,共工日报社•共工财经局记者对《同程金融被“3.15”点名,“砍头息”问题已存在近5年》的后续情况将持续关注。

URL:网页链接

来源:共工财经局综合华博商业评论

共工日报社•共工财经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Vgong@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