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存货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国事聚焦 

1、【股市波动货币ETF规模激增,近三周增长380亿份】证券时报讯,7月以来,A股市场攻势猛烈,波动也随之加大。作为“股市蓄水池”的货币ETF规模显著变化。7月13日开始,牛气冲天的A股市场出现较大调整,货币基金则连续出现净流入。7月13日至17日、7月20日至24日这两周,货币ETF份额分别增加了180.83亿份和141.58亿份。上周,即7月27日至31日,货币ETF净流入状态延续,整体再增长60.57亿份。

2、【张晓慧:强化股东在金融企业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发文称,解决中小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不仅仅是更换董事、监事、高管这么简单,重点在于股权结构的市场化、法治化突破,不仅要对主要股东的资质把好关,还要引入有利于机构长远发展、资本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符合企业治理文化的战略性股东,并在保持国有股东重要影响的基础上,鼓励管理层和员工持股,以公司治理的改善来提升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要强化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穿透管理,下大力气解决股东“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3、【商务部:全力以赴稳外贸 千方百计稳外资】新浪财经讯,2020年年中商务部党组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全力以赴稳外贸,在稳住外贸主体上下功夫,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办好第三届进博会。千方百计稳外资,在稳住外资存量、扩大外资增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促消费,在创新流通、促进消费上下功夫,提升城市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发展服务消费。

4、【141份中报将出炉,24只预喜股率先上涨】随着上市公司中报密集披露,业绩引导行情的概率正不断提升。根据数据统计发现,8月3日至8月8日,共有141家公司将披露2020年中报业绩,其中,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家数达到56家。通过对56家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公司进一步梳理发现,19家公司业绩预增,1家公司业绩续盈,3家公司业绩扭亏,4家公司业绩略增,业绩预喜公司达到27家,占比48.21%。

5、【百强房企7月销售额增25.7%】中证报讯,克尔瑞数据显示,7月单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额9386.4亿元,同比增长25.7%;前7月,房企整体销售业绩同比增长2.7%,自年初以来累计业绩同比增长首次转正。

6、【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储备提速扩容,业内预计每年或带动有效投资20~50万亿元】新浪财经讯,多地围绕新型城镇化紧锣密鼓展开大批重点项目储备和开发,除了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外,轨道交通、城市管网、环保设施等一揽子项目建设库浮出水面。业内预计,新型城镇化每年或带动有效投资20万亿到50万亿元。面对体量巨大的建设项目,财政资金、专项企业债券、中长期信贷、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也在加速形成。

7、【中信证券:预计8月份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中期增量资金流入潜力巨大】中信证券策略团队发布研报称,预计8月份市场依然处于向上有海外扰动制约,向下有基本面和宏观流动性支撑的均衡状态中;同时,市场流动性整体保持平衡,政策宽松的共识也将重新凝聚。在经历了业绩验证和解禁高峰,以及海外因素扰动之后,预计A股在三季度末启动的下一轮上涨将更稳健、更持续。期间市场受到的任何冲击,都是入场并布局下一轮上涨的宝贵时机。中信证券预计,8月份市场流动性依然处于平衡状态,中期增量资金流入的潜力巨大。中期来看,股强债弱的局面促使投资者有动机降低固收类资产的配置。

8、【海通证券:市场短期调整结束 中期向上格局不变】海通证券策略团队发布研报称,市场短期调整已经结束,流动性+基本面双轮驱动下,市场中期向上格局不变。资金面+基本面向好决定牛市3浪趋势不变,这次调整只是事件性因素扰动导致的牛市3浪中阶段性小调整,时间和空间都不大。行业配置上,三季度随着基本面修复的趋势逐步确认,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早周期行业基本面回升更明显,值得关注;四季度则重点关注地产银行等低估值板块。

9、【证监会简化整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问答】证监会表示,为全面落实新证券法等上位法规定,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监管透明度,明确市场主体预期,释放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证监会将涉及上市公司日常监管及并购重组审核的监管问答进行清理、整合,并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四十五条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5号》(简称《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上市类第1号》(简称《监管规则适用指引》)重新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监管问答同步废止。

世界风云

1、日本央行目前预计本财政年度的平均通胀率为-0.5%,而1月份时的预期为1%。

2、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弗赖登伯格:维多利亚州封锁行动对经济的影响将更大。

3、美联储卡什卡利:高水平的美国债务不是一个问题,因为美国不需要通过向海外借款来弥补赤字。

4、法国欧洲事务副部长Clement Beaune:法国将推动对法治制裁,这是欧盟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

大行研报 

1、国信证券:看存货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季度国内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增速或达到10%以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二季度国内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对实际GDP同比的拉动分别为-2.35、5.01个百分点。考虑到最终消费在GDP中的占比约为50%-60%,资本形成总额占比约为40%-50%,按此估计,二季度最终消费不变价金额同比落在[-4.70%,-3.92%]之间,资本形成总额不变价金额同比落在[10.02%,12.53%]之间。二季度国内资本形成总额不变价金额同比大概率已经超越了10%。

二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增速明显上升并非源于存货增加

二季度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仅约为3.6%,考虑到二季度PPI同比约为-3.3%,二季度剔除价格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实际同比可能在7%左右,按此估计,二季度国内资本形成总额不变价金额同比大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实际同比的幅度仍超过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相关,与存货变动无关,因此有可能因为二季度存货变动对经济增长构成了极大的贡献从而推高了资本形成总额不变价金额同比,但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考察,基本否决了这种可能性,即二季度国内资本形成总额同比的大幅抬升并非源于存货增加,应该全部是来自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增速的明显上行。

首先,从经济逻辑上来讲,存货可以看作市场交易成本中的一份子,因为存货增加需要企业付出额外的资金成本、仓储成本、管理人员成本等等,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其中也包括了存货,我们看到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存货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确实是越来越小的。2019年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存货增加占比已降至1.5%,因此要抬升资本形成总额同比1个百分点,需要存货增加同比上升幅度高达60个百分点以上,二季度在疫情逐渐消退后还有这种幅度的交易成本抬升是很难以想象的。

其次,我们看到二季度工业品存货、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均较一季度大幅下降,2020年二季度中国仓储指数期末库存同比较一季度亦明显回落,这些指标表明二季度存货增加同比增速更应该是明显下降而不是大幅上升。

资本形成总额同比超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现象未来或延续

2017年起,国内资本形成总额实际同比增速就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实际同比,2017、2018、2019年国内资本形成总额实际同比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实际同比的幅度分别为4.7、6.0、1.7个百分点,而2017-2019年存货增加同比分别为19.0%、-8.9%、-24.4%,持续回落,不构成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向上的支撑力量。

2020年二季度国内资本形成总额不变价同比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实际同比并非特殊情形,而是2017年以来一直在发生的事情,很可能是对国内新旧动能切换的一种反映,未来这种状况或继续延续。

2、华泰证券:构建双循环体系,迎接证券化时代

核心观点

打造“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是推动未来经济转型的核心支柱,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是构建双循环体系的枢纽平台。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融资体系的转型来实现,通过产业资本证券化、社会财富金融化来构建内部循环,以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贯通外部循环,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互联互通。我们判断资本市场引导新旧增长动能转移,也通过产业升级得以反哺,是打造双循环体系的核心催化剂,优质金融企业有望受益于体系建设下的发展机遇。

趋势:企业资产证券化,社会财富金融化

我们认为产业升级需要融资体系变革和资产证券化,居民财富入市与产业、市场形成正向循环。国家大力支持新产业发展,新经济产业将接力发挥经济引擎功能。资本市场与新经济互为促进,利于打通新经济崛起全流程链条,创新产业发展反哺资本市场。中国居民财富体量庞大,我们认为宏观环境从房地产周期切换至资本市场周期,持续加强股票资产配置力度是国内循环畅通的基础。我们认为居民财富主要借专业机构进入资本市场,理财、基金、养老资金和保险均为重要渠道。参考美国1990年代的经验,产业升级伴随证券化程度快速提升,居民财富与资本市场形成了良好互动。

制度跨越,以变革重塑市场生态

我们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企业成长周期相匹配,是对接全方位投融资需求的有效形式。转板机制对完善多层次分明市场体系、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基础板块活跃度、助力企业成长及产业布局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包容通达的发行制度、透明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机动灵活的交易制度、严格谨慎的退市制度是多层次市场稳健运行、投融资双方良性循环根基所在。我国监管层自上而下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新《证券法》、金融委会议、《要素市场化》明确改革方向,创业板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债权融资、新三板优化改革多点开花,政策优化力度和落地节奏空前。

博采众长,以开放拥抱外部循环

我们认为以更大力度对外开放贯通外部循环,是促进经济稳健增长、产业良性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度接轨,打造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市场化运作机制,同时多领域对外开放提速,丰富的市场主体强化鲶鱼效应,步入高阶竞争,结合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来构建健康的资本市场新生态。此外通过账户开放,深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互联互通。外资额度逐步松绑下,主动与被动资金加速跑步入场,也在多地资本市场贯通后实现双向流动。此外国际化期货品种扩容也有望深化人民币国际化,通过成功经验的不断复制打造世界高水平开放试验区。

风险提示:外需下行压力过大,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改革推进速率慢于预期;大国博弈向科技、政治等多领域扩散的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