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的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报分析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5喜欢:3

作者:老杨观天下

2024年,终究是光伏企业的生死劫。

当所有光伏企业忙于思考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当所有企业在为如何包装业绩发愁之际?

当所有企业在为如何才能够维持股价不崩盘而发愁之际?

在所有企业如何做市值管理而发愁之际?

通威做了一件让所有光伏同行和投资者“大跌眼镜”的事情。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通威直接一把梭哈,把63亿人民币直接归零。

另外,为了兑现30%分红的承诺,每股分红0.9元。

再另外,准备了40亿现金,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

通威左手拿刀,右手拿枪,准备应对“打土豪”,“分田地”的一帮匪徒。

通威反其道而行之,一季度竟让还小亏一点,确实让普通投资者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通威的酒葫芦卖的什么药?

2022年一季度通威盈利80多亿,2024年一季度亏了8个亿,堪称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看到2023年资产大规模折旧,计提,减值,总计把利润抹掉了63亿,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用火车来运输,一个车厢的百元大钞没有了。

对于通威今年的年报和一季度报我一直很忐忑,不像2022年,我基本预测准确,还写了一封家书,对通威分红做了建议,结果没想到的是,全盘采纳我的建议。

自此,我认为通威董事会还是从普通投资者角度去考虑问题。

今年,面对做空机构利用通威增持的窗口期大肆做空通威股票,我给董事会提出几点建议,董事会基本采纳我的建议,唯一变通的是回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不是注销股票。

感觉通威在小刘的领导下,延续了通威传统,倾听投资者建议,能够从公司利益出发,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者。

简单总结一下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报。

和我预计的有点偏差,我预计把四季度的40亿净利润全部用于折旧,计提,减值,三季度报是163亿,没想到,通威一把梭哈,把20多G “P”型电池片全部减值了,加上存货和资产减值,全年减值63亿。

这大大超乎我的想象。

其他的经营目标和业绩分析我就不写了,全网都是同样的东西,省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写点有用的东西

通威为何会如此大规模的减值,计提,折旧?

通常挣钱的企业会在业绩高光时刻,会对资产进行减值处理,一方面为了今后利润不好的时候,每年的折旧少了,利润就高了,这样可以调节利润周期,还可以做税收筹划。

减值只要合情合理,税收主管部门是允许的。

举个例子,

通威的硅料投资是重资产,假如硅料固定资产是300亿,通威可以通过减值处理,把硅料资产通过减值的办法,直接减值掉150亿,变成了150亿固定资产,如果硅料资产按照10年折旧周期,那么减值前300亿硅料资产每年折旧就需要30亿,再每年递减一些,减值后,150亿硅料资产只需要15亿折旧费用,同样100亿净利润的情况下,减值前和减值后相差15亿的净利润。

税收筹划的结果

由于当期减值了150亿,净利润减少了150亿,按照企业所得税15%计算,就少交了22.5亿企业所得税。

计提就好理解了

就是为了调节利润,税收筹划的作用。

很简单,如果现在通威的硅料已经是接近成本线了,其他硅料企业都裸奔,通威对硅料和组件进行计提价格损失,硅料和组件在二季度大概率上涨,只要硅料和组件价格上涨,这部分计提就要冲回,会增加二季度的净利润。

税收筹划的作用也一样,利润少了,企业所得税自然就少交了。

还有一个作用是为公司提供了现金流,本来这部分资金是要交税的,交税以后,流动资金必然减少,不交税,现金流还在公司运转,为公司提供了流动性。

计提是常规化操作,只是延期交税,延缓交税,平缓交税而已。

折旧是按照会计准则实行的,不能随便折旧,除非国家有特殊税收政策。

三年疫情期间,国家出台加速折旧的政策,就是为企业提供现金流,为企业减负。

判断一个企业是否造假?

首先看资产是不是真实?是不是公允?

同样的20万吨硅料生产线,通威只花了90亿,单万吨投资4.5亿,全部可以生产N型硅料,其他的企业同样的20万吨硅料生产线,在同样的时间内建设,花了120亿,还不能生产N型硅料。

同样的产能,同时期建设,这两种价格明显不公允,大股东很可能通过非关联方把30亿通过其他会计明目倒腾到自己腰包。

一样的产能,同样的时间,投资成本多了30亿,还不能生产N型硅料,这样,势必导致每吨硅料的折旧成本不一样,生产的硅料品质不一样,价格更低,回报周期更长,没有任何比较优势,碰到行业波谷期,很容易被淘汰。

有的光伏企业为了做市值管理,从来不对资产进行减值,只会对存货进行大规模计提,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玩数字概念,玩同比,环比,把当期业绩做低,下期增长就好看了。

其实,公司一大堆破铜烂铁,还在报表里面,一个亿的价值,资产表显示10亿,有的更过分,连破铜烂铁都没有,报表上显示,还有20亿资产。

国九条以后,证券会会加大飞行检查的比例,这些企业大概率危险了。

其次看存货数量是否真实?是否合理?

光伏企业从工业硅开始,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都可以理解为存货,除组件外,可以记账为原材料,组件可以记账为成品。

存货要流转,要出入库,每天会发生变化,如果刻意造假,非常简单,一车进去,一车出来,循环几次就可以了,至于交易对象,那就找大股东控制下的非关联企业配合一下即可。

举个例子

通威库存显示,仓库里有10G组件库存,其实,通威仓库里只有5G组件库存,无形当中,通过非关联企业,多出来虚拟的5G组件库存,永远在库存周转中,如果证券会不搞飞行检查,中介机构一般也不会较真,盘点操作起来难度也很大,况且如果机构不听话,就换机构,就换人,很多时候,中介机构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分就算了,在核查报告上面签字画押,拿钱办事。

再次看应收账款是否真实?是否合理?

举个例子

有的光伏企业做了300亿营业收入,应收账款会300亿,有时候这样的报表没法理解,都是赊账生意?还是全部是坏账?

如果所有的产品都是赊销,意味着产品就是附加值低,质量差,没人要,只有赊销。

还有一种理解是,公司只有一个大客户,欠了300亿一分不给,直接当做坏账处理了。

和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就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比例是否合理?

把客户穿透,抽茧剥丝,直接找到源头,看交易对手是谁?是不是刻意做假生意?利润率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是不是为了业绩而造假?

还有,看现金流量表是否真实?利润率是否和同行业对比有没有太大差异?坏账准备是否符合行业特征?金融机构存款是否真实有效?

现金流量表反映一个企业经营的真实数据,要判断其合理性。

利润率是否和行业大致相同,差异的原因是否逻辑成立?

坏账准备是否和行业特征相吻合?是否真实性存疑?

金融机构存款是否真实有效?

上市公司造假的方法太多了,相信,国九条后,一大批企业准备要裸奔脱裤子了。

弄虚作假毕竟长久不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通威的资产主要问题是做的过实,有可能属于实中求虚,100个亿的账面资产,实际资产有200亿。

通威连续三年,已经大规模折旧,计提,减值了150亿账面资产,已经不符合目前硅料行业的典型特征,重资产企业,和光伏非硅料龙头企业相比,资产相当,已经不符合行业资产特征。

侧面说明,通威的资产过于实在。

有的资产主动缩水,有的资产还在,资产负债表上已经没有这笔资产,就是为了应对暴利时代结束,净利润回归正常的常态化挑战。

即使通威和同行业差不多的利润,通威也会因为总固定资产减少,每年的折旧费减少,从而净利润比同行业更高。

哪些企业会造假?

一般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会造假,造假的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

既然是行业龙头,存活下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能够活下去,就能够吃到行业周期带来的红利,也就没有做假的冲动和动力。

确实挣不到钱💰的企业,由于长期挣不到钱,通过造假上市的,本来就是来卖公司的,说谎了一次,也就不在乎说多少次谎了,等减持差不多,就直接ST,后面就不装了,直到退市。

还有一种是为了融资,为了减持,配合做市值管理,把公司卖一个好价格,就把营业数据和净利润吹泡泡,等完成目标后,业绩翻脸,回到正常状态,收益大于造假成本,就算是成功了。

还有一种是直接吹泡泡上市,属于从上市之初就玩造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来股市圈钱的,套现的。

通威在布三年后的棋。

通威的员工持股计划延期两年,到2026年2月份结束。

这次拟回购的员工持股计划36个月必须用完,如果不用完,就直接注销股票。

结合上述情况分析,通威大概率会在2027年4月30日之前处理这三期员工持股计划。

从今年一季度业绩亏损来看,是通威刻意而为之,毕竟基数越低,员工激励目标达成可能性更大,大概率二季度业绩也会一般般,三季度会开始好转,到明年硅料结束内卷,业绩开始爆发,员工持股计划也可以顺利兑现。

看来,这次通威年报和一季度报都是为了员工持股计划可以顺利兑现而布的局,就是为了在三年内兑现这些收益。

老刘真的是老江湖,我持股已经四年,还要让我持股三年,堪称八年抗战了。

通威这只股票上挣钱,真的太难了,赔了青春不说,还要让我每天猜你下一步该干吗?

老刘,你够“狠”的!

作者:老杨观天下
链接:
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全部讨论

硅料价格在4万持续3-4年,很多问题就会暴露

文中关于资产折旧与减值的讲解有一定道理,大全的折旧就少,折旧年限更长,每年没有减值计提。我也是坚定的持有通威!

06-02 21:12

减值并不影响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