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为什么要“内卷”?(系列二)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3

作者:老杨观天下

有几位粉丝多次抱怨我的文章又长又臭,能不能改一下文风?能不能把文章写到100字以内?能不能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能不能直指人心,敲骨震髓,直击灵魂?能不能提高文章得可读性和幽默感?
典型的既要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的逻辑。

快餐文化,一目百行,寻找感官刺激。
快餐文化下的理论文章,生存岌岌可危,我也要顺应历史大势,尽量和历史大势靠拢。
我今天尝试做一些改变,尽量满足粉丝的部分要求。
光伏为何“内卷”百问之11问

8、硅料行业是光伏行业的珠穆朗玛峰
面粉的价格决定了面包的价格,硅料的价格决定了组件的价格,通威把硅料从几百万元一吨降到目前的4万元一吨,把硅料占组件成本90%以上降到目前的15%左右,极大的降低了组件成本,从而降低了光伏的度电成本。
相比硅料的成本控制,硅料的品质才是光伏行业的掌上明珠
到目前为止,敢公开宣传硅料品质达到11个9的只有通威。
通威保山二期20万吨硅料项目一次性点火成功。


通威官网链接
网页链接
吹牛逼不犯法,但是,敢公开吹牛逼的也只有通威了。
控制硅料成本可以通过偷工减料来实现,但是硅料品质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问题不是简单造假就可以的,哪是要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这就可以理解,主要光伏龙头企业隆基,天合,晶科,京运通纷纷和通威合作硅料项目,解决硅料产业链安全的问题,而不是单独自己干硅料。
光伏历史上的赛维,尚德都是被硅料给干死的,可见生产高品质硅料的难度有多大?
蹭热度,搭顺风车,投机取巧的硅料企业只能是短期行为,兔子尾巴终究长不了。

9、通威为何要在HJT路线上突破?
电池片是光伏行业仅次于硅料的一个环节,很多光伏龙头企业就是在选择电池路线上面栽了跟头。
电池片的投资强度大,技术迭代快,可能电池片产线没建完,整个电池片路线发生改变,导致整个投资打水漂。
光伏目前所有的电池片路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银,银是稀有金属,世界上银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使用银的成本很高,光伏如果需要大规模快速发展,就需要找到一条更加省钱,金属储量更加丰富的金属来替代。
铜的金属属性和银相差不大,各种主要金属世界储量情况如下:
全世界铜、铁、金、银储量的大致情况 - 铜:全球铜矿储量约为8700万吨,主要分布在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等地,其中智利的铜储量最大。 - 铁:全球铁矿储量约为1.5万亿吨,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地,其中澳大利亚的铁矿储量最大。 - 金:全球金矿储量约为6.2万吨,主要分布在南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 - 银:全球银矿储量约为6.3万吨,主要分布在秘鲁、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波兰等地。
铜的储量是银的储量1380倍,价格是银的百分之一。
要大规模发展光伏,用铜替代银是光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必由之路。
光伏电站长达25年的使用时间,即使银回收循环利用,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银是国家战略、战备资源,需要用在附加值更高的领域。
10、通威是HJT技术的潜行者
通威的HJT路线就是“无银时代”,通威彻底用铜替代银,用双面微晶,铜互联等技术达到和银一样的效果。
根据通威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


通威官网链接
网页链接
4月29日,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宣布,经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TÜV南德测试,通威自主研发的高效异质结组件在2384*1303mm标准尺寸下,组件最高输出功率达到762.79W,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4.56%,再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纪录。
自2023年以来,通威已先后7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世界纪录。

通威在铜替代银,铜互联,双面微晶等技术的全面运用。
4月26日,以异质结为研发主要方向之一的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首批工艺设备进场,作为培育光伏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全球创新研发中心的建立落成,标志着通威将持续引领光伏行业前沿技术发展。
通威提前布局HJT,预留60G电池片缺口给HJT。
从目前通威规划的电池片产能可以看出,TOPCON到2024年年底达到100G,2025年大概率布局HJT路线,并形成下一代电池片的领先位置。
初步预计,未来三年,HJT和钙钛矿叠瓦,会成为后续光伏企业大规模商用的主流。
11、通威为何在HJT路线上面重金投入?
搞研发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苦差事,有可能成功,大概率失败。
为何光伏龙头企业都不干,偏偏通威要干HJT?
如果从安全性,投资性,实用性角度来看,通威应该在TOPCON方向提前发力,也不至于让晶科弯道超车。
毕竟,通威的电池片领域一直保持行业龙头位置。
通威同时发展TOPCON 和HJT,是为了国运,格局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战略误判?

我想两者兼而有之

如果抛开TOPCON不干,通威不仅失去电池片龙头地位,还将失去组件的优势,毕竟,电池片的外售可以创造利润,贴补组件,从而形成组件的绝对竞争力。
如果不干通威的HJT,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将永远无人去碰,国家战略也无法实现。
所以,通威宁愿冒着失去电池片行业龙头位置的风险,一边干TOPCON,一边干HJT,两线作战,迎难而上。
通威是为国分忧,为国担当的企业,光伏企业也就是通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威干了央国企应该干的事情。
今天就到这里了,后续请看下一回。

作者:老杨观天下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全部讨论

05-04 17:28

敲骨震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