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待收割的韭菜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1
严重怀疑你就是内部人士。

热门回复

高送转都是数字游戏吧,期待这个,说明没看懂行业?
为什么市场给予光伏低估值,还是基于光伏这个门槛
差异化在哪里?

那么就算今年硅料跌破10万,随便加上电池80亿利润,也有200亿以上,也就不到10PE
到底是市场错了?还是仅仅是不做市值管理原因?
光伏太卷了,你要说硅料过剩,晶澳还准备巨幅投资,LJ好不容易挣了几百亿,又得砸进去,现金流都是假得吧?
这个行业很大,国内仅仅才到2%得占比,可致命的是7成的产能还是需要欧美市场。
通威确实是唯一赚到真金白银的。这么低的估值,公司也没反应。
市场错了?[大笑]

预计2022年,电池的利润有多少,今年预计多少?

我很看好通威,未来3-5年必是万亿市值公司,从你这里了解了很多深入的信息,奈何米少。[哭泣]

高送转的好处是把股价单价降下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对于成长性的企业,高送转是利好,大概率会填权。光伏平价以后,光伏行业目前的技术进步遇到瓶颈,只能在规模和一体化方面降低成本,从组件的成本来看,TW的综合成本是组件行业最低的,相较其他组件企业有至少0.2元以上的差距优势,这就是差异化,技术和管理的优势转化成成本之后就是体现在单位成本上,这就是光伏的差异化。

TW成为组件的龙头才是市值大逆转的开始,一季度业绩预告后,股价应该会有所反映,如果后续出台高送转,高分配TW的股价应该会有新的突破。

TW一体化以后,利润主要体现在组件上面,如果单纯按照电池片外售来说,单瓦在0.1元利润以上,TW自有产能102G,按照80%的产量来算利润,大概在80亿左右。去年电池片利润在40亿左右。

迟早有机会的

我是一个小散,普通投资者,人很难挣到认知以外的钱,即使拥有,也是短暂的,TW是未来光伏真正的王者,这是圈内人士的普遍共识,至于资本估值,那是另外一套体系,价值和价格会偏离,但是不会脱钩,这就是上上下下坐电梯而不离不弃的根本原因。船只要方向对了,短期的风浪只会耽误一点时间,最终会到达目的地,耽误三五年时间,我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