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退市的投教意义:非标估值与交易价格之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0

@今日话题 本周一,嘉实元和终止上市。

在元和最后谢幕的时候,它还成就了一次投资者教育机会。机会伴随着争议而来,争议的焦点为:持有人实际到手的钱,相比基金停牌前最后交易日的资产估值“少”了约12亿元。

真的少了吗?解开这个“误会”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嘉实元和是公募基金行业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的首单,即它投资的是非标产品。非标在场外市场交易,场外市场的流动性与沪深交易所是无法比拟。那么,最终的交易价格相比最后交易日的参考净值出现一定出入,其实也很好理解。

换个角度来看,即便嘉实元和持有一家上市公司50亿市值的股权,它想要在短期内减持完毕,为避免冲击成本,可能会选择大宗交易平台卖出。那么,交易价格完全有可能与收盘价不一致。

事件追溯

嘉实元和,全称为嘉实元和直投封闭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它是中国公募基金历史上投资非上市股权的创新产品。

嘉实元和投资的非上市公司为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成品油、天然气、燃料油等石油产品的储运、零售、直分销,非油品业务的开发经营(如便利店、汽车服务等)。

2014年2月,中石化于启动油品销售业务改革重组工作,提出从油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的重组也被提升了日程。

2014年9月,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增资协议,后者以合计1070.94亿元认购股权。增资后,25家合计持有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29.99%股权,母公司中石化持有另外的70.01%。嘉实基金就是25家中的一家,当时它发行成立了嘉实元和,募资100亿元,采取封闭运作,50%投资于中石化销售公司股权,另外50%投资于固定收益市场,并于2015年3月16日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当时,很多人预测,在5年封闭期间,中国石化销售公司会完成IPO。可惜的是,直至嘉实元和谢幕,大家也没有等到这一刻。

产品焦点

嘉实元和成立于2014 年9月29日,其基金合同规定:基金存续期限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存续期限为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5年。也就是2019年9月29日前基金要完成所有退市准备工作。退市就要卖股权。

由于中石化销售公司迟迟未能上市,到期前嘉实元和只得将股权转让变现,并于2019年8月13日至2019年8月14日对资产进行了清算;8月27日嘉实基金发布“清算资金发放”公告,嘉实元和每份基金份额可获分配清算资金为人民币 1.00552元;9月3日向基金份额持有人发送清算后的资金。

有意思的是,7月4日嘉实元和开始停牌,停牌前的单位基金参考净值为1.1546元。

接着,元和停牌期间完成了一次分红,10份分现金红利0.2578元。如果用1.1546的参考净值减去一份现金价格红利0.02578元,得到彼时的基金参考净值为1.12882元。

此时,问题就出现了。一份基金份额最终实际价格为1.00552元,比刚分红的基金参考净值1.12882元,“少”了0.1233元,可就是这样简单的加减法,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非上市股权价值判断。

天相投顾贾志称,嘉实元和采用的是最近市场交易价格法,并参考可比公司市净率方法进行估值并披露净值。这个估值更多反映目标公司股权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真正的价值由股权转让时的交易价格来确定。问题出在投资人还是对该基金产品的净值估算方法没有理解,由于嘉实元和投资的是非上市公司股权,股权估值不等于实际价值。

资管君看来,两个数据出现偏离是正常的。嘉实元和所投资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即非标资产,在场外市场交易。场外市场的流动性与沪深交易所二级市场是无法比拟的,最终的成交价格与持有期间的估值会产生一定的偏离。

其实,即便持有的是上市公司股权,也存在交易价格与收盘价格不一致的可能性。想想,一只基金短期要清空持有单一重仓股50亿元的市值,直接在A股交易时段二级市场卖出很容易产生冲击成本。当然也可以选择在A股市场收盘后,在大宗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而交易价格相对收盘价可能是折价的。

结局或许还是圆满的

嘉实元和虽未能等到中石化销售公司IPO,还是为投资者实现了保值增值。

1)、2019年7月3日,嘉实元和在二级市场上最后交易的收盘价为0.967元。8月27日,嘉实元和公告的清算价格为1.005元。以此测算,一个多月,二级市场的持有者额外收获了3.93%的收益。

2)、对于初始基金持有者来说,长期持有,累计17.07%的收益。华宝证券称,基金成立以来单位份额累计分红金额为0.16518元,假设基金发行时按初始1元价格参与并持有至到期清算,则单位份额累计收益为0.16518+1.00552-1=0.1707元,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3.2%。

3)、按照基金契约,嘉实元和的管理费收取按照中石化销售公司权益成本和估值价孰低来收取,即始终按照50亿元的成本来收取管理费。

元和的面世与谢幕,是基金行业21年间所做的一次勇气的尝试,未来基金业还将迎来更多的创新与机遇,也有可能迎来更多的挑战。可以肯定的是,基金行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广阔。

全部讨论

2019-09-11 11:51

很简单,公开挂出来拍卖股权,是多少就是多少,利益输送还被说的如此清新

2019-09-11 01:35

两个字还自动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