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juli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喜欢:0
有几个小问题想跟笔盒兄探讨:10-Layer Multilayer Cycle Life那个图,写着Cathode Loading 3.1mAh/cm2,乘以10层,每层70x85 mm,这样算下来这个10层的结构容量大约是1.8Ah。Solid power招股说明书写着2020年已经在车企测试了2Ah的单元,这么看QS在商业化上还是要慢于Solid power大约1年。不知理解的对否,请笔盒兄指点[心心]

热门回复

2021-08-11 16:45

还是4680大圆柱电池靠谱,最新三元技术应用

2021-08-11 16:02

锂金属负极的技术路线,目前看下来商业化的进度比硅负极要慢,日本那边也有不少硫化物技术路线的固态电池在出3Ah左右的样品。Solid Power的隔膜基于硫化物,走硅负极路线也可以理解,要搭配锂金属的话还需要Solid Power做更多的研究或者拿更多的数据。

我的想法是,是不是把Solid power和QS都配置了比较好?

怎么配置我就不说了,不过关于硅/墨负极,首先纯硅负极还未能落地,但是渗硅大概20-30%的石墨负极应该比较快能上市,但是对性能没有质的飞跃的影响,这方面特斯拉应该走在前面。硫化物隔膜有一些天生的缺陷,单体电芯性能还远没有靠谱的,大规模制造也有一定的苛刻条件。QS陶瓷隔膜已经在走出实验室了。
全世界的实验室里大把循环寿命100-200的技术路线,但是很少有满足车用的800个循环电池寿命还能保持80%的要求。

有歧义,“Solid power只是向外界展示了锂金属阳极的制造技术可以达到20多层”,修改为:“Solid power只是向外界展示了锂金属阳极的电芯制造技术可以达到20多层”

Solid power只是向外界展示了锂金属阳极的制造技术可以达到20多层,但其实Solid power的锂金属阳极的电芯原型还远远未成功,甚至可以说已经基本失败,目前主要转向研究加硅的石墨阳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