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阅读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5

最近跟一个家长讨论阅读的事情,言不尽意,再来梳理一下。

一.小学生阅读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是两个:惯性与阈值。

惯性建立阅读的瘾性,习惯于从阅读中获得愉悦,习惯于用阅读打发时间。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便获得了对当前“娱乐至死”环境的初步抗体。

阈值提高阅读的快感门槛,吃惯了佳肴,对于低劣的精神食粮便可能无法下咽。一个经常听古典音乐的人,可能对口水歌便不是很有感觉。

惯性+阈值,两者合在一起,将形成强大的母语生长力。

拥有这样的母语生长力,语韵敏感度、文字操控力、分析提炼力等等,稍加投入便可四两拨千斤地获得,他们不应作为阅读的核心目标。


二.形成惯性与阈值的办法,是高质量*高饱和度。

1。高质量=吸引力*审美品质。

1)吸引力是建立惯性的根本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吸引力既来自读本的内容,也来自推动阅读的方式。

要特别避免出于急功近利,以无趣的内容、以痛苦的方式,压迫孩子阅读,从而透支其阅读热情,产生对阅读的排斥。

读本的吸引力,可通过豆瓣评分+小花生打卡人数+小花生读者分布来评估。

小花生(xiaohuasheng.cn)是一个家庭教育经验交流社区。很多家庭在上面记录孩子的读书进度。小花生上的打卡人数,可以代表一本书在孩子或家长中的热度。小花生图书资料里的读者分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该书是否匹配孩子的年龄,这个信息比电商平台上的品种分类要准确得多。

2)审美品质可通过豆瓣评分来过滤。

观察小花生上的热门品种时,可以发现一些热度很高的品种,豆瓣评分不高。观察各种来源的书单时,也有同样的问题,一些来自名校、名人、官方的书单,某些推荐品种的豆瓣评分也不高。对于豆瓣评分不高的品种,最好谨慎地检查,确保其不会避免降低孩子的阅读审美阈值,也不会降低孩子从阅读感受到的吸引力。

遗憾的是,豆瓣评分对于较早前出版的品种比较可靠,对于近期出版的新品种可能出现评分人数不足,导致评分不够客观或者没有评分。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充分理由,不如放弃。

2.高饱和度是改变阅读时间的感知阈值

惯性脱离了量的衡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讨论惯性时,重点是对惯性的定量。

每次读一点点,不能算惯性。每天狠狠读一把才过瘾,或者随时可以长长读一大把才过瘾,这才是惯性。

因此,高饱和度就是改变对阅读时间的感知阈值。每次在读本吸引力下(这是前提)的阅读时间,要足够长,中间尽量不打断,使得孩子习惯于较长时间的阅读。

长时间的深度阅读,使孩子获得充分的精神快感,逐步建立阅读就是长时间、长时间阅读真快乐的认知。

总结:
1.小学生阅读的核心目标:建立惯性与阈值
2.惯性与阈值=吸引力*审美品质*高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