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12回复:86喜欢:75
想咨询下,农村出路在哪里?
今天元旦回农村逛了下,发现真的是触目惊心。以前的绿水青山没有了,以前可以钓鱼洗澡的小溪,变成臭水沟。然后土地上荒草丛生无人耕种。一到晚上整个村里一片死气沉沉的模样。问了在家的母亲,为什么土地都没有人种植,她说年轻人都跑外面了,在村里的都是些老人,哪里有力气去种,最多也就种一些青菜之类的。
大城市的发展,就都不注重下农村的发展?真的很可怕,触目惊心,不是只言片语可以形容的

全部讨论

农村的出路很简单:减少农民数量。
所谓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字:穷。
那为什么穷?
1、市场规模。通常来说,大部分发达国家,农业产值占GDP的比例,都在5%以下,中国2018年的比例大概在7-8%。这个比例应该还会持续下降。但现在中国农村常住人口数量还占总人口的40%左右。让7%的产值,供养40%的人口,无论如何是富不起来的。
2、人均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量。规模是经济效益的前提。人均1.5亩,户均5亩的耕地占有量,就是在地上绣花,也绣不出效益。至少户均耕地需要100亩以上,才会有基本的经济效益。
3、技术进步。极低的人均耕地面积,导致极不专业的农业经营,技术非常难以提升。
只有让农村常住人口(或者说职业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与农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大致相符;农村户均耕地占有面积达到基本的规模;经营规模足以支持更专业的社会分工,农民才能获得跟城市居民大致相同的收入,农村才能够在现代化程度方面追上城市。

这个方向,主要就是整个国家工业化,农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其实,现在中国农村的状况,比40年前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城乡差距在缩小而不是扩大,这个改观,都是由这个“三化”造成的。
具体到当下,还有很多政策可以加速这个三化速度:
1、取消户籍制度,把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尽可能转化成市民或者城市常住人口。
2、赋予农民的耕地、林地、宅基地完全的财产权,允许其转化、交易、抵押,使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与实际的社会分工相符,进城的农民变成市民,他们的生产资料集中到专业的农民手里。
3、条件成熟时,可以工业适度给给予农业补贴。。
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不可能有脱离工业化、城市化的“农村”出路。

2021-12-30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