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散的2016年投资小结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2016年是入市的第二年。2015年基本上是打酱油的,空仓时间很久,直到9月份开始买入股票,不想来了几次千股跌停和2016年的熔断,割了不甚明了的创业板股,当时就剩下恒瑞,复星,川投,也正因为套牢,所以2016年一直在股海中。 2016年,除了少数资金(保险,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外,大部分都投入在股市中。比较幸运的是,跑赢了CPI和定期存款(由于算得上是股市新手,且年初套牢,所以设定的目标也不高),全年收益为11.5%。 收益主要来自新股,恒瑞(12%),H ETF/HB(7%),招行(12%),食品B(25%)。 1.新股中了3只,占全年收益的一半以上。虽然都不是涨幅很大的新股,但能中就算运气好的了。 2.恒瑞一直持有并加仓多几次,没做T和减仓,占总仓位的4~5成。无他,沪市打新底仓目的。3个沪市新股大部分申购份额就是恒瑞持仓。 3.H的两个基金。买这两个基金主要是看了银行螺丝钉 的指数投资的电子书,定投了10个月,10月份看到AH指数在120左右,所以暂停了定投。看到H B波动较大,做了点网格交易,不过心理有点不过关,多次机会没抓住。比较可惜的是英国脱欧时头脑挺冷静的,而美国大选头脑一热,全部清空,收益少了4~5个点。 4.招行基本一直拿着,做了一点小T。 5.食品B.吸取了H B的教训,网格比较成功,12-29日不贪,抛完。 目前亏损的主要是川投(-10%),爱尔眼科(-12%)。前者股灾以来一直没减套,但没有恒瑞那么强势,后者最初是深市打新的(明知估值不低),本可以割小肉,但犹豫了后两次大跌套牢,看年报了。 2016年的一部分体会:不懂不买;小懂小买,摸索试错。仓位没控制好,大致应和指数成反比。 2017年期望达到10~15%的收益。一些小打算(零碎想法): 1.大仓位仍然是白马股和蓝筹股,根据统计做大概率的T来降持仓成本; 2.仓位管理调整到合理水平; 3.继续看投资方面的图书,小仓位摸索试错; 4.适时挪仓到小账号,提高打新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