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1回复:151喜欢:136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精彩讨论

小权2016-03-03 20:02

三诺有两大硬伤1,传统血糖仪竞争者甚多,鱼跃医疗,九安医疗也在做这块,还有通化东宝打造的糖尿病平台。。2,新技术替代,包括翰宇药业的血糖环,腾讯和微信结合。多年年报看,三诺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今年净利润放量原因是去年费用化高。至于它和迪安,没有任何可比性的,迪安是医疗服务平台,三诺只是器械,列入ivd分支更妥当。三诺目前最大优势是估值便宜,图形看跌无可跌,企业发展缺乏想象力,长期持有问题不大。成交量很少,大资金很难买,需要守。

菜鸟牧牛2016-03-03 15:00

三诺的血糖仪成长性确实一般了,炒此股需要想象力或者资产重组。不喜欢

全部讨论

2016-03-03 19:59

跟踪的一个标的也在观察中,该公司如果改个名我估计会更加有噱头,公司本来全名叫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挂一个三诺生物的名字现在看起来被划分到生物医药类这样的板块,估值一直没起来,现在的股价基本回到3年前了(复权),如果简称改成三诺传感,我估计早就火上天了。毕竟现在可穿戴、虚拟现实、体感操作等设备的应用及生物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体感基本都和传感系统有关。而类似之前小米入股九安医疗,估计也是看上可穿戴,信息数据源这些产业布局。所以今天九安打板我是想到这一块的。

怎么说呢,这类公司围绕健康产业打造平台闭环的预期是客观存在的,而未来大健康,人口老龄化趋势是必然,单纯在血糖检测这一块深耕,三诺应该都能吃到肥肉。

按照业绩预期,今年大概率做到2亿左右净利润,现在估值也就是PE35倍,当然,对于熊市而言,这个估值不便宜,但如果按照常规的医疗估值以及这类有噱头的朝阳产业以及丰富的并购和行业拓展预期而言,炒到50+PE应该都是家常便饭,只是看市场怎么挖掘了。毕竟现在净利润远远高于九安,但是市值相差不大。也远远比其他几个医疗器械类个股譬如理邦仪器以及戴维医疗等等的市盈率要靠谱得多,类似现在业绩比迪安诊断要好,但是迪安的市值已经达到150亿了,三诺也才70亿不到。

三诺生物我自己的预期价格区间是:按照16年2亿净利润,不考虑任何外延式并购,就医疗器械的估值状态看,PE25是一个非常舒服的价格,对应市值是50亿,对应股价是20元左右。

当前价格26,对应PE35左右,距离预期价格30%的波动。按照一季度的业绩预告,一季报出来动态PE会很快呈现出这个状态。(公司公告预计2016年1月至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963.24 万元至4954.05万元,同比增长20%至50%。单纯年化按照高值也接近2亿全年,按照过往业绩比重,1季度净利润只占全年的16~23%)


且10转3,当前价格除权后大概在20元,价格变低也有可能再次抬高底部,这个暂且可以不考虑。


当前医疗器械行业的普遍PE在60倍左右,大量还无法确认增长预期,三诺业绩增长预期比较明确,外延式拓展预期也很强烈。新股万孚生物14年净利润比不足1亿,同期三诺接近2亿,15年业绩万孚生物略低三诺,但就慢性病这一块的市场,血糖份额三诺是国产龙头老大,但市值体量上三诺现在比万孚生物市值还低,这不科学。


比价的迪安诊断15年利润不足2亿,但是当前市值达到150亿,对应PE75,而且是在三诺联合大股东已经成功收购了全球第六大血糖监测企业的前提下,市值不足70亿,三诺当前已比价低估。

低于20元的价格概率有多少?当前价位往下理论上属于主动买套阶段,但是否大规模进场资金需要市场给一个稳定的信号,既不要再像个神经病一样暴跌一气。所以现在的风险依旧是市场情绪干扰的波动风险,但对于手里有现金的人而言,既控制仓位布局,手上必须留有现金抵御不测风险。

换个角度想,如果跌到20的概率极低,个人就要看是否能承受10~20%的浮亏状态,就算再往下,也只是输掉持股时间,如果个人操作尚可,这个位置往下动态平衡仓位也有利可图,这个位置也几乎也是这几年复权后的箱体底部。但是,熊若来,多低都不算低,这个只能呵呵了,你懂的。

2016-03-03 16:55

我觉得戴维医疗今天的涨停是因为两会传出“最晚到2017将全面放开生育”,直接利好戴维医疗的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