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报中遇见报喜鸟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7回复:67喜欢:353
作者:小小辛巴
        不是什么困境好企都有能力反转,反转也往往比交易者想象的要长,那么,要怎么提前发现反转呢?
  是去市场调查产品价格回升情况还是找内部人士打听内幕?这些能做当然好,但大部分普通人是没有这种调研能力的,我也一样。很多网友问我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信息来源,我总是说没有什么特别渠道,都是来自于网上的公开渠道。网上的信息很多,真假难辨,互相矛盾,我认为没有必要过多地主观判断,比较靠谱的还是耐心地等待季报的财务数据出来后,再作评价比较好。

  (1)为什么季报研究比年报重要

  首先,一个季度的时间比较长,能够化解短期因素的干扰,减少一些见风就是雨的盲动。
  其次,现在的机构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没有耐心,经常根据一个季度的变化就做结论,看好或看坏的反应很快,如果用年报或半年报来衡量,会慢很多。  第三,企业也是在用季报说话,通常第一个季度是为全年定调,开局顺,往往全年顺;而第二季度公布的是中报,虽然只有半年,但这是对第一季度的纠偏或修正,若第一季度没做好而第二季度又没扳回的话,往往全年都没戏;而那些能够延续第一季度向好势头的,全年都会有不错表现;第三季度则是直接出结果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第四季度公布的年报往往与一季报时间接近,是成果汇报,也是新的起点,通常只是用来与次年第一季报作为比较之用,或者是配合在一起说说第二年要干的事情,除了炒炒分红,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说,一季报与半年报的研究很重要,对于把握企业全年的情况有前瞻作用,而到了三季报,只是验证年初与年中的判断而已,往往是兑现利润或发现好企进入困境的一个依据,年报则是三季报的再延伸。
  如何在季报中发现报喜鸟,相比利润增长的做法,我更为倾向于先行指标——营业收入。
(2)营业收入是财务数据的“报喜鸟”
企业有分内生性成长与外延性增长。
   内生性成长主要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控制产品成本等手段,从而提升净利润率;而外延性增长,主要是扩大产品销售,增加市场份额,从而增加收益。
  虽然内部管理很重要,但相较而言外延性增长更重要,因为内生性成长的空间是有限的,能够提升百分之二、三十就很了不起了;而外延性增长从理论上来说是空间无限的,只要有能力,可以逐渐增加市场份额,直至达到赢家通吃的垄断地位。
  营业收入代表着产品的需求、市场的份额,有些产品一旦能够占领市场,哪怕前期亏点钱也是一种销售策略,市场占领以后,可以通过控制成本,提高售价,慢慢再把利润做上去。而这一切都是以营业收入的健康表现为前提的,离开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就像无源之水,如果你连产品都卖不出去,什么控制成本、高毛利的经营手段都是空的。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而困境中的企业,营业收入更是先行指标
  困境往往表现为净利润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由于利润低,每股收益也低,可能只有一、两分,甚至是零点几分,而企业如果曾经是好企业的话,市场也不可能给出太低的市值与股价,如果用每股收益去衡量,那一定是市盈率高企的垃圾股。但买股是买未来,交易者对一只股票的定价,往往是用将来的收益来考虑的,如果将来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很高的话,那么,现在的低股价与高市盈率只是假象而已。
  而好企业为了摆脱净利润下滑或微利的困境,要么选择转型生产新产品,要么加强渠道管理和建设,不管怎么样,都是要额外付出研发与渠道费用的,这些措施必然要短期吞噬净利润,有的还需要持续投入,即使措施见效,产生了良性后果,也只能先表现为市场份额的恢复或扩大,报表上体现为营业收入增长的先行恢复,但由于投入还在持续,净利润暂时还出不来,所以,每股收益仍可能很低,照样维持高市盈率的垃圾形象。但有能力的交易者却早已听见营业收入增长这只报喜鸟的欢唱,勇敢地逢低买入,等到净利润恢复正常甚至是高增长时,市场开始热捧,而每股收益也恢复甚至提升到较高水平,这个时候市盈率就不高了,部分先知先觉的交易者却选择了离开。
(3)反转标志(营业收入增长的报喜鸟)的实证研究

  下面,以我曾经挖掘过的3只股票来进行说明:
  ①数字政通
  数字政通从2010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上半年,连续6个季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增幅都在30%上下,最高38.54%,最低22.86%;营业收入增长率也是相匹配的,增幅差不多。
  但是,到了2011年第二季时,突然出现了不良信号,净利润增幅虽然达到了29.06%,而营业收入的增幅却只有11.78%,显然落后净利润增幅很多,让人开始担心是不是虚增利润、造假粉饰报表。前面我也说过,半年报如果不理想的话,三季报往往会更差,有不少机构也预见到这点所以选择了退场。果然,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净利润增长幅度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为-12.44%,股价暴跌赶底。
  而我经过研究认为,这只股票身处智慧城市建设的好行业,行业仍在成长期,而数字政通在数字城管领域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是细分龙头,这种好企业陷入困境时,正是加大关注力度的时候。
  然后,我仔细研究了三季报,发现虽然净利润出现首次负增长,似乎是最差一季,但是它的营业收入却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增长率依然达到了32.59%,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
  考虑到这个行业仍处于成长期,暂时性的遇冷恰是介入良机,因此,我入场了。极少数听懂报喜鸟叫声的交易者也开始买入,股价提前见底。到了2012年业绩快报公布后,显示第四季度净利润增长0.44%,依然比较差,营业收入增长还不错,达到23.63%,报喜鸟仍在歌唱,股价也开始慢慢上扬。
  终于,第一季报亮丽登场,净利润增长达到109.93%,营业收入增长更是达到273.67%,报喜鸟开始引吭高歌,股价已彻底脱离底部,走出了长牛行情。
  ②理邦仪器
  理邦仪器与上例类似,只是反转时间较长而已。
  2011年第二季度,净利润负增长,为-13.62%,营业收入增速也大为下滑,只有5.8%,股价开始下滑。
  201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负增长,为-46.04%,但是营业收入却增长29.09%,股价深跌。
  敏感的交易者,开始注意报喜鸟的首次歌唱。
  而2011年第四季度,净利润负增长减缓,为-2.29%,营业收入增长8.03%,缓慢恢复,股价反弹。
  我认为该企业身处医疗器械这个好行业,是监护仪的细分龙头,素质不错,在乐观心理的作用下,没有看到营业收入恢复力度较小,过早进入。报喜鸟如果刚开始唱得比较艰难的话,可能预示着反转没有那么容易。
  到了201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恢复增长,为19.92%,但是营业收入只增长14.09%,显然恢复不是很给力。
  而2012年第二季度,净利润负增长,为10.76%,但是营业收入增长只有2.79%,不但没有纠偏,还越来越差,预示着全年都不会好。果然如此,2012年整年业绩一般,股价也越盘越低,把我给套牢。
  好不容易熬到了2013年,净利润增速依然大幅下滑,但是营业收入这只报喜鸟终于开始起飞,增幅远好于以往,股价也就开始跟着一飞冲天,让我收获翻倍利润。
  ③佳讯飞鸿
  201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为-79.95%,营业收入增幅也大不如前,只有9.91%,股价滑到最低点。
  佳讯飞鸿所处的行业是铁路调度指挥,虽然受高铁延缓建设影响,但这家企业具备高技术实力,是细分龙头,因此,它陷入高铁停建的困境后我加大了关注力度。
  201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增速依然大幅下滑,为-67.58%,营业收入增幅却大增到45.59%,听到报喜鸟的欢快鸣唱,我更加大了关注力度。
  201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速继续大幅下滑,为-83.26%,营业收入增幅暴增到127.2%,我果断进入。
  2013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增速下滑减缓,为-32.08%,营业收入也好像不给力了-5.02%,细究了一下,发现是因为2012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速达到40.4%,是当年最多的一季,基数大了,自然没有那么容易同比增长,而细看公司公告,订单仍在大幅增加,因此继续持股。
  而到了2013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大增至388.71%,营业收入增速大增至120.13%,报喜鸟与利润齐飞,股价也联袂飚涨,再度翻倍@大道至简-荣令睿 @耐力投资 @国老

全部讨论

2014-10-17 18:37

写的很好

2014-07-20 22:53

2014-07-08 02:51

真功夫,熬的住才是关键

2014-07-08 02:45

转,

2014-07-01 17:56

我还以为说的西服呢。
话说主力都是实地调研,看季报就晚了三秋了。

2014-06-30 17:35

学习,谢谢分享!

2014-06-29 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