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水务积极布局环境与ESG科技领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联合水务(603291)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水务企业,近日再次展现其行业领导者的姿态。6月11日晚间,公司公布了一项重要决策,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德申山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嘉兴翌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签署了设立上海翌昕衡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的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联合水务在环境与ESG科技领域的进一步深耕。

公告显示,上述投资基金拟定总认缴出资额为8300万元,其中德申山和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4000万元,占合伙企业份额为48.19%。上述基金存续期为自基金成立日起八(8)年,包括投资期、退出期。基金以环境和ESG科技领域内的中早期未上市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也可投资部分成熟期未上市企业。基金对被投资载体进行股权投资、以股权投资为目的的可转债投资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投资。

据悉,新设立的合伙企业将聚焦于环境与ESG相关科技创新,总投资额高达4000万元。这一战略投资不仅彰显了联合水务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也反映了公司对科技创新推动行业进步的深刻认识。

此外,公司拟通过下属香港全资子公司投资United earth4Earth Holding,投资后持有该公司50%股权。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和吸碳新材料的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此举有助于公司布局相关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并进一步探索具体应用场景,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同时,本次对外投资也是公司通过香港子公司拓展国际业务、加快国际化脚步、布局产业化投资的重要战略举措。

水润万物而生,水资源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联合水务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水处理服务,加强水资源管理并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努力让清流长伴,滋养万物,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2023年,公司污水处理量达144,185,580吨、削减污染物(以化学需氧量COD计)44,894吨。为了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联合水务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水资源浪费,积极探索水资源循环利用,2023年内再生水生产量4,994.27万吨。

此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保护环境和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2023年公司环保总投入达14,173.90万元,占营业收入12.57%。同时,公司持续从内部加强绿色环保理念宣贯,倡导绿色低碳办公,2023年全年环保培训次数22次,培训覆盖率达100%,将绿色理念贯穿经营始终。

深耕行业20余载,联合水务已经实现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产业链整合,构建起强大的水务运营体系。作为中国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度参与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水务运营降本增效和水环境治理的关键。通过增强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联合水务将继续推进智慧水务建设,以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决策支持能力,进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目前,国内水环境治理行业面临三大障碍:雨污分流不彻底、水生态系统破坏、运营难度大且成本高。为攻克这三大障碍,联合水务围绕“排口原位净化”“水生态系统生境营造”“智慧运维”三大核心进行专利研发。就在去年,联合水务旗下的科技平台公司博瑞思已经获得1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件外观设计专利、10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共25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水环境生态治理综合技术”体系,并成功获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慧水务正在成为水务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趋势下,联合水务通过参与设立专注于环境与ESG科技领域的投资基金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公司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其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这些科技创新的逐步落地,联合水务有望在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进一步巩固其在水务行业的领先地位。

据了解,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下,联合水务率先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推动孟加拉当地第一个水务项目落地,在此项目中公司与世界银行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及孟加拉Delcot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截至目前,孟加拉国达卡新城供水项目二期工程也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建设充分考虑Purbachal新城的现阶段以及未来区域发展的用水需求,设计供水能力为34万吨/日,并配套建设了高标准水质检测中心。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将为Purbachal新城的200万居民提供高质量供水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联合水务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孟加拉项目是公司“一带一路”倡议跨出的第一步,荣获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评选的《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百篇最佳实践案例》。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