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迎来业绩反转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来源丨海豚投研

编者按

北京时间5月1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4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9411.68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同比增长12%至1650.28亿元。2024财年Q4,阿里巴巴集团营收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

按具体业务看,阿里云业务的收入和盈利表现良好,增长势头明显。但是,淘宝天猫业务的调整后利润(Adj EBITA)却同比下滑了1.4%,显示出阿里在核心业务上的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

此外,海外业务、云计算、香港上市等都是此次财报的重点内容,海豚投研对每一项做了分析解读,并且给出结论:淘天正在“回神”,阿里的这一次变革可能不一样。

这两天,市场终于开始嗅到阿里的希望,公司股价也从65美元往上走到了85美元,现在,阿里终于交卷了,实际如何呢?海豚君分好坏两块,赶快一看究竟:

盼星星、盼月亮

终于盼来了双重主上市

阿里宣布,2024年8月底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转换,成为纽交所和联交所双重主上市身份公司。这可是自2019年底阿里回归香港之后,市场一直都在期待的事情。而香港也成了主上市地的主要作用就是,阿里能够进入港股通,接受南下这种更熟悉业务的资金来投资,应该有助于改善阿里持续低估的情况。

回购,是认真的!

上次财报时,公司把回购的弹药库扩充到了353亿美元(有效期2027年3月),此前阿里已宣布3月季回购了48亿美元,去年的回购额达到了125亿美元,还剩下300亿美元的回购。这就意味着这三年内,每年的回购额平均还有100亿美元。

而分红额上,3月结束的财年一共合计分红40亿美元,其中常规分红24亿美元,特别分红是16亿美元。按照这个标准,即使特别分红以后没有,接下来三年分红上,估计每年至少25亿美元。

这样在过去的一个财报中,阿里分红+回购一年就是就是125亿美元加上40亿美元,回报率高达8%;而之后三年即使不像过去一年那么高,100亿回购+25亿分红也是保底的,而当前阿里市值不到2100亿美元,对应的回报率已经达到了6%,明显超出美债收益率,这样的回报率,等待阿里进入港股通之后,很有希望吸引到国内险资等长线资金配置。

重点答题一:阿里云收入、盈利都不错

这次首尾两端都不错的,也只有阿里云了。对项目制低盈利难复制的私有云剪枝疗程进入尾声,阿里云开始有所起色,256亿元的收入对应3.4%的同比正增长,算是小超过了市场预期。而且核心公有云两位数同比,AI相关三位数同比,阿里云倒是有磨底结束的迹象。

更为重要的是,实现这个增长的同时,阿里云的利润释放反而更好了,去掉低质项目之后,即使阿里云公有云产品大幅降价,调整后的利润仍然做到了14亿元+,同比增长6%。

重点答题二:淘天勉强可以

由于现在的阿里,整体还是大象的体型,手术台上躺着,刮骨疗伤当中。如果说小有改善,这次其实可以说一下一直病怏怏的淘天业务:

剔退单(注意,已没了“仅退款”影响)的淘天GMV 和订单量3月季都做到了双位数增长,海豚君估计大概率是GMV低双位数,订单量高双位数,即使是说有之前一年同比低基数的问题,双位数的增长,对淘天而言,总算“回神了”。

不过由于淘天再入投入期,降低了变现率,实际淘天客户管理收入仅增长了5%,而这个投入不仅是对商家降低收费,也对用户增加了补贴,最终淘天调整后利润(Adj EBITA)同比下滑了1.4%。

走出预期差,这组数放出来,对于持续低迷的淘天来说是确确实实的改善。只是这个利好,经过市场的发酵,早已被充分定价,市场也已经把预期拉高了。

这次财报真正的增量信息是在盈利端:到底实现这些营收和运营目标,阿里投入了多大的代价?而对于这一真正的增量信息,阿里财报给出的答案,在海豚君看来整体是失望的,淘天业务也没有海豚君预期中的盈利停止下滑。

阿里国际,收入一大步、亏损一大步

当前阿里三大重点(国内零售、国际零售和阿里云)之一,阿里国际这个季度高基数上不掉队,做到了45%的同比增长,收入体量已超过了云业务,比市场预期的35%-40%还要高一些,但这个业务超速增长的背后是模式调整带来:4月托管模式下的Choice订单贡献占比已占到了速卖通整体的70%,速卖通开始从后台和前台全面向托管模式倾斜,带动国际零售收入同比56%的增长。

更能体现业务内生性有机增长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在托管订单占比已有70%,往上通过模式改变拉收入的空间减少之后,后续还要重点关注投入带来的订单量成长速度。

而且,由于投入加大,亏损也在加大,调整后的亏损达到了41亿元,稍超出了市场预期。在拿下汤唯、沙特球星,而且还要冠名奥运会、欧洲杯,甚至之后还会有更加知名的全球代言人要投,速卖通恐怕亏损还要加大。

不过,当前情况下,作为阿里布局赛道中几个不多还有赛道红利的业务之一,海豚君对这类前置性投入不做放大镜式苛责,更关注的是,这些投入撒下去之后,一两年内,阿里国际能不能有新生。

菜鸟:

基础设施业务跟随阿里国际高增、多亏

眼看利润就要持续转正的菜鸟,一季度伴随着国际业务加大出海投入,高举5日达,收入加速增长到30%,亏损同时放大——从上季度10亿的调整后利润,变为了13亿元多的亏损,显著差于市场预期的3.3亿元利润。当前菜鸟亏损的背后是国际业务的投入,同样不做苛责。

本地生活:增收、减亏

本地生活这个季度做到了19%的收入同比增长,增速有所加速。同时作为国际业务之外的第二大亏损王,不同于国际业务,这个业务减亏趋势还是在继续当中。22%的亏损率,同比去年的33%是在改善状态,但相比之前的三个季度其实亏损率有所加大,这个业务的亏损率也是超出市场预期的。

其他

泛娱乐和其他一箩筐的其他业务,从总数上看完全乏善可陈,尤其是泛娱乐,收入同比负增长,亏损还在加大。另外,蚂蚁去年四季度的利润从阿里分润数据上来看,应该也不太好,利润同比下滑20%+。

毛利率的超预期和经营利润率低于预期

这一高一低的背后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趋势,淘宝回归互联网之后,资产变轻的速度超过预期,但转轻不改市场竞争,营销费用上开始大量投入,走到最终的经营利润端,还是低于市场预期的。

裁裁裁!

与核心业务投投投对应的是,阿里集团整体人员还在加速裁员的状态,作为自然年旧年过,新年进的一季度,阿里猛砍接近1.5万人!而上次的裁员高峰是2022年三月季的9500人,裁员力度和速度几乎肉眼可见的加速了。但即使这样,阿里的员工数依然很高,达到了20.5万人。

从看阿里到现在,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阿里投入产出基本五年一个轮回,上一个2015-2016年启动的五年周期以资产做重为主,而从2024年开始,下一个周期应该是甩包袱、资产做轻,而目前还在资产转轻+投入期,所以报表在利润端还是非常难受。

海豚投研观点

本来阿里重启投入吓坏了投资者,毕竟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阿里一说到投入期,基本是轰隆而上、无果而终。而现在投入又开始了,但这一轮投入才进行了几个季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阿里在变,这次也许不一样。

也因为看到淘天有“回神”迹象,阿里前段时间已经从绝对低估区的65美元,回升到了85美元,也就是说最核心——淘天业务所体现的一些回暖迹象,已经被资金定价进去了一些。

这次财报真正关心的是,实现这一结果,阿里到底投入了多大的成本,是不是超高效率换来的结果?这个才是真正的边际增量信息,可惜的是,这次在利润上,阿里并没有给出很好的答卷。

不过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包括海豚君在内报了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希望。理性角度,淘天还在修补大厦底层,国际业务带着菜鸟进入投投投模式,确实不应该寄予过高希望。

接下来,国际业务和国内零售业务都还会加大投入,在这轮投入的早期,而阿里要修补的地方太多,回神恐怕还是会非常缓慢。总结起来,阿里整体还是偏孱弱的基本面+回购+双重主要上市的三线故事。这种情况下,海豚君对于当前阶段阿里的投资价值,笔者的逻辑还是没有变:

a) 阿里仍然手握接近500亿美元的净现金;

b) 85美元(2100亿美元)下,保底120亿美元+的年分红回购体量,对应的是6%的分红回购收益率,妥妥超过美债收益率。

还是那句话,即使2024年阿里仍在业绩磨底,在回购的支撑下,它的估值底部其实已经非常明确——每每当阿里掉到65-70之间,回购收益率已超过7%的时候,安全边际已经变得无比清晰。

当然,有人可能担心,加大投入之后,阿里的经营现金流会走弱(这个季度是淡季233亿元,同比下降了26%,如果接下来一个财年都是这个降幅的话,阿里全年的现金流入已经剩1400亿元了),但即使现金流转弱,一年1400亿元的经营现金流入仍然很夸张,对应,一年125亿美元的分红回购,分红回购比例也就65%(当然大多经营现金流是国内产生的,实际都转移出去做分红回购有难度)。

一句话,500亿美元的净现金+200亿美元上下的年经营现金流入,一年125亿美元的分红回购,对应6%的股东回报收益率,而基本面,在一步步的刮腐肉之后,也有活过来的迹象,阿里的投资逻辑正在悄然反转,对于今年的阿里,海豚君重点关注投资价值反转。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