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远基金创始人陈光明 最新演讲:不预测市场,当大家都认为事情已板上钉钉时,可能变化已在酝酿中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13

来源 | 投资作业本Pro

编者按

日前,睿远基金创始人陈光明在2024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投资年会上就“价值投资”发表主题演讲。

他谈到了对于A股市场今天的四大特征:一是估值更低;二是回报的来源发生变化;三是投资环境比以前好;四是做价值投资竞争不激烈。

对于如何让价值投资发挥作用?陈光明的策略有四点:一是便宜是硬道理;二是陪伴优秀企业;三是感受周期;四是不预测市场。

核心观点:

1、现在的资本市场是极度风险规避,把估值压到了这样低的水平。

中国股市目前估值水平已是在日本经历20多年泡沫崩盘后最低的估值水平。

我们的利润不会明显地负增长,只要利润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六、七倍的估值即使没有增长,静态回报率也超过10%。

2、事实上,经济在质疑中前行,尽管地产压力还存在,新房的销售下降幅度够大,消费亦有和地产脱钩的迹象,出口还是很有韧性。

3、就目前的市场看,一是估值更低.....

2013年至2014年上市时,大家都极度看好上述互联网企业,极度看不上某传统资源类公司,从后来的股价看,一个跌了22%,一个涨了10倍。当大家都认为事情已顺理成章、板上钉钉的时候,可能变化已在酝酿之中。

4、现在的情况是绝大部分人容易被宏观的主流叙事所吸引,然而,(以日美为例)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叙事逻辑往往并非如此准确。

国内市场波动较大

融资市特征大于投资市

目前国内市场的长钱还是相对欠缺,引入长期资金还任重道远。市场不确定性大。企业的内在价值容易变化,所以更容易犯错。股权文化相对不足,实现价值的保护手段相对少。

此外,国内市场波动更大,原因除了与投资者结构有关之外,还因为国内市场融资市的特征大于投资市的特征。相比之下,海外市场的分红和回购金额较大,现在国内情况已经在明显好转。

除此之外,更明显的经济基本面周期、政策周期也是导致国内市场波动大的原因之一。

宏观主流叙事未必准确

日美股市表现一般好于经济表现

现在的情况是绝大部分人容易被宏观的主流叙事所吸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叙事逻辑往往并非如此准确。

以日本为例,人们谈到日本往往比较悲观,从股票市场来看,1990年到2008年,日本股市从38000点跌到7000点,主要是估值从50倍跌到10倍。2008到2024年的上涨,主要是估值提升1倍,加上“安倍经济学”刺激下,上市公司利润增长超过1倍、股息率达到1.8%等多因素导致。

事实上,中国股市目前估值水平已是在日本经历20多年泡沫崩盘后最低的估值水平。我们的利润不会明显地负增长,只要利润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六、七倍的估值即使没有增长,静态回报率也超过10%,当然这是基于治理结构较好、没有乱花钱的情况下。

再谈谈经济增长率与股市表现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和股市表现并不是同频的,即使像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从2009年到现在GDP实际年增长1.5%,标普500指数年涨幅12.2%,还有接近2%的股息率,股市的表现好于经济表现。

当然美国也有类似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初的情景,那个时候的GDP增长明显高于现在,但1966年股市开始下跌,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创出新高,中间14年时间没有上涨。

所以千万不要被一些所谓的宏观主题叙事所吸引,然后深信不疑。

现在资本市场极度规避风险

随着时间推移价值投资会发挥作用

目前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不高,倾向于规避风险,市场上三年期、五年期定存的热销以及3年、5年的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等现象,都反映了这样的悲观预期。

如果从周期变化的角度感受,现在的资本市场是极度风险规避,把估值压到了这样低的水平。

事实上,经济在质疑中前行,尽管地产压力还存在,新房的销售下降幅度够大,消费亦有和地产脱钩的迹象,出口还是很有韧性。

总之,对于中国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挑战,股市低估值很大程度上已经反映了这样的预期。

当前海外中国资产的低估值也明显受到了中美关系的影响,但随着中国公司加大回馈股东的计划,公司本身成为自己股票的最大买家,随着时间推移,价值投资的规律就会慢慢起作用。

目前A股市场四大特征

就目前的市场看,一是估值更低。比如某互联网企业从2013年到2023年,收入从500亿增长到接近万亿,增长了20倍,股价下跌22%,PS跌了96%,直接从超级成长股的明星变成了深度价值股。

有个段子曾广泛流传:2013年至2014年上市时,大家都极度看好上述互联网企业,极度看不上某传统资源类公司,从后来的股价看,一个跌了22%,一个涨了10倍。上述例子也从侧面说明,当大家都认为事情已顺理成章、板上钉钉的时候,可能变化已在酝酿之中。

二是回报的来源变化。过去主要是成长(g),但ROE存在天花板,恶性竞争明显;现在慢慢地变成主要是PE的倒数。如果估值在六、七倍,理论上的收益即使不考虑增长也有两位数。

三是投资环境比以前好,更重视股东回报,其中包括政策的支持以及各方面的因素,当然还有再投资的机会在减少。

四是做价值投资依旧竞争不激烈,因为要改变投资人结构、引入长期资金仍然任重道远,所以留给真正做价值投资的人的空间依旧存在。

“不预测市场”,践行价值投资四大条

价值投资是基于长期视角观察,经过评估,如果价格明显低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就买入,反之则卖出,出发点是赚企业的自由现金流。

比较简单的测试是,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时,如果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交易,是否还会买入。如果通过不了这个测试,大概率不是那么纯粹的价值投资,当然,我也完全不反对那些基于均值回归的投资方法论。

比较容易混淆的是,基于基本面的趋势投资,通过宏观及微观的分析,判断基本面变化趋势,在基本面向好的时候买入,基本面变差的时候卖出。

例如2022年的某资源股,当时市场上很多投资者基于油价回落的判断卖出该公司,这非常符合基本面趋势投资的原理,但这样的投资操作不应该归为价值投资的一部分。因为若是基于其内在自由现金流分析,那个时候的股价还是在半山腰甚至在山脚下。

关于价值投资如何实践,一是牢记估值,便宜是硬道理。这里所指的估值不是指静态估值,而是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二是陪伴优秀企业。优秀企业能够创造长期价值;三是,感受周期;四是,不预测市场。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全部讨论

03-27 08:50

学习

03-26 21:28

转发陈总睿见

03-26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