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凶猛!头痛医脚非正道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3喜欢:3

红周刊 本刊特约 胡东辉

限售股解禁后的减持是长期困扰A股市场的大问题,这些股票持股成本极低,有的已是零成本,甚至是负成本,却要以极高的价格在二级市场减持,令二级市场投资者闻之色变。减持凶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近来不时听到优化减持政策之议,本以为有什么建设性的解决之道,不料却是说原来对减持的限制规定太多了,现在要给减持“松绑”,让减持更方便一些。如此本末倒置,真让人大跌眼镜。

减持与股价走势呈正相关关系

近来有媒体报道称,监管层正在对2017年以来实施的减持新规影响进行重估和研究,认为对减持的严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正常的市场行为,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市场最新变化情况,以更加市场化的形式对减持行为进行规范。减持新规虽然还没有出台,但从一些媒体的预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比如说减持是中性行为,实际减持数量往往低于计划减持数量,并称减持计划的披露及实施未明显影响股价走势。

这真是睁眼说瞎话,就举眼面前的一个例子吧,本周一,券商A公司因为巨量限售股解禁跌停,而存在减持预期的券商B公司跟跌4.51%;周二券商A公司继续跌停,券商B公司也一度跌停,收盘仍大跌7.05%。当天晚间券商A公司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当日接到共计23家限售股解禁股东致函,他们承诺短期内不减持,并将长期持有券商A公司部分股票。周三券商A公司因为这则公告缓过来了,上涨1.59%,券商B公司却还是下跌了2.43%。周四券商A公司复又下跌1.88%,券商B公司再跌2.17%。

由此可以看得很清楚,限售股的解禁减持与二级市场的股价走势呈正相关关系。券商A公司因为有巨量限售股解禁,导致股价连续两跌停。券商A公司发布公告称有23家股东短期内不减持,股价跌势缓一缓。为什么后面仍然续跌?因为减持的数量实在太大,有18.345亿股之多,占总股本的35.42%,是流通股的3.5倍。这次表示短期内不减持的23家股东持股数约占券商A公司总股本的25.14%,占此次限售股解禁数的70.98%。但是他们声称的“短期内不减持”是没有明确时间约束的,半个月、一个月都算是短期;而他们声称的将“长期持有”也打了伏笔,是长期持有“部分股票”,就是还是要减持的,只不过不是清仓式减持而已。

试试把新股的股本结构倒过来

减持就是增加二级市场股票供给,而且供给的是极其廉价的股票,好比是股价的堰塞湖溃堤,势必对二级市场形成巨大冲击。更重要的是,减持与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卖出行为具有本质的区别,二级市场投资者卖出后还会再买进,限售股减持后资金很少会再回流二级市场。这对二级市场怎么会是中性的?这不是颠倒黑白吗?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减持金额达2509亿元;2015年减持金额达5477亿元;2016年尽管行情低迷,但减持金额也有2837亿元;2017年5月“史上最严减持新规”出台,减持金额减少至1600亿元;2018年减持金额回升至18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减持金额已有1359亿元,而10月份限售股解禁规模达到3200多亿元。11月、12月还会有多少?这是多么惊人的数据。

面对这么大的减持压力,居然还有人嫌现有的减持限制规定太多,你确定没搞反了吗?限制减持确实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但现在这种情况不限制又怎么得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不好,但是如果头痛医脚、脚痛医头那就更不对了。限制减持现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至少还能缓解一下市场面临的减持压力。像券商A公司这样,发个公告,让一些股东表表态,至少能安抚一下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情绪。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改革新股发行制度,重新设计新股上市的股本结构,将现在新股流通股大大低于总股本的结构倒置,改变新股上市初期都是伪小盘股的现状。

现在新股发行数量都是只占总股本的25%,总股本4亿股以上的新股发行数量只占10%,所以新股能够高价发行。试试把这个股本结构倒过来,总股本低于4亿股的,新股流通股占总股本的70%;总股本大于4亿股的,新股流通股占总股本的60%。根据公司的募集资金需求确定新股发行数量,其余由老股按持股比例转让发行。这样新股一上市就是大盘股,不仅可以压低新股发行价,而且以后老股的减持空间也会小很多,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限售股解禁减持的问题。现在却是新股不断发行,限售股越来越多,减持没完没了,长期冲击二级市场。这个样子A股市场怎么可能会有长治久安?微信添加小韭菜好友, ID:hzkxmt 获取更多行业研究研报及市场资讯

更多投资机会请点击链接: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9-10-27 19:54

应该取消限售,刚上市就全流通还能卖出高价吗?那不得80%开盘跌破发行价啊

2019-10-27 22:49

本末倒置,正因为股价虚高,才减持凶猛。

2019-10-27 22:37

人家原始股成本和你有毛关系?你觉得贵可以不买啊?

2019-10-27 22:37

什么蠢蛋文章

2019-11-01 06:17

减持应与业绩和市值挂钩。对于业绩亏损且低于上市时市值的,减持应以1元/股+公司成立日算起7%/年的复利作价,超过部分冲抵入全体股民每年的交易费返还资金池。业绩盈利且高于上市时市值的,超过部分可先扣除市值增长的同比例后,余多部分也冲入这个交易费用返还资金池。这样起码在年底能退回一点费用让亏损累累的股民过新年

2019-10-28 10:25

从评论看,周刊作者的水平比球友们差远了。

2019-10-28 10:18

允许机构大量申购,比散户更优先的申购,就像境外股市一样,允许申购的机构与原始大股东上市即可减持,看看会是怎样的景象?
许多人会反对这么做,因为所谓申购新股的红利就没有了,甚至大股东都会说不要同意我上市就可以减持,因为这样发行价会很低,然后还可能发不出去。
为啥散户与大股东在这件事上可以这么一致?因为散户有虚幻的新股红利,大股东有上市炒高后的暴利套现。散户们的新股情结,就如买彩票的人的中奖情结一样愚不可及,然后散户们还沾沾自喜,说比买彩票好多了,不中奖不会白花2块钱。
如果跟散户们说,这新股红利谁发给你的,想过没有?散户们可能会捂住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不管是谁,反正有人发不就行了?

2019-10-28 08:22

减持松绑是正确的,投资要买那些不减持的啊,自己非要去接盘怨谁,说白了大股东减持就是太贵了,大股东也不看好,要是觉得便宜的大股东还在增持呢

2019-10-28 08:14

假装睡着的人是喊不醒的!

2019-10-27 22:56

香港为何很多不减持宁可私有化?根本原因不去关注,限制这限制那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