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价值投资的五个境界(转)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很多人说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因为这里散户多,太容易被情绪左右,总是有很极端的事情发生。

这其实是对价值投资不了解,其实越是受情绪影响大的市场,反而价值投资者获利更高,因为当一个股票便宜时,有时候价格真的低的离谱,而当它价格高时,也让人惊讶,这中间的空间其实就是价值投资者的获利空间。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价值投资不是简单的捡便宜而已,价值投资者也是分很多段位的。

价值投资的五个境界:

最初级的,就是那种只看市盈率市净率几个指标的,连不同行业的差别都不太懂,只简单的以市盈率来区分是不是高估。

比如看到有些传统行业个位数的市盈率,就觉得肯定比科技行业三十倍的市盈率要低估。

不同行业的市盈率是截然不同的,制造类行业天然就低,而科技类行业本身就高,一些行业甚至百倍市盈率都很正常。

周期类行业更奇葩,市盈率越高,反而越是底部,值得买入长期持有,反而是市盈率最低时,就得及时撤出来,这时候股价已经见顶。

原因也很简单,周期类行业市盈率高,往往是需求太弱,导致产品不断降价,库存升高,业绩也大幅滑落,这时候市盈率当然高了,等去库存去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市场需求有拐点了,产品价格上涨,业绩也大幅提升了,这时候市盈率自然最低,但股价也涨很高了。

这类投资者很容易吃亏,因为市盈率这个每个行业都不一样。

第二种是会看市盈率,也懂得区分不同行业,但不懂看股票本身的趋势,不能结合大盘来交易。

他们知道不同行业市盈率不一样,知道什么时候低估了,但只会单纯的看股票是不是低估了,没有去结合股票本身的走势。

比如海天从一百多跌到五十多,看样子也是低估了,但低估不意味着就会涨,因为海天过去一轮牛市里有了十倍的涨幅,现在即使是低估了,它还要不停的下跌。

这就是对过去的一种纠偏,股价进入下行趋势,不是轻易就能扭转,如果这时候买入,那也很危险,肯定要被套,套几年也难说。

这种想在股市赚钱也很难,只能不停的忙着解套

第三种是既懂得看估值,又懂得看趋势,对自己熟悉的行业是不是低估非常清楚,也懂得结合趋势来看股票。

当股票跌到差不多的时候,会选择开始建仓,有的是选择左侧交易,在还没有筑底前买入,有的是右侧交易,等趋势确立了再进,这两种本质上区别不大。

当股票行情来了,也懂得跟盘,到自己心理价位了就会及时卖出,获利了结。

这种其实在股市已经能够稳定盈利了,但赚的不多,因为缺乏格局和对股市真正的理解。

价值投资的第四个段位,就是对估值,趋势都了如指掌,有自己熟悉的行业。

当这些行业跌到自己的心理价位时,开始分批建仓,他们不会简单的等到估值便宜了就开始买入,比如十块钱的东西卖8块钱,他们不会动,而是至少等跌到五块,并且不会一次性买完,是在下跌过程中逐步满仓。

等到行情好了,上涨的时候,对波动也看的很淡,不会轻易操作,十块钱的东西涨到十五,他们会继续等待,至少到25才会逐渐减仓。

这本质上其实是对于股市的深刻认知,懂得趋势本身的强大,股票下跌时,不会正好跌到它的本身价值,而是非常离谱的远低于价值,上涨的时候也一样,这就是情绪的力量,只有看懂这个,才能拿走最多的利润,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这种人在A股能够有非常不错的回报,超过98%的A股投资者。

最高境界:

最后一种就是那种真正的高人,这种人很少出手,很少交易,他们有自己强大的底层逻辑,只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以内出手。

他们寻找的机会,不是普通的那种机会,往往就找两种机会,一种是成长期的行业受到重创。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行业要处于成长期,这样有了危机以后才能再次站起来,如果衰退期的行业遇到危机,很可能再也起不来了,这当然需要对行业有深刻的认知。

而成长期的行业遇到危机,就出现了捡便宜的机会,因为这时候能够以超低的价格买到一家前景很好的企业。

第二种就是走向伟大的公司,已经伟大的公司,股价已经高高在上了,但有些公司有走向伟大的苗头,这时候价格还处在合理区间,买入的话也会有足够的回报。

这也需要对行业和公司有深刻的研究才可以,当发现这种机会,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出手。

这种最顶级的价值投资者,很少会出手,当没发现足够好的机会时,可以两年三年不操作,必须要等足够好的机会出现才出手。

出手以后也会无视波动,牢牢的拿住公司,直到公司兑现了所有的成长性,然后抛掉手里的公司,等待下一个机会。

这种人属于真正的高人了,也是在股市里能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他们的回报可能已经百倍级了。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