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韭菜的成长记录--第二回 雄心壮志...志大才疏...才疏学浅...心如死灰(五)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0

第四课 人性的阴暗面-赌徒心态和修心失败

前面提到过,我预想把资金分成两半,一半想做成长股,投入了医药、新能源等,这一半后来计提了10万左右的亏损。另一半想买银行股长持吃股息,作为底仓。可是我资金到位的时间大概是在4月份,这个时间点很尴尬。刚好是中特估行情轰轰烈烈的时候,原定目标工商银行已经比22年10月的绝对底部起来了20%~30%,每天都在小碎步稳步上扬。牢记不能追涨的我,已经不敢下手了。这个时候如果我能理智一些,等分红除权之后再买四大行,其实还是有很好的介入机会。但是韭菜啊,还是一个心急的韭菜,哪里等的了那么久,总觉得钱拿在手上就耽误了自己发财的机会。

于是我决定给自己另辟蹊径,再找一个高息分红可复投的行业。大A能够分红复投的高股息行业其实也就那么几个,银行、高速、港口、移动/联通、中石油、煤炭,还有几个民营消费股。挑挑拣拣,发现由于中特估的原因,国有行、高速/港口、中石化等股价都不在低位。选来选去我觉得煤炭尚可一战,垄断特许经营,央国企,高分红(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认为行业我选的没问题,但是遗憾的是对小白来说,行业选对了,操作跟不上,一样是灾难)。

对煤炭的认知是从周期股开始的,高PE应该不是下手的时候啊,这个话最白的小白也会说,那事实往往不会这么简单,我疯狂的阅读各个煤炭大V的文章,清大、航大、壮壮、夏教授、闯大、油菜君等一众煤炭大V,都曾是我学习的对象,对于煤炭尤其是电煤逐渐趋于公共事业化,估值逐步修复的理念非常认可。

然而,理论正确、战略方向正确并不能够帮助韭菜取得最终的胜利,有人说“牛市照样有人亏钱”,对于这句话我现在有了深刻的认识,没有正确的操作来匹配战略,康庄大道一样会通往地狱。

我选择了兖矿和平煤作为主阵地,在兖矿34左右,平煤9.8元左右开始建仓,一开始想的很好,兖矿动力煤稍多,仓位建重一些,放25%左右的仓位;平煤焦煤为主,弹性大,放10%左右的仓位,长持吃股息,棒棒哒。

建仓太急,拉不开差距,见不得账户亏损,这是新手常犯的毛病,在之前的股票中我已经犯过这个错误,但没能吸取教训。这个毛病放在波动大的煤炭股,又刚好碰上6月煤炭洗盘,便成了我的灭顶之灾。

兖矿34+我便逐步把预计的仓位打满,之后兖矿开始阴跌,每跌一天我的账面亏损都让自己心惊胆战,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也算受过高等教育,生活中尚算理智清醒,从来也不会赌博,是个连个麻将、扑克都不会打的一介弱女子,居然也会像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赌上身家性命。我当时根本没有什么仓位管理的概念,见不得浮亏,总想着加仓翻盘,一路加仓直到把预留一年的生活费全都加了进去,直到场外信用卡融资了50万,这个时候兖矿已经占我总仓位40%了。可笑的是,我根本没有拉开加仓的差距,在阴跌的第三天33.5就已经弹尽粮绝。而后兖矿开始一路向南,再度阴跌一天后,放量暴跌,最后筑底在了28左右。此时我的账面亏损已经是一个我自己不敢看的数字了。

平煤的情况也差不多触目惊心,我9.8左右打满了仓位,中间分红除权后成本在8.6左右,煤炭股整体下杀之后,平煤的价格来到了7.3左右。这两样的亏损,已经让我的股票账面亏损了10%,可我是拿着我自己的全部身家+父亲一生的积蓄啊,10%对我就是锥心之痛。买股票都知道会有浮亏,我也曾经觉得自己可以无视账面亏损,毕竟我号称是来长持和收股息的,认为用五年以上的时间总能够抹平买入时巨大的价格差异。

但是我高估了自己,高估了我对自己人性和心理的把控能力。有个球友评论此时的我,我的能力配不上我的贪欲,我深以为然。此时兖矿我亏损20%+,平煤亏损10%+,回头看看当时如果真能洒脱到卸载APP半年不但不亏损,还有小赚,我也能获得稳定自己心态的成长。但是不行,我以另一种方式交了学费,获得了成长。。。

当时的自己如强迫症一般每天坐在电脑面前看着绿油油的账户发呆,那段时间在雪球上和别人讨论留下最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和鼓励自己坚持修心的话语。如果有的球友有印象的话,当时的雪球上风声鹤唳一片,太多人跳出来说煤炭药丸,强周期行业不能看着PE炒,价值毁灭了。现在想来不过是庄家操盘的手段和普罗大众炫耀智商的狂欢,其实正应该是买入的良机,或者至少做到不要放弃手中的筹码。

但是当时的我缺乏对煤炭股估值的能力,连最基本的利润底线和股息支撑煤炭股股价区间的算法都没有掌握。各个大V能稳定持股,固然是因为别人成本够低,但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手上股票的内在价值,而惊弓之鸟的我已经无法理智的思考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根本就不应该来到这个市场,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在市场存活。我开始感到焦虑,夜里无法入眠,睡一两个小时就会醒来,后来不得不借酒入睡。再然后,我就病倒了。。。看,多么脆弱。

病了三天,此时的我就走在平稳心态的钢丝绳上,禁不得一点点风吹草动,而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来了。还记得我买过的通威吗?分红除权之后我的成本在35元,占我仓位20%。此时此刻的通威也开始了下杀,短短两天杀到33的时候,我崩溃了。看着自己账户满屏幕的绿油油,蓝色的亏损数字像是在眼前放大无数倍。买通威的时候就看到有球友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而我看着高企的利润增速,觉得企业增发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通威成了危墙。

而此时看着账户的亏损,我开始了像所有清仓销户的韭菜一样线性外推,“再这样下去身家性命都要葬送在这里了。算了吧,算了吧,你根本就不适合炒股,老老实实回去上班吧,找个工作把赔掉的钱赚回来“,我认输了,清仓用自己总账户12%的亏损,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这个金额也刚好等于父亲一生从市场的所得,短短不到三个月让我全部还给了市场。

此刻我开始深深的惧怕市场,清空了所有巨额亏损的股票,仿佛那些亏掉的钱、交了的学费从来没有存在过,唯独留下了当时亏损不算多的兴业银行,占总资金的20%。(其实这个成本也不低,当时留下他完全是因为银行波动相对不会那么大,但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今天,这个重新又成了我浮亏最多的票。。。)

我颇颓废了一段时间,深夜睡不着,流着泪着给父亲写长信。回顾前半生,学业、事业、房产的投资都还曾算得上略有所得,这算是我第一次折戟沙场,损失惨重,也几乎消灭了我的所有信心。

缓过神之后,我收敛了心思,掩耳盗铃的想:阔别多年工作,先给自己正式放个假吧。然后就好好找个工作上班,先干两年把亏损赚回来再说吧。于是刷剧、看书、带孩子暑假出游,股票账户成了翻过去的那一页书,当时的我发誓不再打开,但潜意识里却总在回想,我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错在了哪里,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炒股,我要怎样才能学会?。

后来的后来,看到有个球友分享的一句话“价值投资者的悲剧往往是买早了,拿不住”我深以为然,这个阶段我曾持有并卖掉的股票有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纳思达基蛋生物华特达因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平煤股份兖矿能源,小赚大亏,总体亏损总账户的12%,

用昂贵的学费学会了几个道理:

1. 得有一个相对量化的评估方法,帮助我选股,回避不适合的票,避免价值陷阱

2. 不能为了分散而分散,深化自己对选择股票的认识,深入了解了再重仓,起码能够对内在价值有所了解,才会不会拿不住股票

3. 需要摸索一下交易体系,如何更好的分批买入,在什么时机卖出。(这个好难,我现在还是掌握的很不好:( )

当然这些道理都是后话了,当时的我抱定心思离开市场,这一时期大概有快3个月,赌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8月中下旬我按捺不住内心的蠢蠢欲动,重新回来。

全部讨论

2023-11-17 10:12

市场那么多的热点,今天数据要素,明天卫星互联网,今天炒中特估,明天炒AI产业革命,一般人是没办法追逐那么多的。你父亲花了十几年学到的经验交给你,你听而不闻,很可惜的。

2023-11-17 14:07

你的操作太频繁了,在股市里,普通人买卖不同股票太频繁的人基本都没什么好的收益。

2023-11-16 15:58

文笔不错👍
建议改行去当作家,这里不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