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目标3亿元!钟薛高不降价,经销商与市场死磕到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作者丨橘子

编审丨橘子

“至暗时刻,向光而行”——这应该是钟薛高当下的主旋律。经历了快速起飞又急转而下的发展路径,选择留下来的人觉得,“像是回到了很早之前创业时候的状态,黑暗尽处应有曙光……”

不服输

第一次看到“至暗时刻,向光而行”,是在去年12月中。它出现在“2024钟薛高全国经销商大会”的背景板上。

初看,内心多了一丝感慨,这家被“大裁员”、“跌落神坛”、“刺客”、各种官司和相关制裁笼罩的企业并没有彻底倒下……

再见这块背景板,是在前几日,钟薛高一场区域市场的招商会上。换言之,1个多月了,钟薛高的团队还在频繁地与经销商沟通,为了2024的开局。

要说“至暗时刻”,除了那些公开的、肉眼可见的“内容”。下面的一些数据或更能说明当下的钟薛高正面临着怎样的“黑暗”。

“经历了2023年,钟薛高的团队从高峰时期的1200多人变成了当下的100多人;业绩从高峰时期的年销售十多亿,到去年近7亿元;眼下,钟薛高管理层的薪资直降7成,也就是说,如果过去月薪1万,现在只拿3000元;留下来的,多是早年间与 ‘老林’一起创业过来的,这些老员工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当然,他们对这个品牌是有真感情的,所以,那种不甘心的精气神儿更明显……”一知情人士对内参君说。

外界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倒逼着钟薛高的团队做出改变。

有钟薛高内部人士透露,在大裁员的几个月里,团队确实经历了动荡和人心惶惶,外界也是各种传言。但现在,人少了大家反而没那么在意了,仿佛回到了2018-2019年的状态。没有多少钱可以花的时候,许多事情就要提前想好,去做更有性价比、更高效的事情;包括和合作方一起做事情的状态跟态度也都是更多的目标导向,而不是在钟薛高到了一定的体量,靠品牌知名度,靠钱等等……

这些,与某位经销商的感受颇为一致。首先,能参加去年12月份钟薛高那场经销商大会的、被业内称之为钟薛高的核心经销商。内参君与其中两位接触过,他们均是千万级的经销商。2022年,他们仅钟薛高一个品牌的年销售额就都超过了2000万,即便是在整个冰品市场“困难”的2023年,也都实现了1000多万的业绩。

二者的共同点是,代理钟薛高较早。不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新一线城市,均是15年以上的冰品经销商,全渠道。不仅代理钟薛高,手上也有一些其他品牌,对冰品行业的冷暖,均感知颇深。

作为那场从全国各地前往贵州参加“2024钟薛高全国经销商大会”的百余位经销商中的其中两位,他们用“打预付款”对钟薛高的2024表达了信心,其中一位,打款近300万。“其实,能去参加经销商大会,就说明对钟薛高还是有信心的,如果没信心,也不会去。”他说。

在该经销商看来,他所在的城市并不缺愿意为钟薛高买单的消费者。虽然,2023年对冰品行业里的多数经销商而言,生意盘子越大,赔的就越多;也是他做冰品生意以来,为数不多的“坏年景”。“不论是经济下行的大背景还是天气都让2023年的生意变得难做”。

而这种难,不仅仅体现在钟薛高身上。“很多一线品牌在业绩增长驱动下对经销商的频繁压库,一年销售业绩百亿级的品牌,有近4成的产品还停留在经销商的仓库里。而这些库存,到了2024年,除了会毁掉既有产品的价盘,经销商还会面临赔钱的风险。而高端冰淇淋,不论是国际大牌还是知名度较高的牌子,2023年的业绩下滑都在两位数以上……”

一定程度上,钟薛高在各种“不利”的大环境下,反倒成了行业里那个最显眼的显眼包。各种舆论危机甚嚣尘上,“年轻的队伍,在应对各种危机时,并没有很好的善后能力;再加上,伴随着诸多负面舆论、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经销商开始抛货,不断地降价、促销让价盘一乱再乱,于是,便发生了众所周知的危机……”前述一经销商说。

再创业

于如今的钟薛高团队而言,当下,无非是个再创业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要比初创业时痛苦一些。

“毕竟,这个团队经历了钟薛高一点点变好,变得更好的过程,那个过程是怀揣希望的。但如今,是从跌落的谷底一点点往上爬,面对这种时刻,他们并没有躺平或者趴下,也没有好高骛远。首先,降低预期,也就是像一个人一样,你想再次起跳,可能要先蹲下,然后才有可能再次跳跃。”前述知情人士说。

与之类似的是,钟薛高的“林老师”、林盛对前述一位经销商说,“其实,有钱的时候做企业,我们是没有经验的,确实是走了一些弯路,但没钱的时候做企业,我们特别有经验……”

据该经销商反馈,因此前钟薛高的团队分工特别明确,他对林老板的了解并不多,但在前述经销商大会上通过与核心团队的沟通,让他反倒对钟薛高的未来多了几分信心。

“首先是,不论怎么省钱、降成本,他们坚决不会砍掉品控和产品研发的费用;其次是他们的价值观——不夸大、不骗人、不作恶;你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一个团队做事儿的执着。”该经销商表示。

该经销商称,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经历的冰品公司少说也有几十家了,像钟薛高这样的团队凤毛麟角。之所以会遭遇这么大的危机,关键在于钟薛高的核心团队成员,没有一个做过线下生意。“线上,产品销售链条短,面对的几乎是单一场景;但线下不仅渠道复杂,人更复杂,千人千面不说,场景也多,他们太生了……如果钟薛高能过了眼下这一关,未来肯定不差……”

让他有信心的还有一点,钟薛高降低了今年的业绩预期——“他们打算减产、2024年就做3个亿的生意”。经历了2023年行业里的各种打折促销,渠道里已经没有多少钟薛高的库存了,2024年可以轻装上阵。另外,经销商的队伍也会随之精简,大致会从高峰时期的580多位经销商降至100多位。

对此,另一个经销商表示了认同,稳价盘、控价是钟薛高在2024年首先要做到的事儿。“毕竟,对一个高端品牌而言,不能弄得满大街都是,价盘稳了,让真正需要它或者有消费能力的人买单,让经销商能赚到钱,钟薛高才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其实,把整个销售预期、销售目标都降下来,对品牌来说会更好。选择留下的人没有失落,而是更有斗志。3亿,这个数字意味着,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能做的做到最好,不再被销量绑架,产品要保证比之前的更好,品控要保证比之前的更严;与此同时,经销商也少了,销售的同事说,留下来的经销商,更要服务好,这是患难与共的伙伴……”一钟薛高内部人士对内参君说。

在他看来,2023年以及之前之前,公司确实跑得太快、冲得太快,管理上可能没跟上公司发展的速度。这两年进了很多人,也走了很多。反而是最早创业的时候就在的人,留下得最多。“整个公司有种‘哀兵’的感觉,经历了疫情几年,然后又经常遇到舆论风波,虽然公司本身产品品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影响还是很大,挺委屈的。希望2024年,做得更好一些。”

种种迹象显示,钟薛高正在努力爬起来。如果说愿意追随钟薛高的“老人”更多是因为“意难平”或是“不甘心”,那愿意付诸更多耐心的经销商无疑是在过去几年赚到钱的,虽然2023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亏了。

就“至暗时刻”的钟薛高,还有一些经销商和业内人士选择了观望或是相对悲观地看待。不论是其依旧较高的产品售价还是充斥在行业里的各种“缺钱”的传闻,在他们眼里,想要翻身对钟薛高来说,很难。

如果将一家公司比做人,人生的起起伏伏与公司而言或也是常态。不论结果几何,就当下不服输的钟薛高人,值得一个赞。

全部讨论

一个愚弄消费者的品牌还有什么前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