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巴芒系列-17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是精读巴芒系列第17期内容,摘自2007年威斯科金融公司年度股东会:

股东:有些投资者认为,伯克希尔应当拿出一部分闲置资金进行分红。请问您怎么看?从理论上讲,在留足资金保证AAA信用评级以及正常开展保险业务的前提下,伯克希尔可以拿出多少资金进行分红?

芒格:伯克希尔不太可能从你所谓的“闲置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分红。对于每一块钱的留存收益,我们要为伯克希尔股东创造高于一块钱的价值。什么时候我们做不到这一点了,我们才会考虑分红。

拥有大量闲置资金,应该考虑分红的不是伯克希尔,而是西科。西科也拥有大量闲置资金,但是并没有伯克希尔那么光明的前景。现在资本利得税和股息税的税率很低,分红很合适。但是,你们这些粉丝太过热情,把西科的股价捧得太高了,让我们没办法分红。现在西科的股价远远高于清算价值,也超过了内在价值,希望退出的股东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卖出股票。很多铁粉认为,将来有一天,西科能找到好机会,把这十几亿美元投出去。我也希望如此。要说该分红的话,更应该分红的是西科,而不是伯克希尔。如果股东真要求西科分红,我们可以做到说分就分,很快就能把十几亿美元分出去。但是,西科的很多股东是铁粉,不想让我们分红,他们还指望我们找到好机会呢。我们也许能找到好机会。我们没有伯克希尔那么高的确定性,但说不定哪天,我们就真碰到好机会了。

思考:关于公司什么时候应该分红的问题,巴菲特在股东信上已经讨论的很多了,总结就是一句话:“对于每一块钱的留存收益,我们要为伯克希尔股东创造高于一块钱的价值。什么时候我们做不到这一点了,我们才会考虑分红。”这是站在公司角度分析的,那么如果站在投资者角度呢?巴菲特同样非常详细,甚至用数字论证了怎样做更划算,详细参考2012年巴菲特致股东信相关内容,总结就是假设当公司以相同的增长率成长,市场价格始终保持在净资产以上的固定值时,如果你用卖出少量股份代替相同资金的分红,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长久下来,卖股相较于分红,我们每年可以拿到更多的钱,并且手中的股份市值也更高。这点其实在我国股市也有所体现,当股市行情偏热时,你会发现公司普遍分红会很少,而像近两年这种冰冷的行情,很多公司增加了分红,甚至发放特别分红,当然有些是自发行为,有些是在政策或舆论压力下的被迫行为,这也能看出管理层的财富管理意识。

股东:堪萨斯银行业担保公司归西科,而喜诗糖果归伯克希尔,在出现投资机会时,归西科还是伯克希尔,您和沃伦是怎么分的?

芒格:一个投资机会是归西科还是伯克希尔,有很多偶然因素。举个例子,通用食品公司这只股票,西科买的比伯克希尔多很多。有的股票,伯克希尔持有的数量远远高于西科。谁多一些、谁少一些,主要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我夹在西科和伯克希尔之间,有时觉得很别扭。其实,就生意的质地而言,西科和伯克希尔没法比。再说了,伯克希尔的领导者很年轻,才77岁。就发展势头、社会声誉而言,西科也和伯克希尔没法比,而且西科与伯克希尔的差距越拉越大。本来西科早就可以并入伯克希尔,就不会有机会到底归谁的问题了。都是因为你们这些粉丝,你们把西科的股价越捧越高。西科的股价那么高,与伯克希尔换股,你们就吃亏了。西科和伯克希尔的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是你们造成的,是你们把西科捧起来的。

思考:在弄清这段话芒格的意思之前,我们还是要先了解一下西科金融公司的历史。西科金融公司(Wesco Financial Corporation )创立于 1925 年,1959 年在美国证交所挂牌。1974 年,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等人通过蓝筹印花公司(Blue Chip Stamps Co.)逐步收购了西科 80% 的股份1983 年之前控股西科的蓝筹印花公司成为伯克希尔的全资子公司,原本担任蓝筹印花公司董事长的芒格,从 1984 年开始,成为西科金融的董事长和总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西科金融的股东大会就在旗下子公司互助储蓄( Mutual Savings )所有的一栋位于帕萨迪纳(Pasadena)科罗拉多大街一端的老楼举行,会场就是楼里的地下室餐厅,参加者不过几十人; 后来又随互助储蓄搬到新楼的一家餐厅里。到 1997 年参加人数也不过 100 多人。1997 年该餐厅结业,会议移师另一家容量更大的餐厅,参加人数翻倍;此后从 1999 年到 2011 年,参加人数基本稳定在 500一600 人,其中许多都是连续多年出席的忠实听众。2011 年 6 月,伯克希尔收购了西科剩余的 20% 股份,西科并入伯克希尔,芒格不再担任西科金融董事长,由他主持的西科金融股东会也就此终结。

所以,这个股东提的问题其实是隐含着怎样保证西科金融这20%小股东的利益不会受到伯克希尔80%大股东的侵害?因为两家公司都有大量的投资类资产,而两个董事长巴菲特和芒格都以投资能力著称,且关系非同寻常,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现好的机会怎样去平衡两家公司的利益。这一点芒格也坦称:“我夹在西科和伯克希尔之间,有时觉得很别扭。”“本来西科早就可以并入伯克希尔,就不会有机会到底归谁的问题了。都是因为你们这些粉丝,你们把西科的股价越捧越高。”这里可以看出芒格是多么的诚实,正常人来讲肯定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宣称绝不会做出有损股东利益的事情,然而真实情况怎么可能避免呢?所以芒格如实的说出了这其中的困难,并尽可能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来行事,这种坦诚的做法是不是更加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呢?最后还指出了伯克希尔早就有完全收购西科的想法,以此来规避这种同业竞争,但股价太高没办法下手,这个锅得由你们股东背。

股东:就伯克希尔的首席投资官这一职位而言,担任这一职位的人必须住在奥马哈吗?还是可以自己选择居住在什么地方?显然,伯克希尔的首席投资官和首席执行官将各司其职,前者负责投资股票,后者负责经营公司。那么伯克希尔的收购将如何进行?是首席投资官和首席执行官共同决定吗?还是其中一人负责?

芒格:卢·辛普森管理着二三十亿美元的资金,他愿意住哪就住哪,愿意投资什么就投资什么。我们只是想再多找几个像卢·辛普森这样的人。至于伯克希尔将来的投资工作如何分配,我们将根据情况做出安排。现在我们开始着手多找几个像卢·辛普森那样的人是未雨绸缪,但是,我们绝对不应该现在就把沃伦换掉。我比你们更了解沃伦,现在换沃伦是大错特错。实际上,沃伦的投资功力越来越深厚了。我知道,以常理度之,大多数人到了沃伦这个年纪,早该退休了。但是,沃伦从事的是投资行业。投资这行,越老经验越丰富,越老功力越深厚。就小规模的收购而言,伯克希尔的子公司有很大的自主权,它们可以自己进行合适的收购。有时候,我们的子公司会和沃伦打个招呼,有时候自己就直接做了。至于规模比较大的收购,每笔收购必须由沃伦亲自把关。

思考:芒格这里再次力挺自己的老友,因为有很多声音认为巴菲特年事已高,是否应该交出更多的权力来培养下一代接班人?芒格这里直接指出多找几个像卢·辛普森这样的候选人未雨绸缪是没问题的,但如果现在换掉巴菲特则是大错特错。事实也是如此,从2008年到现在,巴菲特依然带领伯克希尔在庞大的规模基础下将市值翻了4倍,在后期单从苹果身上就赚了1400亿美元。就是因为在投资这个行业,知识、经验是可以复利的,随着认知的不断提升,获得的洞见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而且,巴菲特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那就是对风险的识别,毕竟只要年纪足够,什么幺蛾子都能见到。对此时的伯克希尔来说,一个10几亿的投资就算翻了十倍也不会对整体业绩有太大的表现,相反,如何确保整体资产相对更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巴菲特曾在股东大会上说今年伯克希尔类现金资产极大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就是因为可获得的确定性投资机会很难找到了,就算如此,他老人家也没有盲目出手,就在那里安安静静的寻找并等待机会,这种耐得住寂寞的能力也是功力深厚的体现,有时候成功的投资并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不做什么。这也是芒格所说,规模比较大的收购,每笔收购必须由沃伦亲自把关,因为确定性的重要性是远大于收益率的。#精读投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