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暨修行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6
我看你一直是这个观点,我就反馈你,这件事的战略意义非常大,重要的事我再说三遍,亏损那是过去,经营的特别好有必要引入新东方吗,会受你控制吗,这种企业到了俞老师手里就属于困境反转企业,为东方甄选提供稳定的后方力量,许多自营品包括预制菜,让东方甄选快速增加品类,走轻资产道路。

热门回复

是没看懂我说的吗?是极大的拓宽了发展的空间和速度,你非得让小孙天天累晕啊,一个一个把物流供应链都搞定,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没有东方甄选,老俞会去接触朗源股份这种食品类的公司吗?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一定是为东方甄选赋能的,这根本不难理解。

如果东方甄选要靠具体去控股一家企业才能做好某几类自营品,那小孙的供应链工作极其不合格,东方甄选的自营品之路基本没有价值可言。老俞控股对朗源是极大的利好,对东方甄选几乎谈不上有价值赋能。

小孙套现5个亿了韭菜

你真是锤子思维,怎么解释你都想钉钉子。都什么时代了,还不依靠各方的力量去做大自己,你应该躲到深山过原始社会的生活。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反馈还不着调,就拉黑你了。

A股和港股的生态就是不一样的,A股小市值就是炒作主流,有俞总入股的预期,拉几个涨停不见怪,但这并不代表对东方甄选有什么实质性的利好。即便整合供应链,朗源的体量也小,短期看确实没有太大利好,毕竟甄选的营收已经大几十亿的规模了。甄选的逻辑我觉得是产品+性价比+流量。目前产品口碑可以,价格有所上调,流量短期存在问题。这是根源所在,如何平衡健康的发展才是关键。这几个月甄选的自营品看,打法比较乱,年初疯狂打折,这两个月疯狂调价格,最近价格有所上涨。就是对运营,对产品定价,对单个品的销量不能正确的估计。这种情况下,又疯狂的加大自营品的数量,怎么平衡好流量、营收、销量,使之良性循环,比较考验人。目前看管理层对零售经验欠佳。

小孙的位置是做好产供销整个链条上的利益分配,建制度,找人才。搞不定这些转而去依靠控股具体企业?大几百上千个产品,要控股多少企业?甄选极大赋能朗源,朗源本质就是一个经营不善的食品企业,对甄选几乎没有价值。

要是真利好,都明牌了股价会涨的,不会只有你看到,要是股价不涨估计是市场大部分人跟我差不多的看法

首先说在假期时,港股通没开通时是有反应的,后来港股通开通时被压制了,另外之前也说朗源股份有可能注入新东方文旅,但从今天董事会人员任命来看,应该不是,还是食品生态链公司,所以为东方甄选赋能是一定的了,但资本市场涨不涨这不一定,涨不涨机构和大股东说了算,他们非得不让涨,那就真涨不了,你在资本市场也应该是有丰富经验的,有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股票在上升期,利空消息也阻挡不了上涨,如果在下降期,什么利好消息,它也不见得涨,这就是市场先生,但放在更长的时间框架看终究会反映实际情况的。

你这种就属于不着调的,大家都在热烈讨论一个话题,你上来吐一口痰。

你认真思考了就很好。如果天天持续认真思考,估计会有更大的疑问,很多人说东方甄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是两年前从这个领域零起点起步的公司,怎么就没有超过东方甄选的呢?他们每天直接接触用户,掌握着大量的信息数据,怎么就不按许多闭门造车提建议的人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