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2数据资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000895$双汇发展(SZ000895)$ 双汇发展32.9%

H00700$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67.1%

本周无操作。

接下来两个月是财报披露月。股市⑩财报的内容

2023年8月1日,财政部发了一个《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从2024年1月1日起,企业数据资源(数据资产)要按规定计入资产负债表。

之前,大多数数据资产以两种形式入账:

一是计入费用,信息系统及相应的开发投入放到了管理费用;

二是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

新的暂行规定对开发支出的核算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增加了“数据资源”二级科目:

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存货”项目下增设“其中:数据资源”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存货的数据资源的期末账面价值;

在“无形资产”项目下增设“其中:数据资源”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数据资源的期末账面价值;

在“开发支出”项目下增设“其中:数据资源”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正在进行数据资源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金额。

这样,数据资源就和实体商品一样,在财报里可以进成本,可以进存货。

但数据资产如何盘点?

数据资产交叉、整合、迭代很多,如果只从信息系统盘点,是一笔糊涂账。

比较可行的入手方向是根据业务来区分,业务→数据,而没有产生数据资源的信息系统,就进管理费用。

据《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测算,对数据要素应用程度较高的企业,总资产收益率约为3.6%,远超上市公司近30年的平均水平(约2.27%)。

所以今年的财报,我会关注看看互联网和软件领域的公司怎么进——比特领域的太阳初升

2023年2月26日,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彭李辉在发布《中国数据服务产业图谱》时介绍说:

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约为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到2025年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从细分领域来看,数据要素的存储、分析、加工环节,市场规模均超过150亿元,为数据要素的资源化奠定了扎实基础;数据交易、数据服务的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20亿元、85亿元。

然而,摆在数据流通面前最实际的矛盾就是数据的权属和数据的安全问题。数据权属和安全问题是涉及公共利益大问题,不是哪家机构或是企业就能解决的。

未来社会发展及数字化转型等方方面面都与数据利用密不可分,数据是最基础的资源,利用好数据资源关系到中国竞争力提升,确实需要统一的部门来负责数据政策及规则的制定。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指导思想包括“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形成依法规范、共同参与、各取所需、共享红利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

有鉴于此,2023年3月7日,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数据局。

只是目前看它的职责只有数据开发利用,并未提及数据安全保护。

2023年底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选取了工业制造、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城市治理等12个行业和领域作为切入点,来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和地产直接相关的:

一个是产业园——“培育(数据)流通服务主体,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通过新建或拓展既有园区功能等方式,建设数据特色园区、虚拟园区,推动数据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等协同发展。”

这是数据存储。

一个是商业文旅——“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支持旅游经营主体共享气象、交通等数据,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构建客群画像、城市画像等,优化旅游配套服务、一站式出行服务。提升旅游治理能力,支持文化和旅游场所共享公安、交通、气象、证照等数据…”

这是数据流通和融合应用。

有相关板块的房企可以留意。

说到产业园,据华夏幸福官微,2024年开年以来,华夏幸福产业实现多个项目签约,签约总投资近40亿元。

华夏幸福作为最早一批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房企,在2022年,华夏幸福对外宣布:全面转型成为产业新城服务商。

从重资产逐步向轻资产模式转变,是华夏幸福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后的解题路径——华夏幸福化债启示

$华夏幸福(SH60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