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跌到这个程度还怕什么呢,就应该是“买、买、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市场震荡上行,创业板走强,截止到收盘,两市4588家上涨,655家下跌,呈现普涨行情,两市成交超1.1万亿,北向资金净流入28亿,市场情绪较为积极。

汽车、航天航空、消费电子、教育、电机领涨,贵金属、煤炭、银行、地产等表现偏弱。低空经济与AI手机概念强势。

上周五宁德时代公布业绩,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符合市场一致预期,Q4报表质量超预期,公司经营结构有优化,这是一个相对积极的点,比较意外的是公司宣布特别分红。

分红的原因是现金储备比较多,除了分红220亿之外,还要拿280亿买理财,资本投入没有那么多,同时也满足了投资这对分红的诉求。现在这个阶段,电池厂比较卷,龙头停止扩建产能,对行业竞争格局也有一定的好处。

市场有可能会逐渐上调今年的业绩预期,中期股价空间可能比外资的表态更乐观一些,同时宁德时代的定价模式要正式从成长股的定价方法向价值股转换了,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过去市场都在诟病上市企业分红少,质量不行,现在把分红提上来了,又开始说,这么高比例的分红是不是成长性不行了?是不是大股东要分钱退出了?

首先这种态度就是非常负面的,尊重客观规律,也尊重历史进程。

关于定价方式我们要多说几句,许多企业不存在完全理性的定价。

比如恒瑞医药,60倍PE对应20%的增速很明显是有偏差的,但是这样定价也是有基础了,创新药行业始终对创新有非常高的期待,在行业内这样定价似乎没问题,但是跳出这个圈子似乎就不太对了。

许多企业股价坚挺都有支持的逻辑,这个逻辑往往是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所独有的,有时候恪守简单的原则就够了,没必要自我强化意识融入这种圈子,即便是看起来这个逻辑可以穿越牛熊周期。

周五的糖酒会简单看了一下,基本没什么超预期的地方,如果产品涨价仅仅是为了涨价,而不是需求旺盛,就释放不了太大的弹性。

最近行情走得相当强势,板块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轮动,结构也有修正,走第二波反弹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由于市场增量暂时还不明确,所以走出存量博弈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行情初期总是在犹豫中上涨?

犹豫中上涨是大级别行情的开始,市场永远是在走预期,而不是走现实,犹豫说明未来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上车的人有某种信仰,下车的人诚惶诚恐。

犹豫中上涨并不是第二波上涨的充分条件,还要看市场是否有足够的利好,或者足够的催化,这决定了市场是持续修复还是仅仅是反弹。

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股市如何?什么时候股市是和经济同步的呢?经济差的时候却是市场最好的时期,相反经济极好时,股市却并不联动?市场跌到这个程度还怕什么呢,就应该是“买、买、买”?

这个问题我们分两部分来看,先说整体,早些时候,这个市场确实没什么道理讲,从最早的那批做价投的基金经理们小有名气开始,跟宏观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了。

过去我们也经历了几轮经济周期,不过始终处于消费升级阶段,蛋糕持续做大,并且每一轮牛市几乎都是放水的结果,我们管这叫逆周期调节。

现在这个蛋糕做大的越来越艰难,大周期上行的速度逐渐钝化,逆周期调节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过去可以大刀阔斧的搞基建,现在只能是支持局部,通过累积效应实现调节,效果也不是那么的立竿见影。

从行业的角度说,我们摘掉大规模资本涌入的那两波,板块强势大多伴随着行业基本面或者可以说得通的逻辑,我们管这叫周期上行或边际上行。

股价上涨需要理由,需要催化,可以是周期催化,也可以是题材催化。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股市与经济是否同步,而是为什么要“买、买、买”。

行情波动总是走极端,我们很难去界定市场什么时候是低位,所以大家越来越追求确定性,确定性是做投研的目的,也是结果。

有足够正反馈的市场,才是一个良性的市场,当然位置越低安全系数越高,位置低是性价比的基础,成长逻辑才是上涨的理由。

策略师们之所以对未来预期低,就是因为找不到足够容量的确定性。

我们说这么多并不是为了反驳以上提出的问题,一些看起来正确的道理能够逻辑自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无太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