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但是如果的另外一类公司,重资产,不断拿项目,业务扩张取决与净资产以及好项目的增长。然后20的roe,假期期初pb是1.25,1w亿市值,8000亿净资产。四年后,净资产变成1.6w亿。当然这增加的8000亿净资产也许50%分红了,50%用于资本开支,一部分做了产能替代,一部分做了扩张。其实我举例的商业模式房地产公司和上游资源股也是可以套用的。那么经过四年,如果pb保持稳定,这四年市值就能跟着净资产同比例涨。不分红就变成1.6w亿净资产,2w亿市值。如果中间过程分红了4000亿,那就变成1.2w亿净资产1.5w亿市值。四年里面拿了税前4000亿分红。
说完这些大家也就能明白为这类公司用pb,roe模型是我分析理论基础。只要业务垄断性在,产品具有普适性,商品价格区间做好利润或者roe敏感性分析。在pb处于合理偏低位置时候。从1以下pb到1.5以内pb你都是我认为的较低pb区间,都是可以拿着股票,吃每年20%roe,四年再造一个公司阶段。这样也就不会被涨幅吓到。公司的赚钱能力叠加估值可以做到四年再造一个公司。为什么不拿着让他四个再造一个公司,八年再造两个公司呢?这商业模式是适合这样分析的。换成前面举例的互联网和白酒龙头肯定就不适用了。所以我是不会管股价过去涨多高,k线上什么位置。我只看pb在什么水位,以及roe能力代表的赚钱能力。从而进行永续性持有。这种投资模型赚钱来的踏实,赚钱也快,调整时候我根本不担心。因为我清楚我再赚什么钱。 我看到那种分析景气度,分析最近市场风格,怎么切换,分析成长股的pe和peg,做各种股价博弈的模式我都觉得头大。根本没有我这套体系来的稳定和靠谱。曾经2017年时候我从内房获取过去最大辉煌。目前从再一次的资源股同样靠资本,高roe ,低pb,拿新项目,替代卖完的老项目(开采完的老矿)。区别是地产本身项目毛利率低要靠杠杆来提roe,资源高毛利率杠杆不高同样可以高roe。所以后者风险小不少,当然收入增速也会慢。但是如果这类公司赚钱的本质是roe,估值方式是pb 那么收入增速慢又何妨? 难道世界上只有一种业绩增长才能提高估值?业绩下滑就要降低估值?这只是针对某些公司而已。也就是pe,增速peg那套东西。但是投资的本质是赚钱。我今年净资产8000亿,明年1w亿,哪怕我增速同比有所下滑,我公司价值上升了,我为啥市值要下降呢?市值涨才对的。所以所谓的成长股理论估值体现我懂,但是我觉的不能乱套用。同样周期股理论商品见顶股价就要跌,在我这里也是瞎套用的。我pb0点几时候,我2-3年利润可能都大于市值了,我凭啥跌。还有人会用周期股便宜时候要卖出理论。确不知那个理论出处是买在高pe,卖在低pe.却不懂得去看极度低估的pb,所以各种稀奇古怪的周期股理论,成长股估值理论框架套住了多数人。却不懂得最普适性的公司一年年净资产在增长 钱在变多,公司价值也应该上涨的基本价值理论框架。确去套用可笑的周期股,成长股估值理论,这种理论本质上不是投资理论是炒股理论,是股价博弈理论。而非真正价值理论。
引用:
2024-06-14 09:27
多数人做研究还是喜欢pe啊,股息率啊
但是我和他们不同,我就喜欢研究pb,roe。这让我更加容易认知到事物的本质。
有些公司靠商业模式,轻资产,那么研究pb和roe模型意义不大。
拿一个优秀公司20%roe,那么四年以后这个公司净资产是翻倍的。
如果他是比如互联网龙头 ,白酒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