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中国自己的问题,不给他国留机会(二)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转发:

第五,人民币强行贬值,结果如何?
此时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将人民币强行大幅贬值,外储流出太过厉害,央行害怕了,加息,这个是金融危机的节奏。我们自个儿把自个儿引向金融危机,引向美国金融资本惯常的故事,惯常的手段和惯常的节奏。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二是人民币中期选择贬值,慢慢贬值,相当于放出贬值预期。在此情况下,只要不是一次性贬值,就会诱导美元流出中国。因为美国金融资本挣利差的空间会缩小,挣汇差的空间也在日复一日缩小,这实际上是向美国金融本资发信号,让他们离开中国。那我要问,为什么在人民币处于高位时,要发这个信号呢?这世界,你不是大傻瓜,谁是大傻瓜?
第六,人民币横盘两三年会影响什么?
会影响中国对外投资用汇,促进人民币对外投资。因为担心美元流出,中国会收紧美元对外投资,但会放开人民币对外投资,以对冲美元流出影响中国对外投资。这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前期我一直强调,要推动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人民币出海投资,有了非常好的环境,因为各国经济都想走出危机,步入复苏。世界各国既需要中国的产品,更需要中国的投资;有了人民币,他们可以购买更多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这个是好事呀;当他们需要中国投资的时候,中国可以选择以人民币对外投资为主呀。
因此有结论三,人民币横盘,会影响中国对外美元投资,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投资。美元升值不利于这一进程。
第七,美元流出,最大的坏处是什么?怎么解决。最大的坏处,是国内人民币被动收紧。美元流进央行要印刷人民币换汇,美元流出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央行用库中的美元通过银行换回人民币,外资拿到美元离开。这就相当于人民币收缩,减少市场流通量。此时处理不好就容易出现国内通缩。解决问题的办法也简单,降准就可以了;或者央行可以改变人民币的发行机制,跟一揽子原料、原材料、能源或食品挂钩,自主发行人民币。
因此有结论四,美元流出引发的人民币被动收缩,可以用降准应对,或改变人民币发行机制。
这个策略是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策略。
实际上,从2017年起,中国外储政策转向,由原来的藏汇于民、到国外买买买,转向为保外汇储备和争取人民币对外结算,到现在可以横盘应对美元收缩,中国准备了5年时间,为的就是应对美元这次大收缩,以防美元收缩剪中国的羊毛。可以说,人民币的这个马奇诺防线现在已经修得很好了,它已经非常坚固,足可以放心一战。
这就像德法二战,当时法国最不怕德国攻击马奇诺防线,最怕德国绕过马奇诺;现在中国也一样,中国不怕美元外流,直接攻击中国外储防线;中国怕美国绕开这个,攻向其他方向。如地产和国家债务。
7.坚定推进稳房地产战略,以时间换空间,保证中国地产、银行业安全。2021年,中国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央行联手挤房地产泡沫,不少大企业集团死伤一片。2021年前11个月中国社会融资近29万亿增量,这还没有怎么挤呢,如果挤还得了,那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得死。中国风险最大的几块,汇率、债务、房地产,现在汇率非常安全,而且中国一搞就海外抄底,依靠的正是2017年人民币汇率调整政策。现在风险最大的是房地产,债务。房地产可以以时间换空间,让房价、地价在一个窄幅空间里长期波动,等中国人均GDP上去了,那时房价不贵了,房地产的风险也就没有了。债务问题,我两年前就给出了答案,控债务规模+低利率,即降息+适当压缩规模的政策组合。当地方政府借高利贷发工资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房地产政策还一条路走到黑,那就是自己不往活路上走。
8.房地产、债务和汇率三角,关于中国的利率选择和去杠杆。
在中国前些年的风险三角结构中,房地产、债务和汇率三角,在接下来的美联储加息进程中,按以前的常规做法,美联储加息,为保汇率,中国亦跟随加息;美国收缩,中国收缩。若如此,中国危矣。货币收缩的结果,前几年大家已经感觉到了,爆了那么些雷,尽管是局部的,可是那雷小不了,若是小国、弱国,早都出问题了。所以,中国若加息,房地产必然溃退,因为现在房地产销售本来极弱,加息必然打击销售,也打击地产已极高的借贷成本,如此,加息则地产必溃。
地产溃,银行必崩。
地产溃,财政也必崩。这个大家现在也有体会了,现在地产没崩,但好些地方政府就没钱发工资了,三四五线更甚,有的弱二线都已经扛不住了。鹤岗不是搞财政重整了吗?
财政崩,则投资必崩。若财政加大投资,则必然加大借债,且加大付息。这都是给财政脖子上套绳索。
这是常规的思路和做法。但这样做下来,逻辑上就是,美国的疫情危机+高通胀下的经济危机+财政危机=美国没事儿;中国没有疫情危机+也没有财政危机+也没有通胀危机=结果中国崩了。这是美国教科书的思路和逻辑链条,也是中国有一帮书生的思路,即去杠杆,引爆房地产。美国又是疫情危机又是财政危机又是通胀,美国的政策选择硬扛,硬挺;中国地产有风险财政还没有危机呢,中国的书生就指出应该爆掉地产,爆掉银行,爆掉财政。你说他们的脑子进水了,他们说不爆掉就不会有科技创新。合着地产价格高科技创新就搞不起来, 地产价格低科技创新就起来了,地产价格决定一切呀?什么鬼话。那非洲地价低非洲怎么连科技都没有呢?东京地价高怎么也有科技创新呢?深圳地价高不也有科技创新吗?我们不能为搞科技创新,把中国的命都搞没了,这种科技创新有什么价值?我们要的科技创新,就是中美金融战中国胜出条件下的科技创新。是中国地产不能崩+金融不能崩+财政不能崩+创科技创新能胜出。我们的思路不是把地产打下来降科技型企业的成本,而是给科技型企业加大投入,给他更多的钱,完全可以取得一样的效果。道理很简单,地产打下来,一家科技型企业一年的成本假设要10亿,书生们按照美国教科书的思路,打击地产,企业成本降到6亿。中国现在的思路不是这个,让他上市融资,融20亿,发展核心技术;再给他贷款5亿到10亿,低息,足够可以覆盖高成本就行了。这样一样可以搞出创新不是。
所以,我的观点是,美国加息,中国不用加息,因为疫情期间,美国降息,中国并没有跟随降息,现在美国加息,中国也不用跟随加息。不加息,则房地产不会有大问题。如果寻机降息,不仅房地产,很多的实体经济还可以救活。当然,现在降息不能急,因为美国毕竟要加息,我们可以慢慢来,找时机。
还有,如果人民币加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大幅度增加利息支出,而现在正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实力最弱的时候。对吧。
所以,一直有人在说去杠杆,要去房地产的杠杆,要去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杠杆,去企业的杠杆,要解决中国债务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些书生的观点,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去杠杆。金融系统中,这类人不少。但他们只会读死书,实操不敢说,更无金融战的经验。前几年的文章我一直在讲,中国那么巨大的债务,每年支付的利息已经远超GDP增量,在此情况下,数量型去杠杆的道路是一条死路,除非中国能承受1/3以上的企业死掉和银行死掉这么巨大的代价,否则不要想数量型去杠杆。如果在此情况下,中国还要坚持数量型去杠杆,那么就是自己找死,自己替美国人引爆中国的金融危机。对吧。
而且去年以来,中国倒下了多少大型企业集团?这都是数量型去杠杆所致。不只是地产,也不只是一些传统产业,还包括好些高科技集团,比如紫光。这固然有他们杠杆太高的原因,可还有我们给出的选项并不到位的原因。那么多大企业集团死了,可是中国的杠杆降下来了吗?没有。这几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贷款量一直在上升,降什么杠杆?其中2021年前11个月中国社会融资增量为289864亿,近29万亿的增量,还有好几个大企业集团倒下呢。不谈降杠杆,仅仅只是取消增量,就会有多少集团将倒下?
我不是说中国只能在加杠杆的路上不停歇,不是。我是说,在中国明斯基时刻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情况下,若我们给出的政策选项到位,也可以让他们活得很好呀。
所以,结论是,美国加息,中国不用加息,人民币也不用贬值。
具体地,寻机调整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连续下调贷款利率,促使明斯基时刻远离中国,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在目前的债务环境下,中国只能实施降利率+稳贷款总量的货币政策。以前的货币政策,在中外资本之间,形成了十五到十六个点的利差和汇差,从而让外国资本成为老爷资本,中国资本成为长工资本。当美欧日利率为零时,外国资本可以大量借贷流入中国,存银行吃利差,至少三个点,还可以享受每年5个点的汇差,这样他们就能挣到至少8个点的无风险收益。而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成本,特别是地产行业,高的达到14个点,一般至少八九个点,国内企业融资,很好很大的企业才能拿到正常利率,一般企业八九个点的利率很常见。而出口型民企借高利贷的成本一般都是20多个点。这样在国内,中资企业融资成本和外资企业的无风险收益差高达十六个点,中国企业就成为外国企业的奴隶,中国人就成为外国人的奴隶,纯粹给外国人打工。中国坚持了这几年的货币政策,给中国经济伤害不小,太多好处都给了外国资本。
中国财政政策空间小,货币政策有空间。中国降息一个点,就相当于给中国企业送去3万亿元的大红包,这3万亿元,大致可以给财政送去7500亿元税收。财政以此7500亿元为资本,可以撬动2.14万亿投资;利率降了,可以稳定房地产,则至少可以撬动2万亿房地产投资,在严控房价政策操作配合下,一可以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问题;二上述两项可以撬动4.14万亿投资,中国投资增速至少可提高六七个点。一项政策可以盘活很多资源,又可以让中国未来10年远离债务危机,为什么不选择时机推出?#中美贸易# #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