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进展:重组胶原蛋白进入“可视化”实证科学时代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雪球星计划#

昨日(1月25日),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三十多年发展历史以来,诞生了前所未有的一幕!

2023年2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成功进入神舟十五号,是世界上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利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航天员皮肤三维图像,为从细胞分子水平开展航天员在轨皮肤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方法。

如今在巨子生物的引领下,这一国家重大科研突破也成为功效性成分有效性检测的有力技术手段——就在去年,巨子生物采用神舟十五号“同款”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第一次以可视化形式,有效论证了重组胶原蛋白的实际功效。

1月25日,在巨子生物举办的“重组胶原 实证科学”重组胶原蛋白实证科学研究报告暨可丽金品牌新品发布会上,该成果终于向市场公布。那么,这一突破到底解决了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的哪些问题,对于拥有巨大前景的“中国原研”原料而言,“功效可视化”又意味着什么?

解决重组胶原蛋白

实际应用的两大关键问题

随着重组胶原蛋白在医用材料、美容护肤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一成分如今不仅成为能够代表中国成分的一张“原研”名片,也让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一跃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赛道之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我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将增至人民币1083亿元,其中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将增至人民币6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5.0%[1]。

尽管市场预期如此之乐观,但在未来,这块巨大的“蛋糕”能否被真正兑现,还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中焦点就在于市场和消费者对于重组胶原蛋白的争议与疑虑——它到底能否透皮吸收、能否真正促生肌肤胶原?

这两大问题能否解决,是判定重组胶原蛋白能否在护肤产品中发挥功效的关键因素。

由于这个关卡,持续爆发的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重点研究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相对一致的评定标准,也因此,造成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虚假宣称、概念添加等乱象。

从2022年到2023年,巨子生物在20多年深耕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研发的基础上,先后参与了一项行业标准并牵头三项团体标准的起草与制定。

其中2023年9月发布的两项检测标准尤其需要划重点:《重组胶原蛋白透皮吸收测定方法》《重组胶原蛋白促人源细胞胶原蛋白分泌测定方法》,首次为重组胶原蛋白的透皮吸收性和促生胶原能力提供了明确检测方法和权威评价手段。

据了解,前者利用荧光标记法和扩散池法,以先定性再定量的分析方式,在国内第一次给出了重组胶原蛋白透皮吸收率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检测方法;后者则是国内首个用于评价重组胶原蛋白促进人源细胞分泌胶原蛋白能力的标准,对于评价重组胶原蛋白促进人体胶原蛋白分泌的能力提供了明确的检测手段。

在技术实力的基础上,巨子生物所做的行业标准化工作,不仅是行业研发头部创新水平的体现,更能一定程度上约束从业者,促进市场健康良性地长远发展。

出于对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的前瞻性布局,巨子生物在原料研发工作、标准化制定工作进行的同时,还正在积极推进应用研究的深度。

从理论走向直观

巨子生物用“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做了什么?

文章开头提到,在“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于2023年2月成功在神舟十五号完成测试后,巨子生物在当年就率先采用这一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尝试对重组胶原蛋白的透皮吸收能力、促生胶原能力进行应用研究。

据了解,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是基于双光子吸收及荧光激发的一种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强三维层析能力、大成像深度、在体无创无标记的特点,并且可以特异性激发胶原纤维的“二次谐波信号”,尤其适合对活体生物组织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在体无创显微成像。

在去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进行的双光子显微镜在轨验证中,从官方披露的成像结果可以看出,宇航员皮肤的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基底细胞层、真皮浅层等三维结构都清晰可辨[2]。

神舟十五号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对航天员皮肤表层的成像

这也意味着,一旦成功将该技术运用于化妆品功效研究,研发人员就能以除了数据之外的,更为直观、清晰的可视化成像,“看见”重组胶原蛋白原料穿越皮肤表层、渗透至真皮层的完整过程,以及原料渗透至皮肤深层后促进人体自身胶原蛋白分泌、生长的效果。

于是,巨子生物第一时间将这种创新技术手段运用到了重组胶原蛋白的3D皮肤模型功效测试中,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的新技术——皮肤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SUPERVISION-780 。

在发布会上,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教授、巨子生物首席技术官段志广表示:“通过这套系统的运用,研发团队能清晰地看到被重组胶原蛋白涂抹后的3D皮肤的不同深度组织和动态过程,从而更加直观且科学地验证其透皮吸收能力和胶原促生能力。”

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教授、巨子生物首席技术官段志广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这次科研过程中,巨子生物将“C5HA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原料作为测试样本,首先对其“能否渗透至真皮层”这个问题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荧光标记定性分析结果显示,透皮吸收30min的C5HA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原料微量穿过皮肤表皮层;透皮吸收2h、4h、6h、8h、12h的C5HA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原料穿过皮肤表皮层且渗透至真皮层[3];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时间点取样进行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定量分析结果显示,C5HA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在全层皮肤模型(T-Skin)上作用30min、2h、4h、6h、8h、12h后,均发生了渗透行为,作用12h后,其扩散倍率相较于30min增加了689.68%。

C5HA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原料3D全层皮肤模型透皮吸收试验

随后,巨子生物又针对弹性纤维生成、胶原纤维生成、表皮厚度、真皮密度、皮肤紧致度等5个维度进行人体功效评价,科学印证重组胶原蛋白的紧致抗皱功效。

据段志广介绍,巨子生物的研发团队分别选择了具有面部皮肤松弛、缺乏弹性、面部纹路明显、皱纹等皮肤老化问题的中国健康男性/女性受试者,连续使用含C5HA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样品和对照品14天、28天,采用前后对照、左右平行对照的方法,对受试者弹性纤维生成、胶原纤维生成、表皮厚度、真皮密度、皮肤紧致度共五个维度的数值进行人体功效评价。

C5HA重组胶原蛋白的弹性纤维荧光强度、胶原纤维谐波强度、表皮真皮连接处DEJ层标准化面积DEJI、表皮层厚度TED、UC22真皮密度、皮肤紧致度F4检测结果

以上两组数据最终指出,测试样本C5HA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原料,不但具有很好的透皮吸收特性,还拥有明确的抗皱、紧致功效。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基于全新技术手段的实证测试,不仅进一步科学验证了重组胶原蛋白的两大能力——透皮吸收能力和胶原促生能力,还第一次以可视化形式,将其作用过程完整地呈现于消费者眼前。

事实上,这项测试中采用的样本“C5HA 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原料,已经应用于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丽金的全新产品——“可丽金胶卷眼霜”中。

可丽金胶卷眼霜

巨子生物产品研发总监王小军介绍道:“这款新品的研发思路是‘由里及表’的,即从皮肤深层考虑问题,针对某些特性细胞解决眼周皮肤老化问题,同时运用配方设计分区域分靶点综合改善眼周皮肤状态。”

巨子生物产品研发总监王小军

在发布会现场,巨子生物还邀请到现场观众进行使用胶卷眼霜前后的VISIA皮肤检测。据了解, VISIA是一款源自美国的皮肤检测仪器,能通过白光、紫外光和偏振光三种光源,扫描皮肤表层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数据库,反映皮肤表层和深层的潜在问题。

根据VISIA对比数据可见,受试者在使用可丽金胶卷眼霜后,眼周细纹条数从262条降低到157条,眼周细纹范围也明显缩小。

使用可丽金胶卷眼霜前后进行VISIA测试的结果对比

《FBeauty未来迹》发现,在该眼霜的电商产品页面上,可丽金综合了检测数据、可视化动图,以及更为直白浅显的表述,为消费者呈现产品分区域、分机理、多靶向解决眼周“垮、纹、黯、干”四大问题的实际功效。

可丽金胶卷眼霜产品页面

段志广在会议现场表示:“我们认为让消费者理解科学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看见’产品的功效,更多地参与到科学传播链条中来,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巨子生物此次的应用研究成果,也正在帮助品牌塑造出一套更加强有力的科学传播语言。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

进入“可视化”实证科学时代

众所周知,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历史仅30多年,其中巨子生物在业内深耕20余年,不仅成为国内最早利用合成生物学平台自主设计、研发并生产重组胶原蛋白原料的公司,同时也是全球首家实现重组胶原蛋白护肤终端产品量产的企业。

至今,巨子生物已经在重组胶原蛋白的原料研发层面和标准化推进层面有了重大成果:

首先在原料层面,形成了重组胶原蛋白“最多”(分子库拥有超 40 种重组胶原蛋白的储备,是目前市面已知最多种)、“最长”(目前唯一披露的可生产全长单链重组胶原蛋白的企业)、“最短”(拥有行业里分子量最小的重组胶原蛋白肽段)的领先优势。

比如可丽金新品胶卷眼霜的专研技术成分“C5HA 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中,就运用了重组I型人胶原蛋白、重组III型人胶原蛋白、重组类人胶原蛋白和Mini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肽四种不同类型的重组胶原蛋白,针对眼周老化问题,多靶点实现抗皱紧致效果。

C5HA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原料示意图

其次在标准化工作方面,随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从2019年开始启动重组胶原蛋白标准化工作的研究,巨子生物作为标准起草单位之一,从初期阶段就是核心领头角色。

其参与起草的《重组胶原蛋白》(YY/T 1849-2022)中国医药行业标准在2022年发布,从原料角度界定了重组胶原蛋白的质量控制要求、检测指标及其检测方法,规范其“是什么、叫什么”等定义和命名问题。

随后,又从质量控制角度继续牵头三项团体标准,给出权威的、受业内人士统一认可的检测标准和产品标准,解决原料“是否起效”的核心问题,目前还正在推进行业标准向国际标准升级的重要工作。

在会议现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杨蓉娅这样评价巨子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的领军地位:“如果要做好重组胶原蛋白成分和产品,就要像巨子生物一样去把它研究透彻,要有强大的胶原蛋白储备库和对不同型别的功效研究。”

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副会长、美丽修行顾问李琼也表示,“重组胶原蛋白在拥有强大抗皱紧致功效的同时,还具有动物胶原不具备的安全性,这类成分的科研挖掘对化妆品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杨蓉娅(左二)、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副会长、美丽修行顾问李琼(右二)

如果说上述成果凸显出巨子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科研层面的领先地位,为全行业健康、科学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那么此次巨子生物发布的新成果,则又将引领行业迈入一个全新阶段:

其一,第一次利用“双光子显微成像”革新技术为产品功效提供更为直观的科学依据,让消费者“看见”产品功效,这不仅是巨子生物企业自身的又一重竞争壁垒,也为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推广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或将成为市场扩容的直接推力。

其二,可以预见,此次成果中蕴含的“实证科学”精神将逐渐渗透进重组胶原蛋白市场中的从业者以及消费客群中,进一步引领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完成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真正走上良性之路的重要一环。

从基础研究、原料研发、标准制定、产品应用到链接消费者,巨子生物作为拥有核心原研技术的中国企业,正身先士卒,为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蹚出一条宽阔、平坦、正确的康庄大道。

[1]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2]来源于新华网2023年2月27日发布的《我国自主研制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首获航天员皮肤三维图像》

[3]数据源自权威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通过3D皮肤模型、人体功效测试仪器,对C5HA重组胶原蛋白原料检测所得数据

作者/吴思馨

校对/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