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新政发布后,楼市涨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在上周我们写了房地产政策4条新政策后,后台瞬间多了上百条留言和咨询。

不管是高净值人群的企业家、经营者,还是中产和无产大众,甚至就连外媒在内,所有人都高度关注着中国房地产的走向。

在新政实施的一周内,我们也看到类似深圳、上海、杭州多个一二线城市新楼发售的火热景象,二手房价格出现上涨,市场传来房贷“先息后本”的消息,萎靡已久的楼市好像要好起来了。

在新政所带来的冲击面前,房地产现在是不是又值得投资了?楼市和房价会不会触底反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新一轮的造富神话?

02

首先,我们来听听单仁牛商董事长,央视凤凰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而且房产凝结了中国人绝大部分的财富,也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今年的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80926亿,同比下降2.7%;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484亿,同比下降7.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10536亿,同比下降10.4%。

财政收入减少也就在表明经济形势不太乐观,还没完全摆脱土地财政的影响,但房地产今天面临的困境是:需求端,没人买;供给端,卖不掉,供需失衡,成交低迷,价格下跌。

如果继续这么跌下去,不管是对政府,还是对有房的人来说,都有点难以承受。

所以,房地产新政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释放更多的需求。

不管是放开限购,还是降低首付比例,允许贷款买多套房,包括政府下场收储做保障房,都是从正反两面拉动市场的需求,向社会传递一个重要的信号:房地产会热起来的,房价不会再下跌了。

对大众来说,永远都会有“买涨不买跌”这样的心理,只要一部分需求被释放,房产逐渐热起来,对买家来说,都会形成一种正面的影响。

那么,对供应商和二手房市场来说,我才不会继续去降价。

当然,我们要回到房地产本身供给需求的层面去看,我相信,中国的房地产不会像过去一样普涨,而且不会有太高的涨幅。

城市的分化会更加严重,对那些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中心位置的房价,一定会逐步的攀升。

对那些345线城市,特别是人口减少、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价没有那么快启动,甚至还要跌一段时间。

像深圳就是中国房地产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它是一个人口流入型的城市,也是一个土地比较紧缺的城市。

在四项政策出台之后,我们特别去调研了一些买家反馈和二手房的挂牌价格,都反映价格开始在上升,特别是在黄金地段的房子,像深圳湾这一带,很多二手房的业主开始提价了。

从总体判断来说,从2023年到2024年年初,房价已经接近于底部,下半年央行可能还会有一次降息,房价会开始缓慢修复,一线城市会最先启动,其他城市会逐步跟随,但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价可能还要横盘,这是个大的趋势。

对于刚需用户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上车机会,对投资的需求来说,如果想要高的回报率,就需要去挖掘非常好的核心位置。

03

接下来,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观点。

做了30多年投资,我发现能拿得住赚大钱有两类人:一种是买了之后忘了,另一种是搞得很明白,所以能够拿得住。

我相信在互联网时代,买了忘了的可能性比较小,那我们就是要搞清楚这次房地产新政的逻辑。

我把房地产新政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供给端。
截至到今年4月,全国商品房去化周期是18个月,比上月延长了0.8个月。

我们不用理解这个数字具体意义,只要看央行的解释就行了。

“当前新房市场的去库存压力已经达到高点,政府收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房,能力保商品房的去化问题,也能对交付起到积极作用。”

央行也提供3000亿的再贷款支持,5000亿的抵押补充贷款额度,目的就是要消化房地产库存,减少市场的供给量。

新政的第二个角度就是需求端。

和过去的限购放松、认房不认贷相比,这次首付比例的下调,量级要远远超过其他政策,甚至可以理解为历史上最宽松的一条政策。

即使是在2008年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首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也要20%,这一次下调到15%,直接突破历史下限了。

算上近期银行无风险理财利率已经跌破3%,进入“2时代”,银行按揭利率也在3%-4%,一定带动一部分购房的需求爆发。

据深房中协的统计,5月6到至19日,深圳客户委买量同期增长46%,二手房录得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3%,市场活跃度明显上升。

两家千亿房地产公司万科最近上涨24%、保利地产上涨了11%,其中小市值的渝开发上涨43%,城建发展上涨了41%。

对于读者来说,想吃到这波政策红利有两种途径。

1、直接买房。

买房子需要找房、分析,办一堆手续,如果是二手房,还有和好几个房地产经纪不停沟通,不过好处是有比较高的杠杆。

因为15%的首付,等于是6.7倍的杠杆,房价如果未来上涨20%,就等于有130%左右的收益了。

第二种途径,就是买房地产股票。
买房地产股票手续简单、变现快、成本低,手机上开个户就可以了。

买房地产基金就更简单,等于是买了一大堆的房地产公司,等于看好一个行业。

当然,如果是买具体某个公司的股票,一定要做好投资分析,

经过这几年的房地产行业洗牌,没有几家房地产公司的财报能好看。

恒大碧桂园等公司爆雷,万达清仓,龙头的万科前段时间也爆出偿付问题。

只是我在万科股东会上获得信息和外面媒体不一样,我感觉如果万科出现问题,中国经济就岌岌可危了。

我个人揣测,最近房地产利好出台和万科危机有关,也和恒大等案落地,挤掉大部分房产泡沫有关。

鉴于当下政策组合拳措施的落地,我估计5-6月的成交量肯定会有一波回升,加上6月份刚好是房企冲刺半年业绩的阶段,各大房企势必会抓住政策窗口期,积极推盘去库存。

6月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交易量很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接下来,我们也会动态跟踪成交数据,在单仁行跟大家持续分享。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