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副总裁做IP的教训:有条件,还是让老板来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01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创始人、高管开始下场做视频账号,参与短视频直播的流量热潮。

毕竟有雷军、周鸿祎的榜样在前,虽然可能做不到流量有他们那么高,但是这么一套方法是可以复制的。

其实,对很多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在今天的视播时代,我们确实是需要懂得利用视频的方式跟我们的客户,包括潜在客户去做交流,吸引他们的关注。

我们也一直强调企业基于短视频直播的全域矩阵营销,但是有一个问题,方法好学,但视播时代的营销逻辑真的有那么容易理解吗?

就像最近有一个特别有争议性的视频,百度的副总裁,公关负责人自己下场做账号,大谈员工管理,因为言论比较激进,比如说“员工离职我秒批,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所以,我特别想跟大家讨论关于视播时代的流量逻辑问题,有些误区我们一定要避免。

02

首先,我们得肯定一点,公司的高管、员工愿意去发视频,做账号,给公司带流量一定是值得鼓励和激励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行为本身值得去支持,也符合我们所讲的“多平台、多账号”的全域矩阵布局。

但问题出在哪呢?

就是只了解获取流量的方法,没有去研究短视频流量的逻辑和本质,也就是只有术,没有道。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愿意做事,但不愿意动脑子把事做好。

为什么这么说?

这位百度副总裁下场做视频账号流量的逻辑,从我们专业营销角度来说,问题很大。

首先,这个账号明显是买来的。

出场就是100万的粉丝,百度确实是有钱,舍得花。

但今天短视频平台的算法,跟粉丝是什么关系呢?

这些粉丝是因为过去跟账号原来的内容相匹配,才关注了这个账号,也就是说,原账号和粉丝彼此有一个固定的标签,大家都是按照相同的标签,在平台算法的筛选中匹配到了一起。

今天因为换了一个人来做,这个账号的内容、赛道、主页标签全都变了,那平台自然也会去识别你的新标签,重新给你匹配新人群。

那原来这些粉丝除了数字上的好看,对这个新账号要做的内容,要打的标签,极大概率挨不上边。

那么,对新账号来说,这些粉丝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大家标签不一样,领域不一样,甚至连流量都算不上,因为他压根就不会看你。

除非他们是盯着你刷,不去看平台的推荐,但这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唯一的意义可能只在于,我可以跟公司那些不懂的领导说,诶,我做了一个百万账号。

03

第二个问题在于,我用什么样的身份,跟谁说什么样的话?

也就是我的人设和内容。

像这位百度副总裁的人设很明显,我是大厂高管,我是公关老大,这个人设的背景和履历其实是很厉害的。

能在华为和百度担任主管公关的副总裁,我绝对不否认她的专业能力,她也有很多好的内容可以去分享,比如说百度的品牌公关关系是怎么开展的?公关跟大家想的有什么区别?

但她讲了一个什么内容呢?

跟公关没有任何关系的内容,而且,观点也很特别,甚至有点冒犯。

用我们专业营销的角度去看,这就是典型的“反差认知观点”。

我们在训练专业营销AI文思子牙的时候,收集和训练了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内容脚本,让AI去理解什么叫“高流量、高转化、高成交”的营销专业内容。

这个百度副总裁所讲的反差认知观点,就是属于高流量的一种。

我们在研发文思子牙的时候,做了非常详实的内容训练,所以一看就很熟悉,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类内容,讲究的是“以高打低”的反差性,我借助于人设,用一个专业角度的逻辑闭环,以一个看起来对立的态度打破你固有的认知,让你觉得自己是低纬度,我是高纬度的思维认知,我就可以去影响你。

但这位百度副总裁很显然做了改编,我不知道她是自己改编,还是抄了别人的,把矛盾给放大了,但逻辑没有闭环。

所以,矛盾带来流量,但你逻辑不能闭环,没有专业性,人家还是在你的对立面,当然就要骂你咯。

那对公司来说,我是要流量,但如果流量是对立的,都是来骂我的,我要了有什么用?

我估计李彦宏可能会请问她,公司跟你是有什么仇吗?你是嫌公司形象太正面了,还是公关能力没地方发挥了?

04

第三个问题比较严肃,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这个账号的人设是给个人立的,不是给公司品牌立的。

什么意思呢?

不管是这个账号的名字、人设,还是所讲的内容,跟百度有什么关系吗?

这是一个典型的个人IP账号,我讲的内容都是跟我自己有关,百度只不过是一个铺垫。

但是做的很冒犯,公众不但骂你,肯定连带着公司一起招黑挨骂。

因为你是在职的百度副总裁,你是现在百度的公关一号位,你不是离职的人。

你立了这个人设,你肯定就代表着公司的品牌形象,代表着公司的价值观,你有问题,一定是连带着公司品牌一起受损。

那我们再想一个问题,如果是做好了呢?如果这个个人IP很成功呢?

我想请问一下,百度跟这个账号会有关系吗?

同样没有关系。

因为即便做好了,大家关注的也只是这个人的个人IP,而不是公司的品牌,除非她讲的内容完全是从公司业务和品牌出发。

所以,在跟很多企业去梳理全域矩阵营销的逻辑的时候,我特别强调了一点,公司花资源去搭建各种账号,让团队去运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匹配我们想要的精准客户流量,通过内容的专业营销,把顾客给带回来,不是让大家去当网红的。

如果变成了个人IP的秀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说这个账号做好了,跟个人没关系,那就会打击积极性。

如果做好了,那人家是不是可以自己出去变现了呢?会不会跟公司发生矛盾呢?

董宇辉都发生过问题,谁敢保证这样的事不可能呢?

所以,如果一定要用个人IP的方式去宣传公司品牌,最好的方式,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就是让老板亲自下场。

因为只有老板才能代表整个公司。

当然,全域矩阵营销,并不只有个人IP这一种形式,它的“道”在于今天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是标签匹配,是内容营销。

在这个“道”之下,还有不同的“术”。

我们可以根据产业、行业、业务、品类、公司品牌、产品、场景、客户服务案例,当然也包括创业经历、管理制度、品牌文化,分别去搭建不同领域的垂直账号。

并且,这些账号都可以通过文思子牙这样的营销AI去生成专业内容,管控整个运营流程。

个人可能会犯错误,会摸不准内容到底好不好,但是,经过了近百年来营销大师的训练,以及大量视频内容训练的AI,它的精准度、专业性一定是高于普通人的。

如果企业再把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卖点,进一步输入给AI进行再训练,它就可以像一位营销咨询专家一样理解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再根据不同账号的定位,给出专业的营销内容,自然也就避免了类似的风险和问题。

这就是今天视播时代一个重要的“道、术、器”的营销逻辑,每一点都需要充分理解,才能真正做好营销。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