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的“爱国营销”实验,有没有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最近有个事很有意思,老牌奶茶企业香飘飘,因为产品包装嘲讽日本核污水事件,不仅登上热搜,直播卖爆,股价也拉涨停了。

如果要是一般的热点,我们可能不会关注,但这个事有意思在哪里呢?

我们认为,有极大概率,这就是香飘飘主动策划的一起“爱国营销”的实验。

02

偶然事件还是主动策划?

为什么这么说?

根据我们的观察,站在营销的专业角度,首先这件事“偶然发生”的逻辑并不成立。

比如说我个人看不惯日本核污水,恰好我公司的产品出口日本,我就在公司出口的产品包装上,贴上两句嘲讽的日语口号。

然后,它竟然顺利通过工厂验收,通过海关检验,到了日本,还通过了各种审查,被经销商送到超市仓库。

超市的老板看到了,还乐滋滋的摆在第一排,巴不得顾客看见。

之所以把这个流程讲出来,就是告诉大家,虽然很多人都在讲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但我们不能去无视一个消费品从生产到出口到销售的所有流程。

这中间经过无数人,很多系统长期的努力才形成的这套体系。

如果真有这么简单就能做到,那今天的国际贸易和工业体系就全乱套了。

其次,我们去查验了整个事件的反响和素材。

这件事从被“热心网友”发现到登上全网热搜,流传出来的图,基本上就是两张图。

我们又问问了正在日本的同学,得到的反馈有两点。

第一是去了东京几家常见的超市便利店,711、Life、永旺(AEON),暂时没找到关于香飘飘的产品,问了店员说不清楚这个品牌。
第二是像图片中的京和商店,大多是开在华人社区的特产店,里面诸多商品的目标对象是当地华人,大部分也都是国内常见的各种品牌,确实有香飘飘的同款产品,但没有嘲讽的杯套标语。

另外,我们也去检索了日本本土的各大新闻和社交媒体,都没有查到相关的任何报道。

再结合香飘飘的官方反应来看,这压根就不是一件什么员工个人自发的“偶然事件”,这就是一件企业主动而为之的营销事件。

那么,香飘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爱国营销?

我想,答案就是普通的营销,已经带不动香飘飘的热度和新产品,这个品牌的“老化”程度非常严重。

03

从鼻祖到躺平理财

在2005年,香飘飘推出了6种口味的冲泡奶茶,开启了固体冲泡奶茶的大众化、工业化时代。

随后,香飘飘用巨资在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上播放自己的宣传广告。

有句经典的广告语,我们可能还有印象。

“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这句广告语,让香飘飘变得家喻户晓。

从品牌成立到销售额达到20亿,只用了短短7年时间。

依靠单一品类的快消品能创造出如此成绩,放到现在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我们也不得不佩服香飘飘前期果敢的营销,这个品牌天生就胆子大,通过主流电视台密集的广告轰炸和地推宣传,香飘飘在几乎空白的奶茶市场中率先树立起了品牌认知,吃到了行业领头羊的先发红利。

但在2012年到15年,香飘飘的销售额都停留在了20亿,怎么都没能冲过去。

为什么冲不过去?

我们站在今天回顾过去,2014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京东阿里、新浪微博等一大批国内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虚拟运营商服务正式落地。

滴滴开启烧钱大战,美团和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团购平台强势崛起,烧钱补贴不断,百团大战爆发。

有意思的是,也是在这一年,香飘飘连着两年营收出现了负增长。

如果把香飘飘的成长轨迹与外卖平台的崛起对照来看,会发现这两者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有时候,干掉你的不一定是同行,而是互联网。

香飘飘的成功在于开创了冲泡式奶茶这个品类,并且做大了品牌。

但是外卖平台击溃了这种需要自行冲泡的产品,并且催生了奶茶行业的变革,传统的固体冲泡奶茶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了。

产品的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正在催生新需求。

这里说的多元化、个性化并不是指小部分人的需求。

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到来,把大众群体进行一个更加细致的区分,开始根据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品类,去制定属于他们的消费场景。

一批互联网新秀们就借着这样的细分需求另起炉灶,弯道超车。

2015年,奈雪的茶成立,皇茶更名为喜茶,两大“现制茶饮”新贵正式登场,足够多的品类,现场制作,丰富的味道,再加上外卖平台的加持,新贵们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

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从小到大的经营策略,很多时候都不能拘泥于同一个单品或者细分品类。

企业刚发展的时候,资金有限,资源有限,要把大多数弹药都压在一款产品上,寻求爆发。

但当小企业成长为中大型企业之后,就是另一种逻辑了。

如果不能借助研发设计和营销推广,在目标用户的需求中挖掘出更多品类和场景,并且通过全域矩阵营销打进用户的心智,占领新的市场。

那么,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过去靠着某一类产品打天下的企业就很难翻身起舞。

香飘飘就是个典型的好例子。

面对消费者的不断流失,香飘飘在2018年,相继推出了液体奶茶、牛乳茶、果汁茶一系列新产品。

但也就好了2018年这一年,到了2019年,销量全都不及预期。

因为不管是奶茶还是果汁茶,香飘飘都是姗姗来迟,市场都已经有了众多强力玩家,康师傅、统一占据去了即饮产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奶茶更是卷成了红海。

财报就显示,2017年到2019年,香飘飘研发费用分别是1390万、883.62万、3102.54万,占营收比重从没有超过1%。

而拿去线下电视打广告的费用分别是2.3亿、2.99亿和3.57亿,还是按照传统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去拉动。

有个很有意思的数据,2017年到2019年,香飘飘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9亿、38.9亿和44.87亿,公司财务在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

货币资金常年保持10亿以上,在资产比重中超过30%。

财务费用更是常年维持负值,什么意思呢?

就是公司银行存款形成的利息收入,高于相关支出费用。

香飘飘实际上有着大量闲置资金的理财收入,公司并不缺钱,土豪一个。

但是,有如此大的财力,又面临发展上的困境,香飘飘宁愿去买理财,也不去进行企业产品和营销战略方面的提升。

这或许也是香飘飘竞争力逐步下降的重要原因,公司关于转型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向,没有下定决心投入大量资源,还不如躺着先理财好。

04

爱国营销的发力和试探

当然,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先是香飘飘的管理层出现相当大的调整,新总裁走马上任,负责整体运营。

随后,就是公司从业务、员工管理、营销层面的转型变革。

在业务上,公司开始培育第二增长曲线,也就是在修复冲泡业务的基础上,开拓即饮产品的品类创新。

在员工管理上,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引进了600多名销售人员,组建了独立的即饮销售团队,同时还开展了股票期权的激励计划。

在营销上,香飘飘也终于是追求品牌推广与销售的“品销合一” ,开始花力气向线上转移,建设抖音、小红书、视频号这些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品牌账号。

在财报当中,我们也能看到公司管理层的分析,要把线下活动逐步拓展到线上,进一步结合营销节点和热点话题挖掘销售机会,要通过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短视频平台开展精准的“种草”营销。

结合来看,这就是“新业务、新团队、新营销”的新方向和新打法。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香飘飘会策划这么一起“爱国营销”的原因。

目前来看,“爱国营销”的效果还不错,在短时间激起了大众对于香飘飘这个老品牌的巨大流量关注。

香飘飘在承接巨大流量的同时,也用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做了很好的承接,把流量迅速转变为销量。

这其实也能看出来香飘飘早有预谋,一般品牌很少能这么快反应过来。

那么,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我们这些企业能不能学?

05

能不能学爱国营销?

爱国营销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因为严格来说,爱国是每个人、每个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它不能拿来做营销。

就像华为,所有人今天都认为华为是中国企业的代表,是脊梁,是爱国企业。

但要注意,这是大众给予华为的认知。

华为在明面上从来没有去主动营销自己爱国,任正非甚至还要强调,华为不能拿“爱国”来要求消费者做什么,买苹果也很好。

并且,大众之所以对华为有比较强的“爱国情怀”的原因,是因为华为是一家突破美国制裁的高科技企业。

它在技术上的投入,新产品的突破,构成了“爱国”的底色。

不是说我口嗨两句爱国,我就是了,是我得有硬实力,我有具体的动作和产品让这种“爱国”的情怀,变成品牌价值的一部分,它才能长久存在。

很显然,快消品很难具备这样的价值,香飘飘的流量只是短暂的。

但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否认香飘飘这次爱国营销的效果,日本核污水的切入点找的非常好,骂起来完全没负担,而且在国外,国内的人也看不到外面的消息。

大众只要情绪,不会管真假,就算是营销,大家就乐意吃这碗饭,所以,香飘飘股价涨停了,销量卖出去了,消费者确实买单了。

这是实打实的业绩,营销是看实际结果的,我们不能装看不到。

所以,核心就在于后续监管部门的态度。

今年2月份,人民网发布了一篇官媒文章《依法处理“碰瓷”爱国》。

如果后续香飘飘没得到任何警告和处理,那么,很显然,这就是一种默许。

有珠玉在前,如果我们能找到好的切入点,同样也能复制香飘飘的方式,而且,越快复制的企业,红利越大,越到后面,红利越小。

当然,更核心的部分还在于:

进入到视播时代,传统的广告营销模式早已式微,更多的业务、更多的消费人群正在转移到线上。

我们的企业更要去思考怎么变革自己的业务、团队和营销方式,怎么利用短视频直播,建立自己的全域矩阵营销。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全部讨论

05-07 08:46

这种方法并不值得推广